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以下选项是一份关于学生作弊问题的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哪项是空废问题?()A、你是否有过作弊的经历B、你的年龄C、你是否愿意填写这份问卷D、你的学历

题目

假设以下选项是一份关于学生作弊问题的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哪项是空废问题?()

  • A、你是否有过作弊的经历
  • B、你的年龄
  • C、你是否愿意填写这份问卷
  • D、你的学历

相似考题
更多“假设以下选项是一份关于学生作弊问题的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哪项是空废问题?()A、你是否有过作弊的经历B、你的年龄C、你是否愿意填写这份问卷D、你的学历”相关问题
  • 第1题:


    有关于调查问卷设计的题目,作为主持工作人员你应该如何做

    根据调查结果在分析时要注意几个要点?( )
    A.姓名年龄问题
    B.时间问题
    C.危险因素问题
    D.统计分析问题、量化问题

    答案:A,B,C,D
    解析:

  • 第2题:

    在一个调查问卷中,问题“你不喜欢饲养宠物吗”不符合问卷设计的要求,原因是( )

    A.问题有双重含义
    B.问题带有倾向性
    C.问题是封闭式问题
    D.属于敏感性问题

    答案:B
    解析:
    在问卷设计中,问题语言应该简短明了,避免双重含义,不要有倾向性,题目中的问题带有不喜欢宠物的倾向,不符合问卷设计的要求。

  • 第3题:

    问卷法是社会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问卷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问卷设计的好坏将影响所收集到的资料的有效性及可信度,从而影响问卷调查的效果。

    以下属于问卷设计中"双重装填"错误的问句是
    A.你生病了,还是没生病
    B.你是否抽烟喝酒
    C.你是否得过两种慢性病
    D.你是否看过医生
    E.你住院后,是否转诊到其他医院

    答案:B
    解析:
    考查的知识点都是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问卷设计。1题:属于记忆类型的试题。问卷作为一种测量工具,须具备统一性、稳定性和实用性的特点。人们通过长期调查实践总结出一套较为固定的问卷结构,一般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及答案、编码等几个部分。因此E为正确答案。其他答案均不正确。2题:属于简单应用型题目。所谓"双重装填"错误指的是一个问题中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有些应答者可能难以做出回答。"你是否抽烟喝酒"实际上是问了两个问题:即"是否抽烟"和"是否喝酒",因此这是属于问题设计中的"双重装填"错误。3题:属于解释型题目。该题所考查的是考生对于"信度"和"效度"的理解。所谓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在备选答案中只有D内容效度属于效度评价的一种,而复本测量、重复测量和折半测量都是测量信度的方法。

  • 第4题:

    在问卷问题的设计中,“你是否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专业?”这个问题所犯的错误是(  )。
    ?

    A.问题具有双重涵义

    B.问题带有倾向性

    C.使用了抽象概念

    D.语言不够简明

    答案:B
    解析:
    问卷调查设计要求中,问题语言应简明,避免多重含义与含混不清,提问不带倾向性,对敏感问题注意提问方式。题中,提问者明显倾向于让答题者回答社会工作专业是很有前途的专业,问题带有提问者对答题者回答的干扰。

  • 第5题:

    设计项目市场调研的调查问卷中,出现类似“你是否赞同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竞聘上岗制度?”等问题设计显然是违反了问卷设计原则中的()。

    • A、相关原则
    • B、非导向性原则
    • C、简洁原则
    • D、选项无穷原则

    正确答案:B

  • 第6题:

    问卷法是社会医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之一。问卷是由一组问题和相应答案所构成的表格,问卷设计的好坏将影响所收集到的资料的有效性及可信度,从而影响问卷调查的效果。以下属于问卷设计中"双重装填"错误的问句是()

    • A、你生病了,还是没生病
    • B、你是否抽烟喝酒
    • C、你是否得过两种慢性病
    • D、你是否看过医生
    • E、你住院后,是否转诊到其他医院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利用问卷调查,事先要对问卷进行精心设计,对一个问题分解成各个角度的小问题,用“是”或“否”来获取你所需要的材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单选题
    问卷调查是社会工作的研究方法之一。它依据问卷收集资料,并可将问卷的问题分为态度、行为和状态三种类型,以下属于状态类型的提问是(  )。
    A

