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有大量的本草著作涌现,其中成就最大、影响深远的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绘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并采用先进的自然分类方法将收载的药物分为16部62类。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是这一时期很有研究价值的药物学专著。
更多“明清时期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明清时期在图书整理方面有哪些成就?


    参考答案:

    明清两代,由于经济的发展,国力的抢答,在王朝极盛时期,组织人力整理编纂了许多类书、丛书,包括类书《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丛书《四库全书》等。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命大学时解缙主持编纂的,是我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大一部类书,经史子集、天文地理等全部涉及,在编辑方法上分门别类,方便检阅,书中所辑文献多为整篇抄录,保留古籍原貌。《古今图书集成》是康熙时陈梦雷主持完成的,历时6年,雍正即位后又重新核对整理。全书按编、典、部三个层次,分门别类,其内容广博,几乎包括了当时社会的所有图书典籍,是我国现存的最大一部类书。
    《四库全书》纂修于乾隆年间,历时10年,分经史子集四类,是我国最大一部丛书。
    明清时期,大型丛书、类书的编纂,对我国古代文献的保存与整理意义巨大,说明此时已进入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结期,但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身利益,在保存整理古代文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文化的破坏。


  • 第2题:

    语文教学论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名时期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1)“教授法”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的课程便是“国文教授法”,此时的教授法课程属于“教育学”这一总科目,与教育史,教育法令等课程内容并讲的,所用教材多从日本及欧美译来。因此,此时的“教授法”只能看作是语文教学论雏形。主要成就:1896年,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教材暂用翻译日本的《统合教授法》,同年钟天纬在上海创办的三等公学,便采用“新法”施教;1898年他亲自编写了《蒙学镜》和《教授心术》语文教学论雏形的诞生,以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为标志。
    (2)“教学法”时期
    特点:从教授法到教学法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的深刻变化,标志着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主要成就: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率先把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文教授法改为教学法。1922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被称为我国最早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法开山之作,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教学法》成为我国第一部以教科书形式写成的语文教学理论专著,王森然先生的《中学语文教学概要》,袁哲先生的《国语读法教学原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语文教育的学术著作,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这是三十年代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首创了“先总论后分论”的教材编写方法,堪称这一时期语文教育论著之最,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意义。
    (3)“教材教法”时期
    主要成就:魏应麟编的《中学师范国文作文教学法》,蒋伯潜先生编的《中学国文教学法》。
    (4)语言、文学教学法分科时期。
    (5)多种名称并在时期
    《中学语文教学法》,1980年4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会出版,在全国师范院校使用,1980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正式成立。

  • 第3题: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明清时期一个著名戏曲作家的主要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关汉卿
    (1)在创作方法方面,关汉卿的杂剧以现实主义为主。首先,关剧对时代与人生进行了真实地描绘;其次,关剧对元代的生活图景进行了全面地展现;再次,关剧还对社会现实中一些带有本质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揭示。
    (2)在人物塑造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创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形象的画廊。关剧中活跃着众多风神独具的戏剧人物,其中最为光彩夺目者,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形象。
    (3)在剧作结构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大多缜密而精巧,紧凑而多变,富于戏剧性效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4)在戏剧语言方面,关汉卿向以本色当行著称,他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关汉卿剧作所表现出的纯熟的语言艺术,是杂剧作为代言体的叙事文学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这也是关汉卿对元代剧坛的一个突出贡献。

  • 第4题:

