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的《黄金诏书》制约了()二者之间地关系。
第1题:
第2题:
按汉穆拉比法典,国王的权利来源于().
第3题:
《权利法案》规定“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对这一条最准确的理解是()。
第4题:
英国的《大宪章》()
第5题:
《摩奴法典》的编制者是()。
第6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国王与议会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
第7题:
1621年,英国下议院的一个委员会来觐见国王詹姆士一世时,他无奈地对侍从吩咐道:“你们摆好十二把交椅吧,我要接待十二位国王!”这反映了此时的英国()
第8题:
18世纪,英国人常说: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王权是完美的权力。这表明()
第9题:
不再是纯粹的封建君主制
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保留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第10题:
国王与议会共商国是成为一种制度
法律的权威高于国王的权威
议会权力超过国王,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
第11题:
国王与民众
国王与贵族
国王与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与民众
第12题: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新贵族和旧贵族之间的斗争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联合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英国国教与新教之间的斗争
第13题:
第14题:
有人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表明()
第15题:
英国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
第16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和完善的根本原因是()
第17题:
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不可违抗。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他们利用议会国王展开斗争。
第18题:
1850年普鲁士宪法规定“国王有宣战、媾和及与外国订立其他条约之权”,“立法权由国王与两院共同行使之”,“凡年满二十五岁的普鲁士人有选举权”。这说明当时的普鲁士()
第19题:
1640年英国议会重开,议会和国王之间斗争的实质是()
第20题:
内阁制度形成,国王成为“虚君”
王权与议会权力实现分割
普遍选举权得到了广泛落实
工业资产阶级分享了权力
第21题:
英国王权
宗教势力
贵族
资产阶级
第22题:
神
贵族
法律
民众大会
第23题:
君主立宪制已经建立
议会对国王形成了制约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完全激化
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