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设置,分割了宰相的行政权。
第1题:
宋太祖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主要策略是()
第2题:
宋代有一位宰相,年少时机智砸缸救人,他是谁?
第3题:
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第4题: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第5题:
宋代“参知政事宜于宰相分日之印,押正(百官朝会时领班,管理百官朝会位次)衙班。……遇宰相、使相、亲王得议军国大政,并得升都堂。”材料直接反映了()
第6题:
宋朝宰相制度的特点()。
第7题:
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是古代中国皇帝实现个人专制的一贯做法。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枢密院
三司
中书门下
尚书省
第11题:
第12题:
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第13题: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主人公是宋代哪一位宰相?
第14题:
宋代哪位词人被称为“布衣宰相”?
第15题: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政治传统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6题: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17题:
宋代宰相的名称和出身都大同小异
第18题:
宋代设置“二府三司”,互不统属,宰相权已被一分为三。其中,“二府三司”指的是()。
第19题:
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以下各个朝代采取的措施中,不能起到有利于这一矛盾解决的是()
第20题:
第21题:
宋代三省长官虽存,但却不一定行宰相之权
中书门下长官只有加上“同平章事”,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是真正的宰相
宋代设置枢密院掌军事,以三司掌财政,与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并称“二府三司”
二府三司互不统属,宰相权已被一分为三
第22题:
枢密院
三班院
三司使司
参知政事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