    列举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及其特色。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市民文学日益成熟发展,小说开始成为文学主流。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历史长篇小说,但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作品中不可避免存在着许多消极因素,但作者对三国鼎立斗争的描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民要求统一和摆脱民族压迫的愿望。
    施耐庵《水浒传》是一部送样农民起义的文学巨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罪恶与腐败,无论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品,但作品也宣扬了封建忠义思想,有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吴承恩《西游记》把对现实的批判和理想的追求融入其中,表现了对统治阶级的控诉,对人民反抗斗争的赞美,开辟了我国神话小说的园地。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间接的对明后期社会的丑恶和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做了全面揭露,但大量淫秽描写污损了作品的美学价值。
    蒲松龄《聊斋志异》是清初完成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集,以志异志怪为掩护,深刻控诉了人间的愤慨不平,揭露了官场的黑暗腐败,赞美人民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和青年男女对幸福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寓意和卓越的艺术成就。
    吴敬梓《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八股取士制为题材的长篇讽刺小说,对封建科举制度及其影响下的社会风气作了有力的抨击,但也表现了作者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
    曹雪芹《红楼梦》是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揭露了封建社会晚期的社会矛盾与统治阶级的腐朽奢靡生活,对封建礼教与封建制度进行了鞭挞,除了高度思想性,在艺术上的创新也是突破性的。明清时期,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喜剧创作的繁荣。
    汤显祖《牡丹亭》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了青年男女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和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反映了封建礼教对人类权利的压抑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洪昇《长生殿》赞美了至死不渝的爱情,也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奢侈与罪恶。
    孔尚任《桃花扇》揭露了南明政权的腐败,歌颂了抗清志士的坚贞不屈,激励民族的气节,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喜剧佳作。

  • 第5题:

    明清时期昆曲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正确答案:昆曲简称昆腔,最初是今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强调。明嘉、隆年间,魏良辅等一批曲家在唱腔上对昆山腔作了进一步加工提高,并吸收海盐、弋阳腔的音乐成分,使之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改革后的昆山腔曲调细腻婉转,轻柔舒缓,被称为“水磨腔”、“冷板曲”。伴奏以弦锁、萧管、鼓板等三个类别的乐器集合在一起,采南北之所长,组成了完整的乐队伴奏。剧本的创作及其搬演也是昆山腔产生重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这一环是由梁辰鱼完成的。他所创作的《浣纱记》是昆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改良后的昆腔很快流传到北方,在流传过程中,昆山腔不断吸收南北曲之精华,使之成为戏曲之集大成者。《长生殿》和《桃花扇》被称作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乾隆中叶,昆曲过渡到折子戏盛行的阶段。清代后期,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而昆曲却由于剧本内容和形式脱离群众,在艺术上趋于僵化,逐渐走向衰落。

  • 第6题:

    宋代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正确答案: 宋代应用的药物种类大幅度地增加,重视道地药材和质量规格,尤其是对生药鉴别及药物生长环境的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将药物配伍禁忌总结为“十八反”、“十九畏”。北宋政府组织重修本草,并先后刊行了《开宝本草》、《嘉祜补注本草》、《本草图经》。这一时期又有唐慎微编撰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该书后经宋政府修订更名为《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载药1746种,成为当时最完备的本草专著,在中药史上有极重要的地位。

  • 第7题:

