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体系以及道德品质和境界都属于()层面的东西。
第1题:
A、社会认知、社会情感
B、社会行为技能
C、自我意识
D、道德品质和社会适应
第2题:
职业道德修养,就是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锻炼及自我改选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第3题:
在职业道德品质方面的“()”和“()”,借以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达到较高和境界。
第4题: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修养的意义是()。
第5题: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劳动者在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行为和()方面的自我教育、自我修养。
第6题:
()是人们为了社会稳定和发展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第7题:
体现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是()
第8题:
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方面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在职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以及应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第9题:
道德认同
道德意识
道德修养
道德境界
第10题:
政治品质
思想品质
道德品质
伦理品质
第11题:
政治功能
经济功能
文化功能
社会功能
第12题:
道德意志
道德信念
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
第13题:
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___。
A.逐渐形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
B.发扬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精神
C.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规范
D.达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境界
第14题:
良好职业道德的养成是从业人员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的自我()、自我()和自我()中所形成的职业道德品质以及达到的职业道德境界。
第15题:
形成教师道德品质的客观基础包括()
第16题:
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
第17题:
人所具有的反映一定道德标准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面的稳固特征是指()。
第18题:
在道德品质的构成中,道德认识、()都属于道德意识领域,属于精神化的东西,还没有客观化、物质化。
第19题:
道德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是指人们的道德实践,包括()等。
第20题:
经济
精神
政治
社会结构
第21题:
法律行为
道德行为
社会行为
家庭行为
第22题:
公民道德品质
家庭美德品质
职业道德品质
社会公德品质
第23题:
道德境界
道德观念
道德品质
道德精神
个人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