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认定说法正确的是()。A、朱某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诈骗信息,骗取3万余元。对朱某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B、刘某明知姜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获取100万元,多次采用伪装手段帮助其取现。刘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C、陶某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使用该信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骗取他人10万元。对陶某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D、徐某明知张某在其经营的网站发布的信息为诈骗信息,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公安机关发现诈骗信息后责令徐某改正,徐某拒不改正,致使该诈骗信息大

题目

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认定说法正确的是()。

  • A、朱某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诈骗信息,骗取3万余元。对朱某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 B、刘某明知姜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获取100万元,多次采用伪装手段帮助其取现。刘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 C、陶某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使用该信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骗取他人10万元。对陶某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 D、徐某明知张某在其经营的网站发布的信息为诈骗信息,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公安机关发现诈骗信息后责令徐某改正,徐某拒不改正,致使该诈骗信息大量传播,张某诈骗获利20多万元。对徐某应当以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行为认定说法正确的是()。A、朱某利用互联网发布虚假诈骗信息,骗取3万余元。对朱某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B、刘某明知姜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获取100万元,多次采用伪装手段帮助其取现。刘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C、陶某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使用该信息实施电信网络诈骗,骗取他人10万元。对陶某应当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D、徐某明知张某在其经营的网站发布的信息为诈骗信息,仍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公安机关发现诈骗信息后责令徐某改正,徐某拒不改正,致使该诈骗信息大”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国家工作人员李某与社会上的张某勾结,由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国家大量财物。对上述行为的定性为()。
    A.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盗窃罪
    B.李某构成贪污罪,张某构成诈骗罪
    C.李某和张某共同构成贪污罪
    D.张某构成诈骗罪,李某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答案:C
    解析:
    【详解】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382条第3款的规定,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贪污罪的共犯论处。据此,国家工作人员李某利用职务便利,同张某共同骗取国家大量财物的,共同构成贪污罪。

  • 第2题:

    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具有下列情形的应当以诈骗罪(未遂)定罪处罚()。

    • A、发送诈骗信息3000条
    • B、拨打诈骗电话600人次
    • C、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20条
    • D、在互联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累计达到6000次

    正确答案:B,D

  • 第3题:

    李某建立微信聊天群,发布虚假购物信息,骗取点击“木马”链接。某日,李某告知陈某自己在网上通过“木马”链接赚了100余万元,但分散在不同的银行账户,请陈某帮忙将钱划转到另外几个账户上。陈某便帮助李某在不同银行间将几十个账户划转到李某指定的账户中。李某被抓获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李某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 B、陈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C、只有对李某的犯罪依法判决后,才能认定陈某的犯罪
    • D、对李某可以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B,D

  • 第4题:

    下列行为,应当数罪并罚的是()。

    • A、梁某在互联网上制作网站,编制“木马”链接骗取点击,获利8万元
    • B、江某为实施诈骗制作了网站,该网站未设臵安全软件,经公安机关责令采取改正措施后仍拒不改正,导致诈骗信息大量传播
    • C、陈某窃取公民个人信息后,使用该信息发布短信实施诈骗
    • D、刘某冒充检察院干部办案,实施电信网络诈骗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刘某为了实施诈骗,伪造身份证、驾驶证,后用伪造的证件诈骗钱物2万余元,这种情形,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刘某有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
    • B、应当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和诈骗罪对刘某数罪并罚
    • C、应当对刘某以诈骗罪处罚
    • D、伪造国家机关证件是为了实施诈骗,属牵连行为

    正确答案:A,C,D

  • 第6题:

    刘某经营了一家汽车修配厂,先后多次将待修车辆开到路面摆放出“交通事故现场”,并授意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李某出具虚假证明文件,骗取保险金120多万元。下列对刘某、李某的行为定性正确的是()。

    • A、刘某构成诈骗罪,李某构成职务侵占罪
    • B、刘某、李某均构成诈骗罪
    • C、刘某构成保险诈骗罪,李某构成职务侵占罪
    • D、刘某、李某均构成保险诈骗罪