    问答题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明清时期一个著名戏曲作家的主要艺术成就。

    正确答案: 关汉卿
    (1)在创作方法方面,关汉卿的杂剧以现实主义为主。首先,关剧对时代与人生进行了真实地描绘;其次,关剧对元代的生活图景进行了全面地展现;再次,关剧还对社会现实中一些带有本质意义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地揭示。
    (2)在人物塑造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创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戏剧文学形象的画廊。关剧中活跃着众多风神独具的戏剧人物,其中最为光彩夺目者,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女性形象。
    (3)在剧作结构方面,关汉卿的杂剧大多缜密而精巧,紧凑而多变,富于戏剧性效果,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
    (4)在戏剧语言方面,关汉卿向以本色当行著称,他是元代杂剧作家中本色派的代表人物关汉卿卓越的艺术修养,使杂剧的战斗性和人民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关汉卿剧作所表现出的纯熟的语言艺术,是杂剧作为代言体的叙事文学臻于成熟的重要标志。关汉卿既立足于戏剧语言性格化,又博采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语言素材,包括谚语、俚语、成语、口头禅等等,融合于作品之中,形成一个自然真切、色彩斑斓的语言世界。这也是关汉卿对元代剧坛的一个突出贡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的信用机构主要有哪些?它们产生或发展的经济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的信用机构主要有:典当业、钱庄、票号。
    典当业是以物品抵押的放款,明朝时由于经济较发达,典当业有很大发展。清代典当业更加发达,其原因是政府企图利用当铺来稳定钱价。钱庄产生于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一大特点,即,多种货币同时流通,这就使货币兑换业发达起来,从而产生了钱庄,到明末钱庄不仅从事金、银、钱之间的兑换,还办理放款、存款和汇兑。“票号”始于资金的汇兑,由于异地交易的增多,出现了专营汇兑的行业,即“票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昆曲艺术的发展历史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昆曲简称昆腔,最初是今江苏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强调。明嘉、隆年间,魏良辅等一批曲家在唱腔上对昆山腔作了进一步加工提高,并吸收海盐、弋阳腔的音乐成分,使之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改革后的昆山腔曲调细腻婉转,轻柔舒缓,被称为“水磨腔”、“冷板曲”。伴奏以弦锁、萧管、鼓板等三个类别的乐器集合在一起,采南北之所长,组成了完整的乐队伴奏。剧本的创作及其搬演也是昆山腔产生重要影响的不可或缺的一环,而这一环是由梁辰鱼完成的。他所创作的《浣纱记》是昆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改良后的昆腔很快流传到北方,在流传过程中,昆山腔不断吸收南北曲之精华,使之成为戏曲之集大成者。《长生殿》和《桃花扇》被称作明清传奇的压卷之作。乾隆中叶,昆曲过渡到折子戏盛行的阶段。清代后期,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发展,而昆曲却由于剧本内容和形式脱离群众,在艺术上趋于僵化,逐渐走向衰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明清时期温病学说的形成与发展(或试述明清时期在创立温病学说中做出贡献的医家、代表作、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5人.吴有性,著《瘟疫论》,他系统的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系统见解,为温病学说的创立起到了奠基作用。最大贡献是就瘟疫病的致病原因,提出“戾气学说”。指出戾气具有强烈的传染性,但是戾气的种类不同,引起的疾病也不同。
    叶桂,著《温热论》。此书对温病学说的最大成就是指出温病传变的规律,指出温病发病一般要经过“卫气营血”四个由浅入深的阶段。他建立卫气营血辨证体系作为温病辨证论治的纲领,这补充了传统的“六经辨证”或“八纲辨证”的内容。
    薛雪,著《湿热条辨》。此书是湿热病的专著,开温病学说中专门病证研究的先河。他对湿热病的发病机理,症候演变,审证要点和辨证论治做了较全面的论述。
    吴瑭,著《温病条辨》他将温病分为9种,确定了温病学说的研究范围。他提出温病的三焦辨证,把温病传变与脏腑病机联系起来,补充和完善了卫气营血辨证。书中还有温病不同阶段的治疗方剂。
    王士雄,著《霍乱论》、《温热经纬》。把霍乱区分为时疫和非时疫两类。,吧温病分为新感好伏邪两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最突出的学术成就是什么?为此做出了贡献的著名医家是谁?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在中医学理论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有命门学说和温病理论。其中赵献可、张介宾等人所倡立的命门学说,丰富了藏象学说内容。吴有性、叶桂、吴瑭等人为温病学理论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王清任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小说和戏剧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哪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
    A

    宋代

    B

    元代

    C

    明清

    D

    现代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列举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答案:
    解析:
    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1)大量商业市镇兴起。
    (2)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
    (3)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甘蔗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作为农产品加工的副业产品成为商品化的组成部分。
    (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徽商、晋商、宁绍商人、闽商等大商帮。
    (5)广泛使用贵金属货币白银,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集聚。

  • 第14题:

