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mm2。
第1题:
引下线暗敷时园钢直径不应小于(),扁钢截面不应小于()。
第2题: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扁钢截面不应小于(),其厚度不应小于()。
第3题:
建筑物明敷的专设引下线,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
第4题:
高度不超过()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时应设两根引下线。烟囱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mm;采用扁钢时,截面不应小于(),厚度不小于()。
第5题:
接地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6题:
接地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第7题: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mm2。
第8题: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第9题:
接地模块顶面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
铜棒、铜管等接地极应垂直埋入地下,间距不应小于5m
人工接地体与建筑物的外墙或基础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宜小于1m
扁钢与扁钢搭接不应小于扁钢宽度的2倍,且应双面施焊
圆钢与角钢搭接不应小于圆钢直径的3倍,且应双面施焊
第10题:
8mm;
4mm;
12mm;
3.5mm。
第11题:
8
10
12
16
第12题:
第13题:
避雷针引下线宜采用热浸锌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避雷针高度超过30m以上者,扁钢截面不小于()mm2。
第14题:
专设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表面明敷,并应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外观要求较高时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
第15题: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第16题:
当建筑物明敷避雷网、避雷带及引下线采用热镀锌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第17题:
避雷带采用圆钢敷设时,明敷直径不小于8mm,暗敷直径不小于10mm。
第18题:
埋入土壤中的人工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或圆钢;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水平接地体宜采用扁钢或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角钢厚度不应小于4mm,钢管壁厚不应小于()mm。
第19题:
避雷网和避雷带采用圆钢或扁钢,一般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