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认为虚拟与现实的交错点是()。
第1题:
A、庄子
B、老子
C、孔子
D、孟子
第2题:
先秦诸子中,激烈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黑暗社会现实的是()。
第3题:
老子和庄子共同认定()是实在的,是天地万物的本源。
第4题:
庄子的“道”是()。
第5题:
庄子的“道”是指()
第6题: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的本源和主宰是()
第7题:
《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第8题:
气
天
道
自然
第9题:
刑
法
礼
道
第10题:
自然
万物独一无二
虚和无
辩证的规律
第11题:
道义
天道
效法自然之道
自然而然的道
第12题:
孔子
孟子
老子
庄子
第13题:
庄子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的,因此写了《道德经》一书。
第14题:
庄子的“道”主要是指()。
第15题:
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第16题:
他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法自然”的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自本自根、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在主宰,但又认为道能“神鬼神帝,生天生地”。请问他是谁()
第17题:
庄子认为,要“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这样才有可能达到“畸于人而侔于天”的境界。荀子则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第18题:
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然属性的是?()
第19题:
下列人物中,认为“道”是世界本体的是()。
第20题:
“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虚静”和“物化”
“仁政”和人性论
祟尚自然,反对人为
第21题:
告子
荀子
庄子
老子
第22题:
道
自然
身体
社会
第23题:
庄子是客观唯心主义,荀子是主观唯心主义
庄子是主观唯心主义,荀子是朴素唯物主义
庄子强调要顺应客观规律,荀子强调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改造自然
庄子强调要顺从自然规律,荀子夸大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命令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