    正确答案:D

  • 第7题:

    陈某于去年1月起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发布虚假欠费短信,每次骗取受害人10元。今年12月,陈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共有400多人被骗。对陈某的诈骗数额应当累计计算,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小李明知小王在利用互联网实施诈骗犯罪,无偿为小王实施诈骗犯罪提供了2000余次通讯传输技术支持,但小王诈骗获利数额无法查证。小李的行为()。

    • A、由于是无偿提供支持,所以不构成犯罪
    • B、构成诈骗罪
    • C、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D、构成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正确答案:C

  • 第9题:

    下列关于涉毒犯罪行为的认定,说法错误的是()。

    • A、陈某资助张某购买冰毒,并为其提供交通工具。陈某构成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
    • B、雷某在淘宝上开店,以卖小音箱为幌子贩卖毒品。对雷某应当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和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 C、陶某明知王某在互联网上以视频形式传授制造毒品的方法,收取王某费用后为其提供网络服务器托管技术支持。对陶某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传授犯罪方法罪数罪并罚
    • D、熊某向彭某等3人贩卖毒品后,容留该3人在家吸食毒品。对熊某应当以贩卖毒品罪和容留他人吸毒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B,C

  • 第10题:

    张某明知陈某设置虚假网站,利用“木马”程序链接实施诈骗,仍为其提供网络存储和通讯传输的技术支持。王某明知陈某通过电信网络诈骗获得3万元,仍通过使用POS机刷卡套现,协助其转移财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陈某诈骗数额巨大
    • B、对张某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 C、王某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 D、对陈某酌情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B

  • 第11题:

    姜某使用伪造、变造的金融票据,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并骗得其财物,数额较大。下述关于对姜某的行为认定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

    • A、金融票据诈骗罪
    • B、合同诈骗罪
    • C、金融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实行数罪并罚
    • D、金融票据诈骗罪与合同诈骗罪择一重罪处罚

    正确答案:B

  • 第12题:

    孙某和刘某系大学舍友,孙某巧合知道刘某的信用卡密码,某日趁刘某不备盗得其信用卡消费5万元后将卡偷偷地放回刘某处,后孙某良心发现,主动向刘某请罪并退还5万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孙某的行为应当以信用卡诈骗罪定罪处罚
    • B、孙某的行为应当以盗窃罪定罪处罚
    • C、孙某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
    • D、对孙某可以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A,C

  • 第13题:

    下列行为中应当以诈骗共同犯罪论处的是()。

    • A、王某招募谢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B、黄某为童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提供诈骗方案、术语清单
    • C、刘某与陈某事先通谋,先由刘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再由陈某将诈骗所得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通过交易游戏点卡套现
    • D、贾某明知朱某利用虚假网站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涉案金额巨大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李某拾到王某的身份证后,为骗取汽车租赁公司的车辆,使用王某的身份证与汽车租赁公司签订车辆租赁合同并取得租赁车辆(价值25万元)。后李某又伪造了所租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以所租车辆质押与陶某签订了借款合同,骗取陶某现金20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李某应以盗用身份证件罪和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 B、对李某应以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 C、对李某应以诈骗罪和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 D、李某犯罪涉及的财产数额为20万元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下列帮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行为,不以共同犯罪论处的是()。

