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请简述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理论基础是().

    • A、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理论
    • B、毛泽东思想
    • C、邓小平理论
    •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正确答案:A

  • 第2题:

    简述列宁的战争与和平理论?


    正确答案: ①战争的根源问题。
    ②战争的性质问题。
    ③正义战争和非正义战争问题。
    ④争取和平的斗争问题。
    ⑤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根除产生战争的土壤。

  • 第3题:

    在列宁给高尔基的信中,列宁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即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请简述。


    正确答案: (1)对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工农联盟,列宁亲自推荐加里宁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候选人。把对中农的路线贯彻到底。
    (2)列宁讲明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和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在苏维埃共和国中的发展壮大。他划分了白卫分子的知识分子和非白卫分子的知识分子。党正采取一切办法,吸引知识分子(非白卫分子的)去与坏人作斗争,说明了党对一切愿意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都是团结的、争取的。

  • 第4题:

    请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工作定额
    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 第5题:

    进入20世纪后,以()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和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

    • A、列宁
    • B、斯大林
    • C、毛泽东
    • D、共产党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请简述麦格雷戈的XY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X.理论
    好逸恶劳
    自我中心
    逃避责任
    讨厌工作
    Y理论
    自觉勤奋
    任务承诺
    承担责任
    正确决策

  • 第7题:

    请简述管理理论丛林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管理理论丛林(TheManagementTheoryJungle)是指管理理论林立的局面。西方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出现以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出现了许多新的理论和学说,形成了许多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盘根错节的局面,被称作“管理理论的丛林”。
    (1)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1961年12月在美国《管理学杂志》上发表了《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文中对产生“丛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给管理理论的各种学派分了类,指出了各学派的一些主要分歧,并指出了一些清理这片丛林的意见。他当时划分了6个学派是:管理过程学派、经验学派、人类行为学派、社会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和数学学派。
    (2)19年后,孔茨又于1980年5卷2号的美国《管理学会评论》上发表《再论理论的丛林》一文,认为管理理论丛林不仅依然存在,而且已显得更加茂密难以通过了。管理理论学派已发展到以下11个了: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学派、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经营管理(或管理过程、管理职能)学派。
    (3)至于各学派产生以致发生思想纠缠的原因,孔茨在1961年的那篇文章中指出,并不是由于他们对周围的自然和文化环境的论断有很大的分歧,而主要是由于以下五点原因:
    ①语义上的混乱。在管理学中,存在着严重的语义混乱的现象。如对“管理”、“组织”、“领导”等术语有不同的理解。
    ②对管理和管理学的定义和所包含的范围,没有取得一致意见。
    ③把前人对管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看成是“先验的假设”而加以抛弃,从而造成混乱。
    ④曲解和抛弃前人提出的一些管理原则。
    ⑤管理学家不能或不愿相互了解。

  • 第8题:

    填空题
    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接受了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正确答案: 殖民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提出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完整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 列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不是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的主要依据。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请简述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工作定额
    标准化
    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差别计件工资制
    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

    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对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影响较深的、直接中国共产党制定民族政策的,集中反映在以下三个重要方面。
    (1)从自决到自治:马克思主义在解决民族问题的国家政体方式上,提出了民族自决、联邦制和民族区域自治三种选择道路;
    (2)现代民族的形成:现代民族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兴起后的必然产物。从应用社会学角度,对于斯大林民族定义正确理解,为确立现代意义上的五十多个基本民族单位的中国民族格局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行的操作框架。
    (3)跨越社会形态阶段的发展。中国民族状况的一大特点是发展不平衡,民族之间、地区之间差异甚为明显。20世纪50年代中国边疆地区广大少数民族前资本说义社会的彻底变革,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直接过渡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十月革命后,中国共产党接受了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纲领。


    正确答案:殖民地

  • 第14题:

    ()提出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完整理论体系。


    正确答案:列宁

  • 第15题:

    中共二大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根据是()。

    • A、马恩学说
    • B、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
    • C、共产国际的有关决议
    • D、中共成立后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探索

    正确答案:B,D

  • 第16题:

    请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几个阶段,并对前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简述。


    正确答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性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
    (2)前运算阶段(2—7一岁)
    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
    ②思维不可逆。
    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 第17题:

    请简述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区分。
    (2)殖民地对帝国主义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3)民族自决原则。
    (4)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战争。

  • 第18题:

    请简述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正确答案:⑴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区分。
    ⑵殖民地对帝国主义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⑶民族自决原则。
    ⑷帝国主义体时代的民族战争。

  • 第19题:

    问答题
    在列宁给高尔基的信中,列宁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即农民问题和知识分子问题,请简述。

    正确答案: (1)对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工农联盟,列宁亲自推荐加里宁为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的候选人。把对中农的路线贯彻到底。
    (2)列宁讲明了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和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在苏维埃共和国中的发展壮大。他划分了白卫分子的知识分子和非白卫分子的知识分子。党正采取一切办法,吸引知识分子(非白卫分子的)去与坏人作斗争,说明了党对一切愿意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的知识分子都是团结的、争取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民族平等作为解决社会主义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民族平等指的是一切民族的平等,是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平等。
    (2)民族平等指的是一切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的平等。
    (3)民族平等不仅要求各民族在政治上、法律上实现平等,而且还必须彻底实现各民族之间的事实上的平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请简述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

    正确答案: ⑴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区分。
    ⑵殖民地对帝国主义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⑶民族自决原则。
    ⑷帝国主义体时代的民族战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几个阶段,并对前两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做简述。

    正确答案: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1)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性这一阶段的儿童认知发展的主要特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在这一阶段后期,感觉和动作出现分化,思维开始萌芽。(2)前运算阶段(2—7一岁)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思维不可逆。③认为外界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④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请简述六度空间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理论上说,最多通过6个人,就可以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人,但是,大量的人际资源却掌握在较少的人身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请简述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区分。
    (2)殖民地对帝国主义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
    (3)民族自决原则。
    (4)帝国主义时代的民族战争。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