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马丁.路德”相关问题
  • 第1题:

    马丁·路德(1483—1546年)


    答案:
    解析:
    马丁·路德(1483—1546年):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倡导者,基督教路德教的创始人。生于矿业主家庭。早年就学于马格德堡和爱森纳赫大学,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并任神学教授。1517年10月31日公布抨击教直出售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后又连续发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书》等论文。其主要信条是:人要想自己的灵魂得救,要依靠个人的虔诚的信仰,而不需要教会神职人员的干涉;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会一手制定的神学,主张每个教徒都可以读《圣经》。据此建立的所谓廉俭教会,符合市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同时也得到某些力图夺取教会财产的封建诸侯王公的支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着教会统治的根基。1521年5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宣布马丁·路德为异端。路德更名换姓,躲到萨克森选侯隐藏起来,期间将《圣经》译成德文,此举为德国语言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 第2题:

    马丁·路德坚决抵制的是()教。


    正确答案:天主

  • 第3题:

    马丁·路德创立了一个新教教派,教派名字是()。

    • A、加尔文宗
    • B、路德宗
    • C、安立甘宗
    • D、公理宗

    正确答案:B

  • 第4题:

    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教也被称为改革宗。


    正确答案:错误

  • 第5题:

    下列对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于德国近现代文化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 B、马丁-路德使得每个人可以直接凭着内心的信仰和《圣经》,直接与上帝打交道,而不需要哪些中介阶层。
    • C、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一种内在的精神自由,塑造了德意志民族的性格。
    • D、上述三项都对

    正确答案:D

  • 第6题: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在维腾贝格大教堂前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从而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马丁·路德神学思想的核心是()


    正确答案:因信称义

  • 第7题:

    《论嫉妒》的作者是()。

    • A、英国的培根
    • B、美国的培根
    • C、英国的马丁·路德·金
    • D、美国的马丁·路德·金

    正确答案:A

  • 第8题: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英语,使民众获得了文化话语权
    • B、马丁·路德发明了教堂音乐
    • C、马丁·路德发明了《众赞歌》
    • D、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拉丁文字

    正确答案:C

  • 第9题:

    新教流派中由马丁·路德创立的是?()

    • A、公理宗
    • B、加尔文宗
    • C、路德教
    • D、安立甘宗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单选题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倡导者是()。
    A

    马丁·路德

    B

    约翰·胡斯

    C

    威克里夫

    D

    马丁·路德·金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教也被称为改革宗。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马丁·路德的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A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英语,使民众获得了文化话语权

    B

    马丁·路德发明了教堂音乐

    C

    马丁·路德发明了《众赞歌》

    D

    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为拉丁文字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原因、内容和意义。


    答案:
    解析: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对西欧其他国家宗教改革具有重要的影响,路德的宗教主张是多年来经常出现的考研题目,考生还应注意闵采尔的主张、加尔文的宗教主张,试着将它们加以比较。

  • 第14题:

    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 灵魂如何获救的问题是基督教的中心教义,也是其宗教改革的核心问题。“义人必因信而得生”。

  • 第15题:

    马丁·路德在图像中的形象一直改变,主要是因为()。

    • A、创作者不同
    • B、马丁·路德外貌的变化
    • C、为了符合当时的社会环境
    • D、教会的刻意扭曲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关于马丁·路德,以下错误的是:()

    • A、政治激进
    • B、提倡宗教改革
    • C、创立路德宗
    • D、宣扬基督教新教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关于马丁·路德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马丁·路德凭借自己的机智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通缉
    • B、马丁·路德终生未婚,把一生献给宗教改革运动
    • C、马丁·路德将《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德文,使德国人摆脱了看不懂《圣经》的尴尬局面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简述马丁•路德的神学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对罗马教皇权威和教会特权的批判。
    (2)世俗权力相对于教会权力的绝对优越地位。
    (3)服从世俗权威的义务和抗拒暴政的权利。

  • 第19题:

    《圣经》对马丁•路德•金演讲()艺术有有益的影响。


    正确答案:语言

  • 第20题:

    马丁路德并不反对“赎罪券”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1题:

    单选题
    《论嫉妒》的作者是()。
    A

    英国的培根

    B

    美国的培根

    C

    英国的马丁·路德·金

    D

    美国的马丁·路德·金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马丁·路德

    正确答案: 德国宗教改革家。彻底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反对罗马天主教,捍卫德意志民族利益。他还将《圣经》译成德文。马丁·路德认为,要破除教会的弊端要取消它在信仰上左右信众的垄断权力。每一位信徒都有寻找自己灵魂获救的权利和途径,每个信徒都有权根据自己的良知对《圣经》进行解释。宗教的实质在于内在的体验,基本上是神秘而不可言传的。外在的形式不过只对达此目的起一种帮助或阻碍的作用,因此教会不起决定性作用。路德强调了世俗政权必要性,世俗权利是上帝为维护人间的和平和秩序所创的,教会无权干涉。同时世俗权利也不应该干涉信仰。
    他的宗教改革理论当中包含着重要的革命思想,不但有益于破除罗马教会对人们的精神束缚,同时还鼓舞了个人与民族精神,为欧洲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关于马丁·路德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马丁·路德凭借自己的机智摆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通缉

    B

    马丁·路德终生未婚,把一生献给宗教改革运动

    C

    马丁·路德将《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德文,使德国人摆脱了看不懂《圣经》的尴尬局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