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考中者取得举人资格的考试是()
第1题:
在明清科举考试中,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举行,取中者称“举人”,已有做官资格,第一名称“解元”。
第2题:
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殿试(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后以成绩的高低分为三甲,其中一甲限三人,名称分别为:()
第3题:
有关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正确叙述是()。
第4题: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制中由各省主持,在各省贡院举行的考试称()。
第5题:
明清时期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即乡试、会试和殿试。三级考试考中者分别称为:()。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第11题:
秀才、举人、状元
秀才、解元、进士
举人、贡士、进士
举人、进士、状元
第12题:
会试
乡试
殿试
院试
第13题:
第14题:
明清两代的科举考试,‘会试’通过之后,取得什么资格()
第15题:
明清科举制度对教育的影响。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州县级考试,考中者叫“秀才”;省级考试叫“乡试”,考中者叫“举人”;中央级考试叫“会试”,考中者再通过“殿试”,可得“进士”称号。
第16题:
明清时期参加科举考试者需通过(),才取得做官资格
第17题:
参加三级科考前,必须先取得“生员”或“监生”的资格
乡试在各省省城举行
会试在礼部举行
殿试二甲赐进士及第
举人榜是用黄纸写的,故称“金榜”
第18题:
每三年一次,在北京举行
一般在院试后的第二年春天举行
由皇帝派正副主考官主持考试
会试取中者为举人
会试的考中者有资格参加殿试
第19题: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第20题: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第21题:
院试
乡试
会试
殿试
第22题:
贡士
举人
进士
状元
第23题:
状元
举人
榜眼
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