生态文明社会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承载力,注重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在环境、资源承载力下统筹协调产业结构布局和()结构区域分布。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进行生态建设需要统筹以下哪些方面?()
第4题:
建设生态文明,对我国经济建设提出的要求是()
第5题:
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生态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第6题:
建设生态文明,要以()为准则。
第7题: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统筹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第8题:
青藏地区环境人口承载力的特点是() ①地域广大,资源丰富,环境人口承载力大 ②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③地理环境“高、寒”,生态脆弱,环境人口承载力小 ④充分利用该地区丰富的太阳辐射能,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和环境人口承载力
第9题:
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注重保护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注重研究和保护生态系统对区域的环境功能,尤其应防止因干扰生态系统而带来或加剧区域的自然灾害,确保区域的生态安全
遵循生态环境保护基本原理,科学地认识生态系统,识别敏感保护目标,分析生态影响,寻求符合生态学规律的保护措施,提高生态保护的有效性
建设项目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应具有针对性,贯彻执行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规
综合考虑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关系
第10题:
生态文化
生态文明
生态精神
生态和谐
第11题:
环境
社会
资源
人口
第12题:
产业结构升级方向
资源禀赋条件
主导生态功能保护需要
资源环境可承载力
第13题:
第14题: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规定,应充分利用生态功能保护区的资源优势,合理选择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限制不符合()的产业发展。
A产业结构升级方向
B资源禀赋条件
C主导生态功能保护需要
D资源环境可承载力
第15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第16题:
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总体任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17题: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原则,在生态承载力范围内合理构建城市规划,配置资源利用,布局城市结构,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是()规划的重要原则。
第18题:
生态环境评价中一般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第19题: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要对资源、环境和()进行预测。
第20题:
建设(),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第21题: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
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
促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第22题:
城市化程度
人口
生态
生态承载力
第23题:
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生态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