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题目

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

  • A、甲杀人后其父主动报案并将甲送到派出所,甲当即交代了杀人的全部事实和经过;
  • B、甲和乙共同贪污之后,主动到检察机关交代自己的贪污事实,但未提及乙;
  • C、甲和乙共同盗窃之后,主动向公安机关反映乙曾经诈骗数千元,经查证属实;

相似考题
更多“下列情形中,属于自首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合同情形中,属于无效合同的是( )。


    参考答案:C

  • 第2题:

    下列关于唐朝法律中的自首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犯罪被揭发后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者,唐代称作自首B.唐律中.规定谋反等重罪或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犯罪并非都可自首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D.自首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实”,但犯罪情节交代不彻底的叫“自首不尽”


    正确答案:A

    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到官府交代罪行的,称之为自首。但是犯罪被揭发或者被官府追查逃亡后再投案者,称之为自新。所以A选项说法错误,当选。BCD选项均正确,不选。

  • 第3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刑法中规定的可以或者应当免除刑事处罚的是()。

    A.犯罪中止且未造成损害的
    B.犯罪未遂的
    C.自首且犯罪较轻的
    D.非法种植罂粟,收获前自行铲除的

    答案:A,C,D
    解析:
    《刑法》第24条第2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A项当选。《刑法》第23条第2款规定,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排除B项。《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C项当选。《刑法》第351条第3款规定,非法种植罂粟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在收获前自动铲除的,可以免除处罚。D项当选。故本题选ACD。一

  • 第4题:

    关于唐朝刑事立法中自首减免刑罚的规定,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严格区分自首和自新的界限
    B.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
    C.自首者虽然可以免罪,但“正赃犹征如法”,即赃物须按规定如数偿还,以防止自首者非法获财
    D.对自首不彻底行为作了严格规定,分为自首不实和自首不尽

    答案:B
    解析:
    在唐朝,不是所有的犯罪都可以享受自首的待遇:凡“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越渡关及奸,并私习天文者,并不在自首之列”。即对侵害人身、毁坏贵重物品,偷渡关卡、私习天文等犯罪,即便投案也不能按自首处理。因为这些犯罪的后果已经不能挽回。

  • 第5题:

    下列不属于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情形是( )。

    A.犯罪未遂
    B.犯罪中止
    C.自首
    D.立功

    答案:B
    解析:
    《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A项说法正确。
    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故B项错误。
    第六十七条:“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C项正确。
    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D项正确。
    综上诉述,对比各法条,因此选择B项。

  • 第6题:

    下列哪些情形应坚持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 A、酌定减轻处罚
    • B、累犯的认定
    • C、自首的认定
    • D、立功的认定
    • E、缓刑的撤销

    正确答案:A,B,C,D,E

  • 第7题:

    下列情形中,属于民事法律事实的是()。

    • A、日出
    • B、备课
    • C、赠与
    • D、恋爱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关于自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首只适用于未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前
    • B、自首分为普通自首和特别自首
    • C、某A前一天自动到公安机关自首并交代所有罪行,第二天失踪了,该A属于自首
    • D、以上说法只有一项是对的

    正确答案:B,D

  • 第9题:

    下列关于唐律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者,视为自首
    • B、自首不实,是对犯罪事实、情节交待不实
    • 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 D、自首不尽,是交待赃物数量不尽

    正确答案:B,C,D

  • 第10题:

    单选题
    关于自首和坦白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自首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而坦白只要求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

    B

    自首要求犯罪人主动投案,坦白的犯罪人则是被动归案

    C

    自首是法定量刑情节,而坦白属于酌定量刑情节

    D

    自首与坦白的犯罪人处罚上均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自首与坦白均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并不要求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
    B项,《刑法》第67条第3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本款确定的就是坦白从宽的原则。由此可见,在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成立坦白,而自首是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C项,酌定量刑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自首坦白均属于刑法总则中明文规定的量刑情节,因此属于法定量刑情节
    D项,《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坦白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因此,对于自首的犯罪人的处罚,当其犯罪情节较轻的时候,也可以免除处罚。对于坦白的犯罪人的处罚,即使其犯罪情节较轻,也不能免除处罚。

