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电阻抗型血细胞分析中,下列对白细胞进行分类的依据是()

    • A、白细胞的比重
    • B、白细胞胞质与核的比例
    • C、白细胞本身的体积
    • D、白细胞加入溶血素后的体积
    • E、白细胞胞浆颗粒的大小和形态

    正确答案:D

  • 第2题:

    区别外周血白细胞形态的主要依据是:()

    • A、细胞核的染色和结构
    • B、细胞质量、颗粒、着色和核形
    • C、细胞大小和形态
    • D、细胞的功能和数量

    正确答案:B

  • 第3题:

    试述两种无粒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 无粒白细胞分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⑴单核细胞体积最大,直径为14~20μm,核呈肾形、马蹄铁形或扭曲折叠得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较多,呈弱嗜碱性而染成灰蓝色,不含特殊颗粒,有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在电镜下即为溶酶体。单核细胞能吞噬细菌和异物,清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并参与免疫。
    ⑵淋巴细胞根据细胞体积大小可分为大、中、小三种,血液中大部分是直径为6~8μm的小淋巴细胞,少部分是直径为9~12μm的中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的核为圆形,一侧常有浅凹,着色深,胞质为较强的嗜碱性,呈蔚蓝色,小淋巴细胞的胞质很少,在核的周围形成很薄的弯月形。电镜下,胞质内含大量游离核糖体,还有溶酶体等。淋巴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在机体防御疾病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 第4题:

    试述疏松结缔组织的特点、形态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疏松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细胞种类较多,纤维较少、排列疏松,基质丰富。
    ①细胞有5种,1)成纤维细胞:核椭圆形染色浅;可合成基质与纤维
    2)脂肪细胞:可储存脂肪
    3)巨噬细胞:核圆形、较小、染色深;吞噬异物,参与免疫反应;
    4)浆细胞:胞质嗜碱性,核车轮状;能分泌抗体;
    5)肥大细胞:胞质颗粒中含肝素、组胺等。
    ②纤维有3种,即胶原纤维:白纤维,韧性大,抗拉力强;
    弹性纤维:黄纤维,有弹性;
    网状纤维:纤维分支多,且彼此连接成网,含量较少
    ③基质:粘稠性为均质物质,主要为蛋白多糖和水;可限制细菌扩散。

  • 第5题:

    试述单核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


    正确答案: 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是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细胞核形态多样,呈圆形、卵圆形、肾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颗粒细小,呈细网状,染色较浅。细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染为浅灰蓝色,内含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在血液内具有一定的吞噬作用,穿出血管后分化为巨噬细胞。

  • 第6题:

    试述次级卵泡的形态结构及功能?


    正确答案:次级卵泡中央有卵泡腔(含卵泡液),卵丘(初级卵母细胞、透明带、放射冠)突向卵泡腔。卵泡腔周围的卵泡细胞为颗粒层,是颗粒细胞,其外面的结缔组织构成卵泡膜,内层富含细胞(膜细胞)和血管,外层纤维较多。次级卵泡的颗粒细胞和膜细胞协同合成和分泌雌激素。

  • 第7题:

    显微镜白细胞分类计数时应做到()

    • A、分类部位为体尾交界处
    • B、分类时有秩序,沿一定方向连续进行
    • C、只分类计数50个白细胞
    • D、若发现有核红细胞,不应计入100个白细胞内
    • E、分类时应注意成熟红细胞和血小板形态

    正确答案:A,B,D,E

  • 第8题:

    问答题
    白细胞根据什么分类?怎样在光镜下区分各种白细胞?各种白细胞执行什么功能?

