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信息系统配置参数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
第1题:
第2题:
核材料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防止破坏,造成放射性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防止()。
第3题:
保护数据库中的信息,防止未经授权或非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漏、更改或破坏,称为数据库的()。
第4题:
()是指攻击者在非授权的情况下,非法获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网络重要配置文件、用户账号
第5题:
运行服务安全是针对所有计算机程序和文档资料,保证免遭破坏、非法复制和非法使用而采取的技术与方法。
第6题:
核材料管制目的是“确保核材料的安全与合法利用,防止()。保护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安全,促进核能事业的发展”。
第7题:
在信息系统安全防护体系设计中,保证“信息系统中数据不被非法修改、破坏、丢失或延时”是为了达到防护体系的()目标。
第8题:
非法生成、变更、泄漏、丢失与破坏
非法使用、变更、泄漏、丢失与破坏
非法生成、变更、泄漏
非法使用、变更、丢失与破坏
第9题:
可用
保密
可控
完整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信息泄漏攻击
完整性破坏攻击
拒绝服务攻击
非法使用攻击
第12题:
利用密码技术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以防止信息泄漏和保护信息不为非授权用户掌握
保证数据在传输、存储等过程中不被非法修改
对数据的截获、篡改采取完整性标识的生成与检验技术
保守国家机密,或是未经信息拥有者的许可,不得非法泄漏该保密信息给非授权人员
第13题:
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修理改造的,不得申请变更登记。
A对
B错
第14题:
数据安全技术旨在保护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不被非法访问、篡改、丢失和泄漏。数据安全技术无法提供()
第15题:
()是指攻击者在非授权的情况下,对用户的信息进行修改,如修改电子交易的金额。
第16题:
擅自变更使用条件进行过非法修理改造的,不得申请变更登记。
第17题:
广义的网络信息保密性是指()
第18题:
核材料管制监督检查要求包括通过监督检查能有效地核实许可证持有单位是否有足够的措施确保核材料的安全与合法利用,防止()。
第19题:
土地违法犯罪的罪名包括()
第20题:
被盗
破坏
丢失
非法转让
非法使用
第21题:
被盗
破坏
丢失
非法转移
非法使用
第22题:
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罪
非法批准征用、占用土地罪
非法变更土地用途罪
非法出租土地罪
非法占用耕地罪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