  • 第11题:

    单选题
    唐律中规定了自首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遣人代首"是指:()
    A

    被遣送之人自首

    B

    遣送官府自首

    C

    派遣官府人员接受自首

    D

    有容隐关系的亲属代为自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唐代的立法。唐代以犯罪未被举发而能亲自到官府或父兄代为到官府交代罪行的,叫作自首或遣人代首。即"若於法得相容隐者为首及相告言者,各听如罪人身自首法";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D项。

  • 第12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唐律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者,视为自首

    B

    自首不实,是对犯罪事实、情节交待不实

    C

    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D

    自首不尽,是交待赃物数量不尽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下列情节中属于法定量刑情节的有( )。

    A.犯罪动机

    B.犯罪目的

    C.自首

    D.累犯


    正确答案:CD

  • 第14题: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不可撤销要约的情形是( )。


    参考答案:A
    《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要约不得撤销:①要约人确定了承诺期限或者以其他形式明示要约不可撤销;②受要约人有理由认为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经为履行合同作了准备工作。

  • 第15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量刑制度的有( )。

    A.累犯
    B.缓刑
    C.自首
    D.假释

    答案:A,B,C
    解析:
    量刑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法律,在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的基础上,确定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的刑罚,并决定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司法活动。我国的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立功、数罪并罚、缓刑,A、B、C项正确。D项假释是刑罚执行制度,而不是量刑制度,D项错误。

  • 第16题:

    下列对于自首和坦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自首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而坦白只要求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
    B:自首要求犯罪入主动投案,坦白的犯罪人则是被动归案
    C:自首是法定量刑情节,而坦白属于酌定量刑情节
    D:自首与坦白的犯罪人处罚上均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B
    解析:
    【考点】自首和坦白。详解:自首与坦白均要求犯罪人如实供述主要的犯罪事实即可,并不要求如实供述自己犯罪的全部事实细节,因此A选项错误,不当选。根据《刑法》第67条第3款规定,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本条确定的就是坦白从宽的原则。由此可见,在被动归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成立坦白。而自首是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因此B选项正确,当选。酌定量刑情节是指刑法没有明文规定,根据立法精神从审判实践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程度,在量刑时酌情适用的情节。自首与坦白均属于刑法总则中明文规定的量刑情节,因此属于法定量刑情节,C选项错误,不当选。根据《刑法》第67条规定,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对于坦白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因此D选项错误,不当选。

  • 第17题:

    下列原则中,不属于唐律中的刑罚原则的是()。

    • A、区分公、私罪的原则——公罪从轻,私罪从重
    • B、自首原则
    • C、类推原则
    • D、“重其所重,轻其所轻”的原则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行为()。

    • A、属于自首
    • B、不属于自首
    • C、属于认罪态度较好
    • D、如果如实供述的是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犯罪事实,属于自首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下列属于法定情节的有:()

    • A、累犯
    • B、犯罪动机
    • C、立功
    • D、自首
    • E、犯罪态度

    正确答案:A,C,D

  • 第20题:

    下列哪种情形不属于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的情节?()

    • A、未遂犯
    • B、中止犯
    • C、自首的
    • D、有立功表现的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唐律中规定了自首的原则,其中一条规定"遣人代首"是指:()

    • A、被遣送之人自首
    • B、遣送官府自首
    • C、派遣官府人员接受自首
    • D、有容隐关系的亲属代为自首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下列属于犯罪分子自首情形的是________。
    A

    在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

    B

    在侦查期间认罪态度好

    C

    以匿名方式将非法所得寄给司法机关

    D

    提供重要线索,使司法机关得以侦破其他案件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下列不属于法律责任免除情形的是()
    A

    时效免责

    B

    自首、立功

    C

    正当防卫

    D

    紧急避险

    E

    辩诉交易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情形应坚持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A

    酌定减轻处罚

    B

    累犯的认定

    C

    自首的认定

    D

    立功的认定

    E

    缓刑的撤销


    正确答案: E,B
    解析: 对于酌定减轻处罚、累犯的认定、自首的认定、立功的认定、缓刑的撤销、假释的适用与撤销等问题,应坚持从旧兼从轻的原则即有利于行为人的原则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