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能力建设是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工程。
第1题:
(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A、司法
B、行政执法
C、道德
D、社会救助
第2题:
如何在全面推进社会建设中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维护公平正义,就是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使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1、妥善处理各种利益矛盾。健全诉求表达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 群众制度,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搭建各种形式的沟通平台,使群众表达利益诉求逐步走入制度化、规范化、 法制化的轨道;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健全利益引导机制, 健全利益约束机制, 健全利益调节机制, 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教育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当前社会利益分化的现象,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利益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 益的行为;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机结合和相互衔接,最大限度地缓 解社会冲突,减少社会对立,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加强权益保障机制建设:研究制定更多有利于保障公民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 障体系,形成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2、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
(1)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5)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3、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制度。
(2)加大财政投入。
(3)建立基本公共服务监测评价体系。
4、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发挥司法维护公平正义的职能作用。
略
第3题:
坚持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正是司法价值观的灵魂所在,是人民司法的基本要义。具体应该怎样做()
第4题:
由完善工作机制向触及司法体制改革三个重大()与(),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提升了司法机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
第5题: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
第6题:
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转变政府职能的总方向。
第7题:
法治湖北建设要求司法机关()。
第8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能否有效实施,违法行政行为能否得到有效监督和纠正,群众合法权益能否得到保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司法是否公正,司法监督是否奏效。为此,应当支持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并以“三权分立”的方式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促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作用。
第9题: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10题: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正确修法
第11题: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强化思想道德建设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能动司法的意义在于它是人民法院()。
第15题:
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是创造优良的发展环境、提供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第16题:
科技强院是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努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紧迫的基础工程。
第17题:
()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第18题:
()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树立司法权威的前提,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底线。
第19题:
建设和谐有序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指()
第20题:
立法、执法、司法机关必须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为立法、执法、司法工作的首要价值追求,真正做到(),更好地担当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责任。
第21题:
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第22题:
司法
行政执法
道德
社会救助
第23题:
加强司法队伍建设
加强司法工作监督
完善司法程序
增强司法工作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