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英国的宪章框架”相关问题
  • 第1题:

    宪章运动发生在()。

    • A、美国
    • B、法国
    • C、英国
    • D、德国

    正确答案:C

  • 第2题:

    在宪章运动中,宪章派先后()次向英国议会提出请愿书。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C

  • 第3题:

    英国政宪之母指的是()。

    • A、自由大宪章
    • B、联邦宪法
    • C、民主大宪章
    • D、贵族大宪章

    正确答案:A

  • 第4题:

    简述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与国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 英国国王约翰(1199——1216年)统治时期,由于他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的费用和附加税,再加上对法国战争的失利,引起国内各阶层的不满和愤恨。
    1215年,大封建联合各路对王权不满势力迫使约翰签署所谓“自由大宪章”。大宪章规定:
    1、国王不得向大封建主和骑士征收超过常规的贡纳,不得随意逮捕他们和没收他们的财产。
    2、国王要确保各大城市的自治权。
    3、保障人身自由。如果国王违反有关规定,封建主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大宪章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的,把王权置于法律约束之下,是一部保护封建主和市民利益的文件,对后来国会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约翰及其继承者享利三世(1216——1271年)并不履行大宪章规定,1262年爆发内战。1264年5月,大封建主和市民的联军击败了国王的军队,统帅西门·德·孟福尔于1265年1月召开会议,参加者除大封建主外,还有每郡(省)两名骑士代表和每城两名市民代表,这次会议是英国国会的雏形。
    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1——1307年)为筹备战费,召开国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成分和1265年的那次会议完全一样。以后,国会经常召开,都以这次会议为榜样,因此,它被称为“模范国会”。从此,英国国会制度确立,也标志着英国成为等级君主制国家。
    意义:
    1、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
    2、城市市民的政治地位提高。
    3、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进步。
    4、为后来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 第5题:

    “社会福利”一词,最早见于1941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所签订的()。

    • A、《大西洋宪章》
    • B、《联合国宪章》
    • C、《太平洋宪章》
    • D、《联合会宪章》

    正确答案:A

  • 第6题:

    1991年开展“市民宪章”运动的国家是()

    • A、美国
    • B、英国
    • C、法国
    • D、日本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大宪章》是哪个国家的?()

    • A、英国
    • B、法国
    • C、德国
    • D、意大利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宪章派文学诞生于英国宪章运动中。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填空题
    英国宪章派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正确答案: 诗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宪章运动中,宪章派先后()次向英国议会提出请愿书。
    A

    1

    B

    2

    C

    3

    D

    4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标志着英国宗教改革的开始。
    A

    宪章运动

    B

    《大宪章》的颁布

    C

    《至尊法案》的颁布

    D

    亨利八世离婚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宪章运动发生在()。
    A

    美国

    B

    法国

    C

    英国

    D

    德国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1850年颁布的《普鲁士宪法》在制定时曾参照了()

    • A、法国1814年《钦定宪章》
    • B、英国1215年大宪章
    • C、美国1787年宪法
    • D、法国1830年《七月王朝宪章》

    正确答案:A,D

  • 第14题:

    英国《大宪章》是最早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但是约束作用有限。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英国的大宪章


    正确答案: 1215年,约翰国王被迫与贵族代表签订了〈大宪章〉,该宪章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就是明确了“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宪政原则。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内阁是最高的行政机关,首相是政府首脑,政府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国家结构形式上实行单一制。在政党上实行两党制。

  • 第16题:

    《国际贸易组织宪章草案》是由英国提出来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7题:

    英国宪章派文学的主要成就是()。


    正确答案:诗歌

  • 第18题:

    英国宪章运动


    正确答案:1838年至1848年英国工人阶级为争取政治权力而进行的大规模的群众性运动。宪章运动是十九世纪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工人运动,其余波一直延续到五十年代。它是英国无产阶级第一次独立地争取普选权的政治斗争。宪章运动历经了3次高潮,延续20余年。每次高潮都与当时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有密切联系。宪章运动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839年。1842年,宪章运动出现了第二次高潮。从1848年4月起,宪章运动形成第三次高潮。

  • 第19题:

