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正主张攻邪,但并不废弃补养正气。其特点是()
第1题:
下列适用于“扶正祛邪并用”治法的是
A.邪盛正未衰
B.正虚邪不盛
C.邪实正虚但补之易留邪
D.正虚邪实但尚能耐攻
E.正虚邪实但泻之易伤正
第2题:
先祛邪后扶正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正虚无邪的病证
B.正虚兼邪的病证
C.邪盛正不虚的病证
D.邪盛王虚能耐攻的病证
E.邪盛正虚不能耐攻的病证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四段:夫邪之中人,轻则传久而自尽,颇甚则传久而难已↑(16),更甚则暴死。若先论固其元气,以补剂补之,真气未胜↑(17),而邪已交驰横騖而不可制矣↑(18)。惟脉脱、下虚、无邪、无积之人↑(19),始可议补↑(20);其馀有邪积之人而议补者,皆鲧湮洪水之徒也。
第6题:
先攻后补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
第7题:
提出:“治病当论药攻,养生当论食补”的医家是()
第8题:
标本兼顾适用于()
第9题:
邪退正虚
邪气亢盛,正气未伤
未感外邪,正气虚弱
邪盛、正虚但尚耐攻
邪盛正虚
第10题:
叶桂
张景岳
张子和
朱丹溪
绮石
第11题:
正尚耐攻
正不耐攻
邪不甚重
邪气过盛
正气强盛
第12题:
正虚无邪的病症
正虚兼邪的病症
邪盛正不虚的病症
邪盛正虚能耐攻的病症
邪盛正虚不能耐攻的病症
第13题:
聚证辨证要点为
A.真实假虚
B.正气未虚,以邪实为主
C.多属实证
D.积块较硬,正气渐伤邪实正虚
E.积证日久,瘀结不去,以正虚为主
第14题:
先祛邪后扶正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正虚无邪的病证 B.正虚兼邪的病证
C.邪盛正不虚的病证 D.邪盛正虚能耐攻的病证
E.邪盛正虚不能耐攻的病证
第15题:
第16题:
先祛邪后扶正的治疗原则,适用于()
A正虚无邪的病症
B正虚兼邪的病症
C邪盛正不虚的病症
D邪盛正虚能耐攻的病症
E邪盛正虚不能耐攻的病症
第17题:
先补后攻适用于正虚邪实病变中的哪种情况()
第18题:
缓则治其本适用于()
第19题:
下列适用于“扶正祛邪并用”治法的是:()
第20题:
正尚耐攻
正不耐攻
邪不甚重
邪气过盛
正气强盛
第21题:
邪退正虚
虚人感冒
邪盛、正虚但尚耐攻
邪气亢盛,正气受伤
邪气亢盛,正气未伤
第22题:
邪盛正未衰
正虚邪不盛
邪实正虚但补之易留邪
正虚邪实但尚能耐攻
正虚邪实但泻之易伤正
第23题:
对无病之人反对滥用补药
邪积未去时,应“以攻药居其先”
对“脉脱下虚,无积无邪”之虚证病人方可议补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正虚邪实之人,应以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