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露点试验的原理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油脂加热试验的检测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纯净的油脂加热至280℃时,仍呈透明状态,如果油脂中存在磷脂,则在280℃下磷脂就会析出或分解,使油色变深或变黑,当油中磷脂含量高时,甚至会产生絮状沉淀。

  • 第2题:

    露点的定义和简称是什么?


    正确答案:它的定义是将保护气体渐渐冷却、冷却到保护气体中的水蒸汽因饱和而凝结成露珠,此时结露的温度就是该保护气体的露点值,简写成DP。

  • 第3题:

    肥达试验结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肥达试验结果原理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型A.、乙型B.副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与受检者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以测定受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为协助肠热症诊断的一种血清学试验。

  • 第4题:

    加热乙酸法尿蛋白定性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凝固,加稀乙酸使尿液pH值下降,接近蛋白质等电点,有利于变性蛋白凝固沉淀。加酸还可消除尿中受热而出现的磷酸盐结晶等。

  • 第5题:

    露点的测定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基于气体中水蒸汽凝聚的温度与水蒸汽含量成正比的关系,即水蒸汽越多,凝聚的温度(即露点)越高。

  • 第6题:

    气压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没有水压机的情况下,可向谁套内注入自来水,用汽泵或打气筒向注入水的水套内充气,借助气体压力检查渗漏部位。

  • 第7题:

    241CE型烃露点分析仪工作原理?


    正确答案: 241CE型露点监测仪采用检测并区分碳氢化合物的冷凝物和水的冷凝物。通过湿润性的不同可以确定附在冷却表面的冷凝物是碳氢化合物还是水。水的冷凝物形成并保持为小水滴状,而碳氢化合物的冷凝物由于表面张力小,水滴则变成薄薄的水层。
    在波长一定的情况下,吸收光线的气体的体积浓度与透射率和温度的对数成正比,与测试单元长度和压力成反比。
    比例常数根据所选择的长度、温度和压力单位决定。
    AMETEK241CE在线烃露点分析仪采用冷镜原理,热管制冷。同时配备了双镜面,通过物理方法,将水露点和烃露点人为地进行分离。不会产生水露点的干扰。

  • 第8题:

    苛性钠试验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是作为检查润滑油有无环烷酸及其皂类存在的一种定性试验。此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将和试油同体积的苛性钠溶液与油中的环烷酸起化学反应而生成钠盐,溶于碱液中,当滴入盐酸酸化时,又变成难溶于水的环烷酸而呈现浑浊。试验结果共分为四级。如在酸化后最初1分钟内溶液保持完全透明,说明环烷酸及其皂类含量极微甚至没有,评为一级。如在最初一分钟内,酸化液显淡蓝色,稍呈浑浊,但仍能透过试管读出6号拼音字母,则说明试油中环烷酸及其皂类轻微,评为二级。如果只能读出5号拼音,则评为三级。如果酸化后的抽出液已浑浊,不能读出5号拼音字母,则苛性钠试验认为不合格,评为四级。此1-4级只说明是否含有环烷酸及其皂类,或含量的轻重程度,但没有具体的含量数值,所以仍属定性分析的范畴。

  • 第9题: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作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试验设计有3项基本原则:重复,随机和局部控制。
    (2)重复原则的主要作用是估计试验误差,降低试验误差;
    随机原则的主要作用是提供无偏的试验误差估计;
    局部控制原则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试验误差。
    总之,只有遵循重复、随机、局部控制3项基本原则的试验设计,才能由试验获得真实的处理效应和无偏的、最小的试验误差估计,从而对各处理间的比较得出可靠的结论来。

  • 第10题:

    变压器采用短路法进行温升试验的原理和试验步骤是什么?


    正确答案:短路法进行温升试验的原理是利用变压器短路产生损耗,来进行温升试验。试验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时在变压器中施加最大总损耗,冷却设备工作在额定工作状态,试验变压器油的温升。此阶段中绕组的总损耗通过绕组和变压器油的热交换,将热量散给变压器油,绕组和变压器油均提高了自己的温度,变压器油因温度提高,通过油箱或冷却设备将热量散给冷却介质,一直达到顶层油温升的变化率小于1K/h并维持3h,认为油顶层温升已稳定。取最后一个小时中的平均值为油顶层温升。第一阶段结束后,降低输入功率,使绕组中的电流等于额定容量的最大电流,开始第二阶段,试验绕组的温升。此阶段持续1h,然后断开电源,打开短路连线,保持油泵和风机继续运转,尽快测量绕组的热电阻,计算绕组的温升。

