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水域发生船舶堵塞时,当地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组织船员将船舶垃圾送到指定地点,并协调有关单位及时清运。
第1题:
《船舶载运危险货物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对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提出了哪些要求?()
第2题:
船舶进出内河港口,应当向()办理船舶进出港签证手续
第3题:
在内河通航水域大面积清除水面垃圾,应当在作业或者活动前报海事管理机构批准。
第4题:
县(市、区)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堤防、护岸的保护要求,会同()管理机构设立限制航速的标志。
第5题:
内河通航水域,是指由()管理机构认定的可供船舶航行的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水域。
第6题:
海事管理机构发现船舶存在污染隐患的,应当责令立即消除或者限期消除隐患;有关单位和个人不立即消除或者逾期不消除的,海事管理机构可以采取责令其:()。 ①临时停航 ②停止作业 ③禁止进港、离港 ④驶往指定水域
第7题:
海事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单位制定辖区重点水域船舶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报()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8题:
海事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依法在内河通航水域对船舶、浮动设施进行内河交通安全监督检查,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或者阻挠。
第9题:
海事
航道
船检
水利
第10题:
允许
批准
磋商
第11题:
发现船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立即将有关情况向就近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海事管理机构接到船舶污染事故的报告后,应当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报告和通报
发生污染事故的船舶应当在采取应急措施的同时及时、妥善地保存相关事故信息
发生污染事故的船舶应当立即向船籍港的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12题:
有管辖权的海事管理机构
最近海事管理机构
环保部门
主管部门
第13题:
发生哪一等级的船舶污染事故,有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第14题:
在内河通航水域进行气象观测、测量、地质调查,应当在作业前向海事管理机构备案
第15题:
《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所称的“内河通航水域”是指由()认定的可供船舶航行的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水域。
第16题:
船舶发生污染水域事故,应当立即向()如实报告,同时按照污染事故应急计划的程序和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第17题:
在内河交通水域中拖放竹、木等物体,应当在拖放前()小时报经海事管理机构同意,按照核定的时间,路线拖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拖放安全。
第18题:
船舶在内河通航水域载运或者拖带超重、超长、超高、超宽、半潜的物体,必须在装船或者拖带前()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第19题:
内河通航水域,是指由海事管理机构认定的可供船舶航行的江、河、()等水域
第20题:
进行航道养护作业可能(),有关负责航道管理的部门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事先通报相关区域负责航道管理的部门和海事管理机构。
第21题:
在实行船舶定线制的水域应当遵守定线制规定,并使用规定的通航分道航行
在实行船位报告制的水域,应当按照海事管理机构的规定,加入船位报告系统
发生水上险情、交通事故、非法排放事件,应当按照规定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发生事故和险情时,应及时向船东报告,并听从其指挥
第22题: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有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就近的有关海事管理机构
第23题: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国务院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有关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应当会同海事管理机构成立事故应急指挥机构
就近的有关海事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