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第1题:
简述“中体西用”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中体西用”是洋务派关于中西文化关系的核心命题,也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4月,南溪赘叟在《万国公报》上发表《救时策》一文,首次明确表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概念。
张之洞于是在1898年5月出版了《劝学篇》,对洋务派的指导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重申“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反对政治制度的改革,一些外国人如赫德、李提摩太等,从殖民主义者的立场出发,也鼓吹过这种论调。20世纪初年,清政府推行新政,仍然奉行这一主张。它是封建主义文化和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结合的产物,对近代中国的政治思想产生过较大影响。
第2题:
试述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3题:
学会学习的思想内涵
第4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认真学习和运用这一战略思想,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来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内涵?
第5题:
简述荀子在本体论(本原论、生成论)方面的天人相分思想及其基本精神内涵。
第6题:
结合《死水》,简述闻一多诗歌的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第7题:
简述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疏导性原则的内涵。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简述天人交相胜的思想内涵。
第15题:
简述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的内涵及落实的举措。
第16题:
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关系的基本观点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主要内涵有哪些?
第17题:
简述2018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宣传思想工作的内涵。
第18题:
简述分析田玉堂的性格与这个形象的思想内涵。
第19题:
结合《再别康桥》简述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与思想内涵。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