    英国“公民宪章”运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1991年,英国政府发动了名为“公民宪章”的声势浩大的运动。它是英国保守党推行的公共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产物和一个重要标志。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英国政府大力推行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公共管理改革,私有化、合同出租、公私融合和竞争。在公共部门引进私营企业管理原则、技术和方法等是改革的主要方向和措施。由于当代西方公共管理改革的主要动因是政府面临的财政危机,因此,提高效率、降低公共开支就成英国政府公共管理改革的首要目标。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改革在公共部门的经济和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另一个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即英国政府的公共管理改革如果继续以经济和效率为重点,必然导致牺牲质量和公共服务而追求开支节省的指责,公共管理改革就会失去公民的支持。英国的公共管理改革由此发生了从经济和效率到质量和公共服务的侧重点的转移。公民宪章运动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出现的。

  • 第20题:

    判断题
    宪章派文学诞生于英国宪章运动中。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英国的宪章框架

    正确答案: 1215年,约翰国王被迫与贵族代表签订了〈大宪章〉,该宪章对后世最大的影响就是明确了“法律至上,王在法下”的宪政原则。英国是典型的君主立宪政体,国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内阁是最高的行政机关,首相是政府首脑,政府组织形式是责任内阁制。国家结构形式上实行单一制。在政党上实行两党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英国的《自由大宪章》与国会的关系。

    正确答案: 英国国王约翰(1199——1216年)统治时期,由于他无视封建契约,向附庸和城市征收额外的费用和附加税,再加上对法国战争的失利,引起国内各阶层的不满和愤恨。
    1215年,大封建联合各路对王权不满势力迫使约翰签署所谓“自由大宪章”。大宪章规定:
    1、国王不得向大封建主和骑士征收超过常规的贡纳,不得随意逮捕他们和没收他们的财产。
    2、国王要确保各大城市的自治权。
    3、保障人身自由。如果国王违反有关规定,封建主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大宪章整个精神是限制王权的,把王权置于法律约束之下,是一部保护封建主和市民利益的文件,对后来国会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约翰及其继承者享利三世(1216——1271年)并不履行大宪章规定,1262年爆发内战。1264年5月,大封建主和市民的联军击败了国王的军队,统帅西门·德·孟福尔于1265年1月召开会议,参加者除大封建主外,还有每郡(省)两名骑士代表和每城两名市民代表,这次会议是英国国会的雏形。
    1295年,国王爱德华一世(1271——1307年)为筹备战费,召开国会,出席这次大会的成分和1265年的那次会议完全一样。以后,国会经常召开,都以这次会议为榜样,因此,它被称为“模范国会”。从此,英国国会制度确立,也标志着英国成为等级君主制国家。
    意义:
    1、国王的权力受到制约。
    2、城市市民的政治地位提高。
    3、有利于民主制度发展进步。
    4、为后来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名词解释题
    英国《大宪章》

    正确答案: 自诺曼王朝以来,中央集权逐步加强,王权日益巩固,但同时也加深了国王同封建贵族的矛盾。13世纪初,英约翰国王肆意践踏封建法则的残暴统治引发了一场反抗他的大规模的武装斗争,贵族集团是这场斗争的发起者和领导者。在武力的胁迫下,走投无路的约翰最后于1215年6月15日签署了贵族们早已拟好的《大宪章》。
    《大宪章》由一个序言和63个条款构成。主要内容是贵族和教会的权力不受国王的侵犯。如规定全体自由民享有自由权;伦敦及其他各城市享有自治权;国王征税必须同贵族会议商量并听取民众的意见;非经同级贵族依法审判,任何自由民不受拘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公权、放逐、伤害搜查和逮捕等;不得强迫骑士和其他拥有土地者服额外的兵役;由25名贵族组成一个委员会,监督大宪章的执行;国王如有违反,可对其采取剥夺土地没收财产等手段予以制裁,甚至还有一条申明,如果国王违反规定,封建主有以武力进行反抗的权利。后来虽经多次修改,但它的一些基本原则却被保留下来。
    《大宪章》是一个英国统治阶级内部权力争斗的产物,是一个封建性的政治文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国王的让步也是暂时的,因此它当时发挥的实际效力也可想而知。但是,它的影响却是巨大和深远的。它体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原则精神,那就是“王权有限,法律至上”和保护公民权利。这是在黑暗的中世纪人们试图用法律的形式限制王权的第一次尝试;它对英国以后的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成为后来英国资产阶级对抗王权,反对专制的一个重要法律依据,为日后英国政治体制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来被掌权的资产阶级确认为英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被视为英国宪法起源的标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