    • A、夏某事先与朱某商量,由朱某负责将夏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所得存于多个银行账户中
    • B、张某招募刘某等人冒充电信公司职工拨打虚假客服电话
    • C、王某明知谢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将窃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给谢某
    • D、李某得知彭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获利较多,便以市面价2倍的价格向彭某出售手机充值卡,帮助其套现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李某为实施诈骗犯罪,采用虚假出资的手段,骗取工商部门的注册登记后,谎称购买铝锭若干吨,与被害人约定货到付款。货到后,李某连夜将铝锭运走。其之前支付对方的转账支票经银行核查系空头支票。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的行为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与票据诈骗罪,属于牵连犯,应以其中的重罪票据诈骗罪对其定罪量刑。
    • B、李某的行为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与票据诈骗罪,其中虚报注册资本成立假公司系票据诈骗的预备行为,为票据诈骗的实行行为所吸收,属于吸收犯。
    • C、李某的行为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与票据诈骗罪,应当数罪并罚。
    • D、李某的行为构成虚报注册资本罪与票据诈骗罪,属于想象竞合,应以其中的重罪票据诈骗罪对其定罪量刑。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下列关于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人构成诈骗罪,既有既遂,也有未遂的,应当以诈骗罪既遂处罚
    • B、2人以上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而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应认定为诈骗犯罪集团
    • C、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同时构成诈骗罪和招摇撞骗罪的,按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 D、多人共同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只要加入该诈骗团伙后,即应当对该诈骗团伙实施的全部诈骗行为承担责任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下列关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认定说法正确的是()。

    • A、江某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为其提供手机卡,对其应以诈骗罪共同犯罪论处
    • B、彭某明知是金某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所得,多次使用非法持有的他人的大量信用卡帮助套现,对其应以妨害信用卡管理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追究刑事责任
    • C、董某为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制订诈骗方案、编造诈骗信息,对其应以传授犯罪方法罪追究刑事责任
    • D、吕某非法使用“黑广播”干扰无线电通讯秩序,且经责令改正仍不改正,并发布诈骗信息获利5000元,对其应以扰乱无线电通讯管理秩序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帮助,情节严重的,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与诈骗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邓某发布虚假中奖短信,骗取6万元。袁某为邓某发布虚假短信提供“伪基站”设备,在公安机关调查时,袁某故意规避。经查,袁某1年前曾因电信网络诈骗被拘留10日。邓某被抓获后,邓某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并交待将骗取的6万元分给袁某2万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当认定袁某明知邓某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 B、袁某与邓某构成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 C、对袁某酌情从重处罚
    • D、对邓某可以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以张某为首的诈骗团伙通过网络以帮助网站刷信誉的名义,诱骗被害人到指定网站购买虚拟商品进行诈骗。梁某开设一家网络服务公司,明知张某团伙实施犯罪,但为收取较高的服务费用,仍为其提供网络竞价推广,使多名被害人通过网络搜索兼职信息时链接到张某团伙的QQ,被诈骗数额巨大。梁某的行为构成()。

    • A、诈骗罪
    • B、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
    • C、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 D、编造虚假信息罪

    正确答案:C

  • 第22题:

    关于犯罪认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陶某在微博上发消息,称早上开车见到路边树林里有一只老虎,怀疑是野生动物园的一头老虎逃出来了。该消息发布后,被转发数万条,引起该市市民恐慌。后经查明,陶某所见老虎是某玩具公司为做广告在树林里置放的模型,被陶某误认为是真老虎。陶某构成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 B、张某策划对某公共场所实施暴恐袭击,计划败露后,张某逃跑。民警向陈某询问张某的去向时,陈某明知张某的计划以及藏匿地点,仍拒绝向民警提供。陈某构成窝藏罪
    • C、李某欲合成冰毒贩卖牟利,将此想法告诉王某,并让王某帮其购买盐酸伪麻黄碱同时许给丰厚回报,王某帮李某购买了盐酸伪麻黄碱3公斤。王某构成非法买卖制毒物品罪
    • D、孙某明知赵某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诈骗犯罪,仍为其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帮助赵某在网上完成收款、转账、取现等活动,孙某构成诈骗罪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应当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张某使用虚假产权证明做抵押,骗取银行贷款10万元,用途为公司经营,实际该笔贷款全部用于其个人挥霍,无法还款。请问张某的行为()

    • A、构成贷款诈骗罪
    • B、构成骗取贷款罪
    • C、构成集资诈骗罪
    • D、构成合同诈骗罪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