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电影是要用一种极简的、夸张的、抽象的、风格化的电影语言表现一些深刻的东西。
第1题:
两大电影先驱是指()和()。前者只追求电影的照相本性,一切以真为美,反对艺术加工,排斥戏剧因素。电影作为一门艺术,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在遵循生活本质真实的基础上,以独特的视觉语言进行艺术的加工,能动地反映生活。后者使电影作品故事化、情节化、戏剧化,将戏剧因素引入电影,是对前者电影消极模仿生活的重要突破,同时也大大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
第2题:
80年代出现的新纪实电影运动,提出电影语言现代化,电影要反映现实本身
第3题:
卡通是英文“cartoon”的音译在英语中的意思是()。
第4题:
下列关于电影《狗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第5题:
以下何者不是德国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电影的特色()
第6题:
()是法国先锋派电影消退之后出现的电影新潮。
第7题:
对电影美学风格的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第8题:
下列关于香港导演王家卫电影风格的评析中,不正确的是()。
第9题:
如何理解先锋派电影的抽象性特征?
第10题:
强烈的黑白对比
不规则的线条
演员夸张的妆
写实的风格
第11题:
以英国为中心,盛行于德国,广及瑞典、西班牙等国
二十年代中期的先锋派电影是以抽象电影为主。认为“故事是没有价值的”,“主张让画面主宰一切”。电影的实质就是运动,通过运动去感染观众
二十年代后期的先锋派电影是以超现实主义的电影为主。有超现实主义影响下,认为“生活就是梦”,主张表现梦幻世界,拍梦幻电影
二十年代末到三十代初的先锋派电影是以纪录电影为主。认识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蕴含着比造型图案和梦幻丰富得多的诗意和涵义
第12题:
《幕间休息》
《贝壳与僧侣》
《机器舞蹈》
《车轮》
第13题:
电影进入有声电影时期,艺术散文语言的运用逐渐成为主导趋势,很少有人再单独去探索“诗的语言”了。当叙事的元素在影视中越来越成为主导趋势的时候,人们也往往把“诗”只作为一种手段运用到电影中去。于是出现了“散文诗”电影,或在戏剧动作中散发着诗情的电影样式。这类电影如多宾所说,“()——散文的语言”,而不是“隐喻、夸张手法和节奏——‘诗’的手段”。
第14题:
中国的“十七年”的电影不允许表现一些男女情感的东西。
第15题:
好莱坞风格电影注重打斗、夸张、冲突、对立,其实渊源于梅里爱的戏剧化电影。
第16题:
法国表现主义电影在电影语言方面革新,用大量心理化语言,通过电影手段表现心理。
第17题:
不属于先锋派中抽象主义电影的是()。
第18题:
现代主义在电影中的表现不包括()
第19题:
现代主义电影美学的范畴包括先锋电影、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法国新浪潮电影和()等。
第20题:
()是先锋派电影中产量最多的、最滥的电影流派。
第21题:
影视文学语言的深刻性和性格化,不仅是电影电视的基础,而且是电影电视的不可分离的血肉和骨骼。
第22题:
活动的连环漫画
造型夸张会动的电影
在形式上通俗夸张的电影
夸张的连环漫画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