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不若补脾”是强调()之重要。
第1题:
胎漏、胎动不安的安胎原则是
A、补脾固冲
B、补肾固冲
C、补血固冲
D、补肾固任
E、补脾固任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土炒山药长于()。
A补脾止泻
B益脾和胃
C益肾固精
D补肾生精
E益肺肾之阴
第5题:
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是()
第6题:
(1).能补脾肺之气,又补肾涩精的药物是()
第7题: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子讲过的()的关系。
第8题:
胎漏、胎动不安的安胎治疗原则是()
第9题:
这句话的修辞格是顶针
这句话的修辞格层递
这句话的修辞格是拈连
这句话的修辞格是顶针加层递
第10题:
土炒山药增强补脾止泻作用
土炒山药长于益脾和胃
增强补肾生精,益肺肾之阴
麸炒增强补脾健胃作用
土炒可用于脾虚久泻
第11题:
补脾止泻
益脾和胃
益肾固精
补肾生精
益肺肾之阴
第12题:
人参
西洋参
山药
黄芪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这句话出自荀子著作中的哪一篇?
第17题:
耻其技之不若。句中“技之不若”是什么意思?
第18题:
能补脾肺之气,又补肾涩精的药物是()
第19题:
《荀子·儒效》中有“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第20题:
补肺经
补肾经
补小肠
补大肠
补脾经
第21题:
否认“眼见为实”的错误观点
否认“知”的作用的观点
重视“行”的作用的观点
强调知行相互作用的观点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