  • 第11题:

    判断题
    中空玻璃的露点试验原理:放置露点仪后玻璃表面局部冷却,当达到露点温度后,内部水气在冷点部位结露。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口蹄疫O型正向血凝试验的试验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抗原与其相对应的抗体相遇,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但这种复合物的分子团很小,肉眼看不见。若将抗原吸附(致敏)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红细胞表面,只需要少量抗原就能大大提高抗原和抗体的反应灵敏性。这种经过口蹄疫纯化抗原致敏的红细胞与口蹄疫抗体相遇,红细胞便出现清晰可见的凝集现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影响露点腐蚀的因素是什么?在设计中怎样避免露点腐蚀?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有;
    ①燃料中的含硫量,含硫越多,生成SO2越多
    ②烟气中含H2O(H2)多,容易产生亚硫酸是露点增高。
    ③烟气中的含氧由过剩空气带入,易产生SO2→SO3转化,增加露点腐蚀。
    ④烟气中的灰垢(如金属氧化物)如Fe2O3、V2O5等,能促进SO2→SO3催化作用。
    ⑤温度等于露点不易结露,高于600℃,SO3与H2O不会反应,因而不会发生露点腐蚀。
    设计中避免露点腐蚀的措施:
    ①在管外壁涂上防腐涂料
    ②采用耐腐蚀材料(合金钢管、玻璃管等)
    ③燃料脱硫
    ④降低过剩空气系数
    ⑤降低燃烧器雾化蒸汽用量
    ⑥提高管壁温度
    A.热管预热器增大热端和冷端比
    B.提高空气预热器的冷端空气入口温度
    C.及时吹扫管外表面的结灰

  • 第14题:

    中空玻璃的露点试验原理:放置露点仪后玻璃表面局部冷却,当达到露点温度后,内部水气在冷点部位结露。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口蹄疫O型正向血凝试验的试验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抗原与其相对应的抗体相遇,在一定条件下会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但这种复合物的分子团很小,肉眼看不见。若将抗原吸附(致敏)在经过特殊处理的红细胞表面,只需要少量抗原就能大大提高抗原和抗体的反应灵敏性。这种经过口蹄疫纯化抗原致敏的红细胞与口蹄疫抗体相遇,红细胞便出现清晰可见的凝集现象。

  • 第16题:

    测露点的目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 测气体的露点是为了了解气体中的水含量,测出了气体的露点即可换算出气体的水含量。

  • 第17题:

    因为()原理,硫酸蒸气在钒催化剂的微孔内露点会比在管道或换热器内的露点高。


    正确答案:毛细管

  • 第18题:

    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的红细胞表面常附有一些免疫球蛋白如[IgG、IgM、IgA或补体3(C3)等]。当这种致敏红细胞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后,即能发生特异性凝集反应,称为抗人球蛋白试验直接反应,也称抗人球蛋白直接试验。患者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可用Rh(D)阳性O型正常人红细胞加以吸附,然后将此已吸附有自身抗体的红细胞与抗人球蛋白血清作用而发生凝集反应,这就是抗人球蛋白间接试验。

  • 第19题:

    甲状腺抑制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在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调节下,甲状腺摄碘功能与垂体分泌的TSH之间存在反馈关系。当给予外源性甲状腺素后,由于血清甲状腺素浓度增高,TSH分泌减少,因而甲状腺摄131I功能受到抑制,说明甲状腺功能正常。当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由于存在甲状腺刺激免疫球蛋白(TSI)等非垂体的病理性甲状腺刺激因素,因而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正常关系被破坏,甲状腺的摄131I功能不被抑制。

  • 第20题:

    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利用迟发型超敏反应的原理,检测机体是否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

  • 第21题:

    简述露点法测量SF6气体中水含量的原理。


    正确答案: 检测原理是当测试系统温度略低于被试品气体中水蒸汽饱和温度(露点)时,水蒸汽结露,通过光电转换输出信号。

  • 第22题:

    问答题
    肥达试验结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肥达试验结果原理是用已知伤寒沙门菌菌体(O)抗原和鞭毛(H)抗原以及甲型A.、乙型B.副伤寒沙门菌鞭毛抗原与受检者血清作试管或微孔板凝集试验,以测定受检者血清中有无相应抗体及其效价,为协助肠热症诊断的一种血清学试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露点试验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放置露点仪后玻璃表面局部冷却,当达到一定温度后,内部水汽在冷点部位结露,该温度为露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