    正确答案: 根据白细胞胞质内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胞质内有特殊颗粒,包括:
    中性粒细胞:胞质浅粉色,含紫色的嗜天青颗粒和粉色的特殊颗粒。有趋化和吞噬功能
    嗜酸性粒细胞:核分两叶,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嗜酸性颗粒,有抗过敏和抗寄生虫的功能。
    嗜碱性粒细胞:核分叶,呈S形或不规则形,胞浆内含大小不等的嗜碱性颗粒。参与过敏反应。
    无粒白细胞,含有细胞小的嗜天青颗粒。包括: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试述白细胞的分类、各种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 白细胞分类:根据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分有粒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和无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1)中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胞质弱嗜酸性,含细小均匀颗粒,核分叶, 1-5叶不等。电镜下胞质颗粒分:特殊颗粒--较小,数量多,含溶菌酶、吞噬素等;嗜天青颗粒--较大,量少,含酸性磷酸酶、髓过氧化物酶、水解酶。功能:趋化性运动、吞噬异物。
    (2)嗜碱性粒细胞:直径10-12微米,数量少、细胞核分叶不明显、胞质内含大小不等的深蓝色颗粒,颗粒与肥大细胞相同。 功能:趋化性运动,参与过敏反应。
    (3)嗜酸性粒细胞: 直径12-14微米,核多分为2-3叶,胞质内充满粗大均匀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含芳基硫酸酯酶、组胺酶、阳离子蛋白。 功能:趋化性运动、降低过敏反应、吞噬抗原抗体复合物、杀伤寄生虫幼虫。
    (4)单核细胞:直径12-20微米,核为肾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疏松,胞质灰蓝色 ,内含嗜天青颗粒,既溶酶体。 功能:趋化运动和吞噬功能。进入组织器官后转变为各种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破骨细胞)。
    (5)淋巴细胞:按体积大小可为分大、中、小三类。小淋巴细胞在血液中数量最多,直径6-8微米,核圆形或肾形,染色质呈粗块状,胞质少,染成天蓝色 ,内含少量的嗜天青颗粒。功能:免疫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

    正确答案: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1)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外基质极少
    (2)上皮组织的细胞有极性,即细胞具有朝向体表或器官腔面的游离面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的基底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3)上皮组织一般都附着基膜
    (4)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通过基膜扩散而获得。
    上皮组织的分类:
    (1)被覆上皮:细胞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及有腔器官的腔面;
    (2)腺上皮:有分泌功能,细胞呈团索状或泡状。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三种有粒白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

    正确答案: 有粒白细胞根据特殊颗粒的染色特性又分为中性粒、嗜酸性粒和嗜碱性粒三种。
    ⑴中性粒细胞呈球形,直径为10~12μm,核呈深染的杆状或分叶状。分叶核可分2~5叶,胞质染成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分布均匀、染成浅红色的特殊颗粒和少量浅紫色的嗜天青颗粒。电镜下中性颗粒是一种溶酶体,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类。特殊颗粒是一种分泌颗粒,内含溶菌酶、吞噬素等。中性粒细胞具有很强的趋化作用和吞噬功能,其吞噬对象以细菌为主。
    ⑵嗜酸性粒细胞呈球形,直径为10~15μm,核多为两叶,(八)字形,胞质内充满粗大、分布均匀、染成橘红色的特殊颗粒。电镜下,嗜酸性颗粒属于溶酶体,除一般溶酶体酶外,还有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等。嗜酸性粒细胞能抑制过敏反应,杀灭寄生虫。
    ⑶嗜碱性粒细胞呈球形,直径为10~12μm,核分叶状,或称“S”形、不规则形,着色较浅,胞质内含有大小不等,分布不均,染成蓝紫色的特殊颗粒,可覆盖于核上。嗜碱性粒属于分泌颗粒,内含有组胺、肝素等。嗜碱性粒细胞的功能是参与过敏反应,其颗粒内的肝素还与抗凝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试述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分类,光电镜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

    正确答案: 视细胞是感受光线的感觉神经元,又称感光细胞。细胞分为胞体、外突和内突三部分。外突中段有一缩窄而将其分为内节和外节;内节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外节为感光部位,含有大量平行层叠的膜盘,是由外节基部一侧的胞膜向胞质凹陷而成,膜中有能感光的镶嵌蛋白。内突末端主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根据外突形状和感光性质的不同,感光细胞可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视杆细胞细长,核小、染色深,外突呈杆状,内突膨大呈小球状。其膜盘与细胞表面胞膜分离,形成独立的膜盘,并不断向外节顶端推移,顶端的膜盘不断老化脱落。其感光蛋白是视紫红质,感弱光。视锥细胞外形较视杆细胞粗壮,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浅,外突呈圆锥形,内突末端膨大呈足状。膜盘大多与细胞膜不分离,顶端膜盘也不脱落。其感光物质是视色素,感强光和颜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血象的含义是()

