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有回避事由、擅离职守或者因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评标的,应当及时更换。被更换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作出的评审结论继续有效,更换后的评标委员会成员对后续评审负责。
第1题: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有回避事由、擅离职守或者因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评标的,应当及时更换。关于此,以下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第2题:
出现下列哪些行为,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第3题: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成员()等原因不能继续评标的,应当及时更换。
第4题:
评标过程中,关于评标委员会成员有回避事由、擅离职守或者因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评标而应当及时进行更换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
在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明知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而不主动提出回避的,认定其有与投标人有围标串标行为。
第6题:
评标委员会成员在评标过程中擅离职守,影响评标程序正常进行,或者在评标过程中不能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的,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不得再参加任何招标项目的评标。
第7题:
评标委员会成员不得有()行为
第8题:
下列评标委员会成员行为纳入诚信体系考核的有()。
第9题:
评标委员会组建完成后,招标人或招标机构不得随意更换评标专家。除非已经抽取的专家存在如下情形:()
第10题:
应当回避而不回避
擅离职守
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
私下接触投标人
第11题:
擅离职守
单位急事
回避事由
健康原因
第12题:
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
擅离职守的。
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的。
私下接触招标人的。
第13题:
《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应当回避而不回避,或者擅离职守,或者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或者对依法应当否决的投标不提出否决意见的,由有关行政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情节特别严重的,取消其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
第14题:
下列行为中不应当更换评标专家的是()。
第15题:
评标委员会成员(),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取消担任评标委员会成员的资格并给予公告,不得再参加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的评标。
第16题: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有回避事由、擅离职守或者因健康等原因不能继续评标的,应当及时更换。被更换的评标委员会成员作出的评审结论无效,由更换后的评标委员会成员重新进行评审。
第17题:
评标委员会成员擅离职守不能继续评标不应当更换评标专家。
第18题:
评标过程中评标委员会成员明知与投标人有利害关系可以不主动提出回避。
第19题:
评标委员会成员有()情况之一的,视情节给予暂停评标、取消评委会成员资格处分。情节严重的,另行严肃处理。
第20题:
评标委员会组建后,抽取的评标专家存在(),招标人或招标机构可以更换评标专家。
第21题:
回避事由,例:投标人或者投标人主要负责人的近亲属。
擅离职守
迟到
健康原因
第22题:
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的
擅离职守的
私下接触投标人的
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的
第23题:
应当回避而不回避。
擅离职守。
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
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
第24题:
不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标准和方法评标
向招标代理机构征询本次招标的目标
擅离职守
向招标人征询确定中标人的意向
应当回避而不回避,私下接触投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