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劳教制度可以不经过法院审理宣判,没有辩护救济制度,缺乏透明度,往往一些被劳教人员没有收到任何法律文书就已经被劳教,处罚有的十分严厉。
第1题:
对于个别违反所纪所规的劳教人员,应依法采取禁闭,使用警戒具等手段进行管理,不得打骂体罚侮辱虐待劳教人员,不得指使默许放任他人打骂体罚侮辱虐待劳教人员。()
第2题:
劳教人民警察应依法保障劳教人员的法定权利,尊重劳教人员的人格。()
第3题:
对劳教人员的封闭式管理是对劳教人员实行由劳教民警直接管理的严格管束的执行方式。()
第4题:
劳教戒毒人员具备哪些情形可以使用戒具:1.有事实表明可能行凶,暴动,逃脱,自杀,自残的劳教戒毒人员或者已经发生这类行为需要防止其继续实施这种行为的劳教戒毒人员。2.有破坏场所设施或其它国家财产行为被禁闭的3.在执行禁闭中表现恶劣的4.押解途中。()
第5题:
对劳教人员的惩罚分为警告,记过,延长劳教期限三种。延长劳教期限累计不得超过一年。()
第6题:
对于劳教人员实行从严管理,普通管理和宽松管理三级管理制度。()
第7题:
劳教、劳改人员以及精神病患者没有选举权。
第8题:
衡量一个劳教所工作水平的根本因素是( )。
A.制度是否完善
B.劳教人员的多少
C.是否创新
D.劳教人员教育质量的高低
第9题:
探索劳教特色工作能否取得成效,在一定意义上讲,关键在( )。
A.制度
B.劳教所的环境
C.科学水平
D.人
第10题:
目前的劳教涉及的人员范围过宽。在立法的初衷上,劳教对象是这样的:对有违法行为尚没有构成犯罪,给予行政处罚不足以达到惩戒目的的人员。但现在演变成了凡是有违法行为但不能给予刑事处罚,给予行政处罚又显得过轻的人,都可以劳教。此外,原来规定劳教对象限于大中城市的违法者,但是后来在有些省市已经扩展到了农村,对农民也采取劳教措施。其次,劳教的最长期限可以达到4年,有时比刑罚期限还要长,这显然是不合适的。最后,刑罚要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从公安机关的侦查到检察院的批捕和起诉,再到法院的一审、二审判决,最后才能作出刑罚决定;但是劳教缺乏这种程序上的保障。这段文字旨在说明()。
第11题:
被征地退养人员在享受养老金期间被判刑或劳教的,在服刑和劳教期间,停发养老金。刑满或劳教期满后按停发时的标准重新享受养老金,停发的养老金()。
第12题:
第13题:
劳教人民警察应直接管理劳教人员的学习,生产,生活三大现场,加强控制,严密监视,切实掌握劳教人员的思想动态,不得使用劳教人员代行警察职权,管理其他劳教人员。()
第14题:
对劳教人员的开放式管理师在劳教民警的指导下,以劳教人员自我管理为主,所内所外相结合的自律型执行方式。()
第15题:
对劳教人员表扬,记功,物质奖励,警告,记过,有劳教管理所批准。提前解除劳动教育,减少或延长劳教期限三个月以上的,应由劳教管理委员会或受其委托的劳教工作管理局审批。减少或延长劳教期限三个月以下的,也可以由劳教管理委员会委托的劳教管理所审批。()
第16题: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应给与开除处分:1.殴打体罚虐待或指使纵容他人殴打体罚虐待罪犯劳教人员致死的2.包庇或纵容罪犯劳教人员从事犯罪活动的3.私放罪犯劳教人员逃离监狱劳教所的。()
第17题:
劳教人员的禁闭室由劳教所根据需要统一设置和管理。()
第18题:
监控的重点部位包括:劳教所围墙周围,劳教人员宿舍走廊,厕所。重点人员宿舍。出工收工途中。劳动学习现场。食堂。会见现场。劳教人员禁闭室。()
第19题:
吸毒劳教人员在劳教戒毒过程中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吸毒是个人行为,被劳教是冤枉的
B、戒毒不可能成功,得过且过
C、先熬教期,出所后加倍补偿
D、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矫治
第20题:
劳教所所区环境的建设应本着的原则是( )。
A.便于监督劳教人员
B.利于劳教人员健康发展
C.便于劳教人员进行生产劳动
D.便于警戒护卫
第21题:
劳教教养制度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该制度侵犯了公民的()。
第22题:
由于劳教制度可以不经过法院审理宣判,没有辩护救济制度,缺乏透明度,往往一些被劳教人员没有收到任何法律文书就已经被劳教,处罚有的十分严厉。
第23题:
第24题:
人格尊严
人身自由
劳动权
休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