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在梭伦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
第1题:
雅典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的目的是()
第2题:
今天我们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下列哪个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相似()。
第3题:
雅典的“陶片放逐法”是()
第4题:
亚里士多德指出:克里斯提尼改革“比梭伦改革要民主得多”。以下选项属于克里斯提尼改革措施的是()
第5题:
无论在古代还是在后世,梭伦素有雅典“民主之父”之称。下列对他的改革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第6题:
“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为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第7题:
梭伦上台后,他所面对的情景要比想象中困难得多——穷人强烈要求平分富人的财产,梭伦当然不能支持农民的这一极端要求,不过也必须让穷人得到实惠。下列措施能体现他的这一改革理念的是()
第8题:
雅典民主时期,“人民”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人民”可以牺牲任何“人”。亚里士多德警告“公民不得私有其自身”。古代雅典保障“‘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关键措施是()
第9题:
克里斯提尼改革中最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民主原则的是()
第10题:
民主的含义包含哪些内容()
第11题:
王觉非等译《西方文明史》称:“梭伦以智慧和公正著称,他用取消债务的方式解救贫困者,又以成立新政府并赋予富裕者以巨大政治权利的办法平息富人的不满……梭伦甚至使雅典政府引进了新的民主原则……”梭伦在改革中引入的“民主原则”体现在()。
第12题:
陪审法庭
十将军委员会
公民大会
第13题:
“民主”一词最早见于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在梭伦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
第14题: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是因为梭伦()
第15题:
有学者认为:如果说梭伦改革是调和平民与贵族关系的话,伯里克利的改革则完全是有利于平民的,全体公民在政治上的平等使权势者操纵和对抗法律的难度和风险都增加了。下列改革措施支持“完全是有利于平民”这一观点的有() ①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向所有公民开放 ②十将军委员会向所有公民开放 ③实行公职和公共参与活动的津贴制度 ④创立“陶片放逐法”
第16题:
属于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的有() ①废除债务奴隶制 ②十将军委员会 ③陶片放逐法 ④发放观剧津贴
第17题:
希罗多德说“克里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下列措施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第18题:
雅典人追求民主政治(demokrafia),用“人民(demos)”与“统治(kratos)”合成这一名词强调其意义,并在实践中不断改革、创新制度。最能体现民主政治(demokrafia)一词含义的制度是()
第19题:
历史剧《回到希腊》叙述了古希腊的社会历史,该剧不会出现的场景是()
第20题:
在雅典民主政治生活中,城邦对公职人员实行多种约束。其中包括() ①公职人员必须是成年男性公民 ②陪审法庭的监督 ③陶片放逐法的震慑 ④任期的限制
第21题:
陶片放逐法(Ostracism)”是公元前5世纪雅典等若干古希腊城邦所实施的一项委员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下面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2题:
“民主”一词起源于希腊文,由“德谟”和“克拉西”两个词合成。前一个词是“人民”和“地区”的意思,后一个词是“权力”和“统治”的意思。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在梭伦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
第23题:
奴隶制时期,雅典在梭伦改革后,最高权力机关是()
第24题:
五百人议会
元老院
十将军委员会
公民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