    “你对××社工师事务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吗”

    B

    “过去一星期你上过网吧几次”

    C

    “你是否曾经失业”

    D

    “你认为你们的夫妻关系好吗”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假设以下选项是一份关于学生作弊问题的调查问卷设计的问题,哪项是空废问题?()
    A

    你是否有过作弊的经历

    B

    你的年龄

    C

    你是否愿意填写这份问卷

    D

    你的学历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问题不符合问卷调查设计要求的是(    )。
    A

    你喜欢看电影吗?

    B

    你每天都吃鸡蛋吗?

    C

    你是否认为每天早上喝一杯牛奶有助于强壮体魄?

    D

    你这几天是否外出就餐过?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问卷问题的设计中,“你是否认为社会工作专业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专业?”这个问题所犯的错误是(  )。
    A

    问题具有双重涵义

    B

    问题带有倾向性

    C

    使用了抽象概念

    D

    语言不够简明


    正确答案: D
    解析:
    问卷调查设计要求中,问题语言应简明,避免多重含义与含混不清,提问不带倾向性,对敏感问题注意提问方式。题中,提问者明显倾向于让答题者回答社会工作专业是很有前途的专业,问题带有提问者对答题者回答的干扰。

  • 第12题:

    单选题
    以下哪个问题属问卷中的“双重装填”?()
    A

    你是否锻炼身体

    B

    你是否为A型性格

    C

    你是否抽烟喝酒

    D

    你是否患有两种慢性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双重装填是指一个问题中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使应答者难以做答。抽烟、喝酒为两个变量,所以犯了双重装填的错误。

  • 第13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问卷设计中“双重含义”的问题是( )。

    A.“你今年几岁了”
    B.“你是否曾经参加过培训”
    C.“你父母支持你从事社会工作者这个职业吗”
    D.“这个月你参加了几次社区居委会组织的活动”

    答案:C
    解析:
    在问卷设计过程中,问题的语言应该简短明了,避免双重含义,不要有倾向性,对敏感问题要注意提问方式。C项,“你父母支持你从事社会工作者这个职业吗”具有双重含义,该问题包含了父亲支持与否和母亲支持与否两个问题,在父母存在不同意见时被访者难于回答。

  • 第14题:

    根据问卷设计的要求,下列问题和答案中,设计最合适的是( )。

    A.你的出生地是①上海②其他地区③外国
    B.你的年龄是①24周岁及以下②25~29周岁③30~34周岁④35周岁及以上
    C.根据本市政策,考上社会工作师可以增加工资,你愿意报考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吗?①愿意②说不清③不愿意
    D.你父母支持你去北京工作吗?①支持②不支持③不知道

    答案:B
    解析:
    问题和答案的设计需要注意多方面细节。
    关于答案:封闭式问题的答案必须满足答案的穷尽性和互斥性,开放式问题的答案应注意空间大小的适当性。其中,穷尽性指答案包含所有可能,互斥性指不同答案并不交叉。至于开放性问题,空间太大或太小显然都是不合适的。题中A项,答案“①上海②其他地区③外国”不能满足穷尽性和互斥性。B项,答案“①24周岁及以下②25~29周岁③30~34周岁④35周岁及以上”满足穷尽性和互斥性。
    关于语言:问题语言应该简明,避免双重含义,不要有倾向性,对敏感问题注意提问方式。C项带有比较强烈的倾向性。“双重含义”是指一句提问中有两个或多个问题。D项“你父母支持你去北京工作吗?”该问题包含了父亲支持与否和母亲支持与否两个问题,在父母存在不同意见时被访者难以回答。

  • 第15题:

    关于问卷设计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考虑问卷调查的障碍因素,如被调查者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回答问题
    B:问卷设计应该以回答者视角为主
    C:问卷设计应该以调查者视角为主
    D:问卷设计应该让回答者容易理解和回答

    答案:C
    解析:
    问卷设计应该以回答者视角为主而不是以调查者视角为主。

  • 第16题:

    某学校希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考试作弊的真实情况。若直接在问卷调查中问:"你作弊了吗?",极少有入真实做答。为此,专家设计的问卷调查表中包括两个问题:①你是男生吗?②你作弊了吗?而每个学生需要利用给自己配发的电子随机选题器选择一题并回答"是"或"否"。学校按照学生实际的男女比例,随机选择了 60 名男生和 40 名女生参与匿名答题,而电子随机选题器选择题 1 和题 2 的概率相同。学生们认为,此次调查不但匿名,还不透露自己选择了哪题,因此都如实做答。最后,学校回收到 35 份回答"是",65 份回答"否",因此计算出考试作弊的比例大致为( )。

    A.10%
    B.15%
    C.20%
    D.25%

    答案:A
    解析:
    设作弊的比例为X,则回答"是"的比例等于0.5*0.6+0.5X=0.35, 因此X=0.35*2-0.6=0.1。

  • 第17题:

    有一个学生考试时总是作弊,作为他的班主任,你要怎样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 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如果持续下去会对学生的未来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会弄清原因,引导这名学生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找到这名学生,与其交流。我会先对该生作弊的行为进行确认,保证他不是被误会,否则很可能会伤害到他的自尊心。之后,我会向他了解他多次作弊的真实原因。此外,我会告诉他,每个人都想要有一个好成绩,但是好成绩是要通过正当手段获得,并表明自己愿意倾尽全力帮他提升成绩的态度,希望他能多付出努力,不要再作弊。
    其次,采取多种措施,帮助该生提升成绩。一方面,我会与家长沟通,询问他们是否了解学生作弊的真实原因。例如,是否是给孩子过大的压力,导致孩子在短时间之内无法提升成绩,从而采取作弊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认可。在充分交流之后,我会与家长一起制定解决方案,并嘱咐家长不要采取苛责的方式对待孩子,要对孩子耐心引导。另一方面,我会与科任老师交流,共同分析该生的学习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帮助该生提高各学科的成绩。
    最后,以此为戒,加强诚信教育。我会组织一些引导学生诚实守信的班级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建立诚信的班级氛围,进而逐渐改变这名学生的不当行为。

  • 第18题:

    以下哪个问题属问卷中的“双重装填”?()

    • A、你是否锻炼身体
    • B、你是否为A型性格
    • C、你是否抽烟喝酒
    • D、你是否患有两种慢性病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在一个调查问卷中,问题“你不喜欢饲养宠物吗?”不符合问卷设计的要求,原因是( )。
    A

    问题有双重含义

    B

    问题带有倾向性

    C

    问题是封闭式问题

    D

    属于敏感性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 第20题:

    多选题
    问题和答案是问卷的核心。为了解社工证书获得者的发展意向。某省委组织部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下列问题与答案中,符合问卷设计原则的是()
    A

    性别。(1)男性(2)女性

    B

    年龄。(1)24周岁及以下(2)25-34周岁(3)35-44周岁(4)45周岁及以上

    C

    获得社工证书前你最希望到就业。(1)政府(2)非营利机构(3)企业

    D

    社会工作在中国已成为朝阳行业。获得社工证书后,你愿意将社会工作领域作为第一选择吗?(1)愿意(2)不愿意(3)说不清

    E

    获得社工证书后,你最希望去发展。(1)北京、上海或广东.(2)其他省市区(3)境外


    正确答案: B,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关于问卷设计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考虑问卷调查的障碍因素,如被调查者是否愿意、是否有能力回答问题

    B

    问卷设计应该以回答者视角为主

    C

    问卷设计应该以调查者视角为主

    D

    问卷设计应该让回答者容易理解和回答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设计项目市场调研的调查问卷中,出现类似“你是否赞同加强中学生的素质教育和教师的竞聘上岗制度?”等问题设计显然是违反了问卷设计原则中的()。
    A

    相关原则

    B

    非导向性原则

    C

    简洁原则

    D

    选项无穷原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问卷问题设计中,“你父母支持你就读社会工作专业吗?”所犯的错误是(  )。
    A

    问题带有倾向性

    B

    问题具有双重含义

    C

    使用了抽象概念

    D

    问题不明确


    正确答案: 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