    • A、白细胞总数 
    • B、白细胞总数及分类 
    • C、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数量及比例 
    • D、血小板含量 
    • E、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等的总称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试述白细胞分类计数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血涂片制备、染色的好坏对细胞的镜下形态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对白细胞种类的划分。高质量的染液,严格控制染色条件,是取得良好染色效果的重要保证。
    (2)镜检部位:最好选择体尾交界处,且必须按一定方式有规律地移动视野,以免重复计数,并可减少由于细胞分布不均所造成的误差。
    (3)镜检白细胞数量:应根据白细胞总数而定,一般要求在油镜下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当白细胞总数超过15×109/L时,应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当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109/L)时,为了减少误差,可多检查几张血涂片,分类计数50~100个白细胞。
    (4)报告方式:①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以各种白细胞所占的比值或百分率表示;②发现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并包括在白细胞分类比值中;③血涂片中如见到有核红细胞,也应逐个计数,但不列入白细胞总数之内,而是报告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见到的有核红细胞数;④如发现疟原虫等应报告;⑤红细胞、血小板形态如有异常改变应报告。

  • 第15题:

    试述视网膜的感光细胞的分类,光电镜形态结构和功能差异。


    正确答案: 视细胞是感受光线的感觉神经元,又称感光细胞。细胞分为胞体、外突和内突三部分。外突中段有一缩窄而将其分为内节和外节;内节是蛋白质合成的部位,外节为感光部位,含有大量平行层叠的膜盘,是由外节基部一侧的胞膜向胞质凹陷而成,膜中有能感光的镶嵌蛋白。内突末端主要与双极细胞形成突触。根据外突形状和感光性质的不同,感光细胞可分为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两种。视杆细胞细长,核小、染色深,外突呈杆状,内突膨大呈小球状。其膜盘与细胞表面胞膜分离,形成独立的膜盘,并不断向外节顶端推移,顶端的膜盘不断老化脱落。其感光蛋白是视紫红质,感弱光。视锥细胞外形较视杆细胞粗壮,细胞核较大,染色较浅,外突呈圆锥形,内突末端膨大呈足状。膜盘大多与细胞膜不分离,顶端膜盘也不脱落。其感光物质是视色素,感强光和颜色。

  • 第16题:

    试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胞体是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胞体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胞体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胞核,异染色质少,染色浅,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内具有两种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块状或颗粒状嗜碱性物质;在电镜下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神经原纤维在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成网;在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具有支持、运输的作用。树突短而粗,分支多,表面有许多树突棘,是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树突内也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轴突细而长,末端分支较多,表面光滑为轴膜,内含轴质。轴质内无尼氏体,但有大量神经元纤维。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冲动传离胞体。

  • 第17题:

    试述毛细血管的分类及其结构和功能特点。


    正确答案: 毛细血管分为三类:连续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和窦状毛细血管。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连续,内皮细胞间亦有精密连接或桥粒封闭;内皮细胞有很多吞饮小泡;周细胞较常见,基膜完整;通透性小。转运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作用。
    有孔毛细血管:内皮连续,内皮细胞间亦有精密连接;内皮外有完整的基膜,周细胞较少;通透性较大。加大细胞的通透性。
    窦状毛细血管:管壁薄,管径较大,形状极不规则;内皮细胞内屯饮小泡很少,但细胞有小孔,而且相邻细胞之间有较大的间隙,物质交换通过这些小孔或者间隙完成;基膜一般不连续或缺如。窦状毛细血管主要分布于物质交换频繁的器官内。
    毛细血管的功能:毛细血管的行程迂回曲折,血流缓慢,是血液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分。

  • 第18题:

