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真在《德意志道路》一书中总结说,近两百年来的德国现代化道路,从外部看,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部看,支撑这一道路的是()。
第1题:
从GDP总量与人均GDP的角度看,中国用30年走完了西方300年的道路。
第2题:
德国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与老馆建筑相毗邻,从地面上看新馆并没有一个入口,真正的道路流线是从老馆的地下相连。
第3题:
近两百年来的德国现代化道路,从外部看,是一条技术兴国、制造强国的道路;从内部看,支撑这一道路的是“工匠精神”———对技术工艺宗教般的狂热追求远远超越了对利润的角逐,这种观点出自于()
第4题:
《中国制造2025》指出:智能制造是主攻方向,也是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路径。这表明我国() ①运用产业政策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②把拓宽市场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 ③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④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以推动制造业升级
第5题:
造成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第6题:
十月革命使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对20世纪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对“独特道路”的最佳理解是()
第7题:
关于德国统一,论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
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走()。
第9题:
既不左看又不右看
左看右看再左看
左右观察,确定安全,快速通过
一站二看三通过
第10题:
先右看,后左看
左右观察,确定安全
一站、二看、三通过
第11题: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道路》
《实践理性批判》
《形而上学》
第12题:
富民的道路
走向伟大复兴的道路
现代化道路
富强的道路
第13题:
什么叫做同源词?为什么说从语音的联系来看词义的联系是研究汉语词汇的一条非常宽广的道路?
第14题:
政治现代化的英国式道路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国家力量推动下的现代化,政治现代化的德国式道路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社会力量推动下的现代化。
第15题:
欧拉道路是指()
第16题:
1917年11月7日晚,阿芙乐号巡洋舰发出了进攻冬宫的信号。从世界体系演变的角度看,十月革命胜利的主要意义体现在()。
第17题:
行人在横过道路时,应注意观察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在横过道路时,错误的行为是()。
第18题:
近代中国历史反复证明,企图通过走()使中国实现现代化,根本行不通。
第19题: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鲜明的时代内容,具体是指()
第20题:
机动车直线行驶时,为了准确发现行驶偏差,驾驶员应()以便早感觉到偏差。
第21题:
封建道路
资本主义道路
落后道路
自由市场道路
第22题:
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列宁的现代化道路
斯大林的现代化道路
暴力革命道路
第23题:
新型工业化道路
信息化道路
城镇化道路
农业现代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