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C层采用了完全确认的(),每个发送的数据包都必须等待接受方的确认信息。
第1题:
A.手工通过流量刷新mac及arp
B.smartlink设备从新的链路上发送flush报文
C.等待mac地址老化
D.等待arp表项
第2题:
ZigBee采用了CSMA-CA(),同时为需要固定带宽的通信业务预留了专用时隙,避免了发送数据时的竞争和冲突;明晰的信道检测。
第3题:
ZigBee()无需人工干预,网络节点能够感知其他节点的存在,并确定连结关系,组成结构化的网络。
第4题:
MAC层中的HARQ机制有ACK/NACK/NONE三种应答信息。
第5题:
下面功能是由OSI参考模型的哪层实现的:将发送方数据转换成接受方的数据格式().
第6题:
ARQ机制是:主要功能
第7题:
银期转账业务操作中每个交易都采取返回码机制,等待应答,无应答或者超时,启动()机制,避免产生单边帐。
第8题:
自愈功能
自组织功能
碰撞避免机制
数据传输机制
第9题:
数据分段
确认机制
流量控制
滑动窗口
数据包分片
第10题:
防止DHCP防冒者攻击
防止对DHCP服务器的DOS攻击
防止MAC地址泛洪攻击
结合DAI功能对数据包的源MAC地址进行检查
结合IPSG功能对数据包的源IP地址进行检查
第11题:
缺乏数据源验证机制
缺乏对数据包的确认机制
缺乏对数据完整性的验证机制
缺乏机密性保障机制
第12题:
在传输层采用了以下哪些选项方法来保证接收缓冲区不溢出? (1.0分) [多选]
A. 数据分段 B. 确认机制 C. 流量控制 D. 滑动窗口 E. 数据包分片
答案: A B C D
第13题:
A.向目标主机发送UDP Echo Request数据包,等待对方回应UDP Echo Reply数据包
B.向目标主机发送ICMP Echo Request数据包,等待对方回应ICMP Echo Reply数据包
C.向目标主机发送UDP Echo Reply数据包,等待对方回应ICMP Echo Request数据包
D.向目标主机发送ICMP Echo Reply数据包,等待对方回应ICMP Echo Request数据包
第14题:
路由器工作在OSI七层协议模型的()层,主要功能是查找()表,实现数据包转发;交换机工作在()层,主要功能是查找MAC地址表,实现数据包转发;集线器(HUB)工作在()层。
第15题:
ZigBee()增加或者删除一个节点,节点位置发生变动,节点发生故障等等,网络都能够自我修复,并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无需人工干预,保证整个系统仍然能正常工作。
第16题:
在传输层采用了以下哪个方法来进行流量控制?()
第17题:
ARQ机制是()主要功能
第18题:
在传输层采用了以下哪些方法来保证接收缓冲区不溢出()
第19题:
自愈功能
自组织功能
碰撞避免机制
数据传输机制
第20题:
自愈功能
自组织功能
碰撞避免机制
数据传输机制
第21题:
手工通过流量刷新mac及arp
smartlink设备从新的链路上发送flush报文
等待mac地址老化
等待arp表项
第22题:
第23题:
自愈功能
自组织功能
碰撞避免机制
数据传输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