    试述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分类和功能。


    正确答案: 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1)上皮组织细胞数量多,排列紧密,细胞形态较规则,细胞外基质极少
    (2)上皮组织的细胞有极性,即细胞具有朝向体表或器官腔面的游离面与深部结缔组织相连的基底面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3)上皮组织一般都附着基膜
    (4)上皮组织内一般没有血管,其营养依靠结缔组织中的血管通过基膜扩散而获得。
    上皮组织的分类:
    (1)被覆上皮:细胞排列呈膜状,覆盖在体表及有腔器官的腔面;
    (2)腺上皮:有分泌功能,细胞呈团索状或泡状。
    功能:具有保护、吸收、分泌和排泄功能

  • 第19题:

    试述多角度偏振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技术(MAPPS)测定的原理。


    正确答案: 一定体积的全血标本用鞘流液按适当比例稀释后,白御胞内部结构近似于自然状态,仅嗜碱性粒细胞颗粒具有吸湿性而结构有轻微改变。红细胞内部的渗透压高于鞘液的渗透压,HB、从细胞内溢出,水分子进入红细胞,但红细胞膜的结构仍完整,此时,红细胞折光指数与鞘液相同,红细胞不干扰白细胞的检测。当单个细胞通过激光束时,司从四个角度测定散射光的密度:①00前角光散射:可粗略测定细胞大小;②100狭角光散射:可测细胞内部结构相对指征;③900垂直光散射:测定细胞核分叶情况;④900消偏振光散射:可将嗜酸性粒细胞与其他白细胞区分出来。从而将白细胞分为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5种。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白细胞分类计数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血涂片制备、染色的好坏对细胞的镜下形态影响很大,从而影响对白细胞种类的划分。高质量的染液,严格控制染色条件,是取得良好染色效果的重要保证。
    (2)镜检部位:最好选择体尾交界处,且必须按一定方式有规律地移动视野,以免重复计数,并可减少由于细胞分布不均所造成的误差。
    (3)镜检白细胞数量:应根据白细胞总数而定,一般要求在油镜下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当白细胞总数超过15×109/L时,应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当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3×109/L)时,为了减少误差,可多检查几张血涂片,分类计数50~100个白细胞。
    (4)报告方式:①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以各种白细胞所占的比值或百分率表示;②发现幼稚或异常白细胞,应分类报告,并包括在白细胞分类比值中;③血涂片中如见到有核红细胞,也应逐个计数,但不列入白细胞总数之内,而是报告分类计数100个白细胞的同时见到的有核红细胞数;④如发现疟原虫等应报告;⑤红细胞、血小板形态如有异常改变应报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区别外周血白细胞形态的主要依据是:()
    A

    细胞核的染色和结构

    B

    细胞质量、颗粒、着色和核形

    C

    细胞大小和形态

    D

    细胞的功能和数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正确答案: 神经元的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可分为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又分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胞体是细胞的营养和代谢中心。胞体细胞膜是可兴奋膜,具有接受刺激、处理信息、产生和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胞体中央有一个大而圆的胞核,异染色质少,染色浅,核仁大而明显。胞质内具有两种特征性结构为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尼氏体在HE染色切片中呈块状或颗粒状嗜碱性物质;在电镜下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构成,具有合成蛋白质的功能。神经原纤维在银染色切片中呈棕黑色细丝,交错成网;在电镜下由神经丝和微管构成,具有支持、运输的作用。树突短而粗,分支多,表面有许多树突棘,是形成突触的主要部位。树突内也有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树突的功能主要是接受刺激,将冲动传向胞体。轴突细而长,末端分支较多,表面光滑为轴膜,内含轴质。轴质内无尼氏体,但有大量神经元纤维。轴突的主要功能是将冲动传离胞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单核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功能?

    正确答案: 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是血液中体积最大的细胞。细胞核形态多样,呈圆形、卵圆形、肾形、不规则形或马蹄形。核染色质颗粒细小,呈细网状,染色较浅。细胞质丰富,呈弱嗜碱性,染为浅灰蓝色,内含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单核细胞在血液内具有一定的吞噬作用,穿出血管后分化为巨噬细胞。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