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第1题:
1896—1901年,义和拳(义和团前身)、义和团和义和团残部的口号分别是反清复明”、扶清灭洋”和扫清灭洋”,这表明()
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③中外民族矛盾逐渐激化,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④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⑤旧式的农民战争逐渐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第2题:
义和团运动是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
第3题:
“义和团对洋教和外国的侵略者充满争议的怒火与仇恨,对洋人洋事物则持偏狭的盲目排斥态度,从而形成拼死抵抗外来侵略的正义性与笼统排外的落后性交织在一起的特殊现象。”据此判断,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
第4题:
下列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的评价,正确的是()①“扶清”使义和团易放松对清朝统治者的警觉②具有反帝爱国性质③“灭洋”带有笼统排外色彩④是阶级矛盾从属于民族矛盾的体现
第5题:
揭开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第6题:
义和团运动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
第7题:
义和团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第8题:
下列对于“扶清灭洋”口号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它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②它突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最主要矛盾; ③对它的评价应采取两点论的观点; ④它说明义和团对中外反动势力处于感性认识阶段。
第9题:
1896—1901年,义和拳(义和团前身)、义和团和义和团残部的口号分别是“反清复明”、“扶清灭洋”和“扫清灭洋”,这表明() ①农民阶级没有科学理论作为革命的指导思想 ②农民阶级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 ③中外民族矛盾逐渐激化,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④农民阶级对中外反动势力的认识不断深入 ⑤旧式的农民战争逐渐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
第10题:
义和拳改为义和团
平原义和拳取得平原大捷
冠县义和拳攻打教堂
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第11题:
反清灭洋
反清复明
杀尽洋人
扶清灭洋
第12题:
农民反帝反封建运动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
农民反封建反侵略运动
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第13题:
第14题:
德国强占胶州湾刺激了山东民众,义和团运动爆发,义和团运动是一场()
第15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义和团运动的口号?()
第16题:
清政府致各省督抚电文曰:“此次义和团民之起,数月之间……处处皆是,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剿之则即刻祸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图挽救。”这说明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是()
第17题:
1898年10月25日,()等人在山东冠县梨园屯附近的蒋家庄竖起“扶清灭洋”的旗帜,攻打教堂,拉开一场犹如星火燎原的反帝爱国运动。
第18题: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道,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哭连连,一概鬼子都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下列对此揭帖主旨概括最完整准确的是()
第19题:
对义和团“扶清灭洋”口号,你有什么认识?
第20题:
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第21题:
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①②③④
②③④
③④
①②③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