    明清时期安徽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


    正确答案: (一)数学、天文学方面的成就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促进了商业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徽商对数学的重视,在历史上是少见的。徽商编了不少应用商业数学书籍,如《铜陵算法》、《算林拔萃》、《庸章算法》、《算法纂要》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程大位的《算法统宗》。该书是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数学书。程大位在书中将珠算的加、减、乘、除、开方运算的口诀系统化、完整化,使珠算成为一种完全成熟的计算方法。
    清代安徽的天文学研究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其中梅文鼎更被誉为“历算第一名家”。梅文鼎一生活了89岁,著书88种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天文、历法和数学著作。梅文鼎历法著作大致可以分为五类:其一,对中国古代历法的考证、补订和研究;其二,对西洋新法的疏解,并融会中西;其三,回答别人的疑问和授课的讲稿;其四,天文仪器的考察和说明;其五,方志中的天文部分。其对天文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仅解释《授时历》、《大统历》中未载的计算原理、校补一些计算用表,就给后人阅读原历本带来很大便利。如平立定三差法及弧矢割圆术等,就是由于梅文鼎等人的阐发才使后人得明其真谛的。梅文鼎还对当时已经传入中国的西方天文学知识,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撰述多部著作,并参照中西星表,绘制了较为完备的星图。新的星图的绘制是他会通中西天文学方面一项较大的工作,主要是将托勒密的星表、《崇祯历书》的星表、Bayes的星表以及《天文实用》、《天学会通》等记录进行系统整理,统一名称,并有所增补,对研究我国关于恒星的发展有很大帮助。他还创制了月道仪等天文仪器。
    梅文鼎对清代数学的贡献也很大。梅文鼎数学著作据记载有26种,从种数来说不如其天文、历法著作多,但其卷数和篇幅却大有超过,其内容遍及遍及初等数学的各个门类——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和球面三角等。
    (二)医学方面的成就
    明清两代是安徽古代医学史上的鼎盛时期,医学人才济济,医著宏富,医学理论和临床各科都有诸多发明,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新安医学在全国独树一帜,令人瞩目。就医学人才而言,出现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医家,如汪机、孙一奎、汪昂、吴谦,等。就医学著作而言,初步统计明清两代安徽医著约六百多种,约占清以前安徽医籍总数87.7%,新安一隅约四百余种,亦居全省之首。其内容涉及医学理论、临床实践、方书、本草、医案、丛书等各个方面,从通论到分科,从提高到普及,几乎应有尽有。其中吴昆的《医方考》是现存第一部注释医方专著,江昇的《医学类聚》则是第一部总结历代医案的专著。而徐春甫的《古今医统大全》和吴谦等著《医宗金鉴》还被有关学者列为我国十大古医著之列。另外,吴勉学汇刻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44种、《痘疹大全八种》,顺琯辑刊的《薛氏医案二十四种》等,都是大型医学丛书。这些书籍对汇集和保存古代重要医学文献、促进祖国医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国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医学理论上和实践中,新安医家们已形成系统的医药学知识,实践中重视调养脾胃、肝肾与气血,用药平正中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流派。对于中国独特的传染病学——“温病学”,新安医家如汪机、叶桂、郑康宸等人也曾作出过杰出的贡献。对于古代一种流传极广的传染病——天花,我国医家曾探索用种痘的方式来预防,而人痘接种法的发明,据典籍记载于16世纪中叶发明于宁国府太平县。
    (三)物理学方面的成就
    明清两代,随着安徽科技的空前繁荣,物理学领域随之出现著名学者及重要成就,较突出的是朱载堉和他的十二平均律,方以智撰述《物理小识》,以及郑复光《镜镜詅痴》。在物理学方面,朱载堉的最大贡献是他大胆而彻底地扬弃了千余年来的旧律制,创造了现今世界各国都在应用的十二平均律,这是我国声学史的一项杰出贡献。朱载堉在八度音之间分成12个音程相等的半音,顺序组成12个等程律,又叫十二平均律,如此,可以用任何一律作为主音组成各调的音阶,而且它们全音的音程都是一样的。这在乐律研究史上是一次革命性的变革。相邻各律间的等程性,使新的乐律对任何曲调都能应用,转调自如,彻底解决了旋宫变调的问题,有利于曲调的创作和乐器的制造,有很高的的实用价值。
    方以智在自然科学上的成就,集中体现在他所著的《物理小识》中。这是一部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其中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有光学、电学、磁学、声学、力学诸多方面。
    郑复光是近代中国第一个取得巨大成就的光学家,他最杰出的贡献则是光学成就。1935年,郑复光写成《镜镜詅痴》一书。《镜镜詅痴》在许多方面都有所发明:在研究透明柱体时,发现了全反射现象;在讨论发光体的光学性质时,使用了“光面”概念;提出和讨论了小孔成像的理论;至于光量参数的提出,更是当时光学研究的先进成果。《镜镜詅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光学专著,它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总结了当时已有的各种光学知识,形成了一个融合中西的独特的光学体系。

  • 第15题:

    明清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请列举这一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典型成就。


    正确答案: 农业:风力水车;手工业:高度发达,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商业:农产品商品化,“商帮”

  • 第16题:

    明清时期的信用机构主要有哪些?它们产生或发展的经济背景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的信用机构主要有:典当业、钱庄、票号。
    典当业是以物品抵押的放款,明朝时由于经济较发达,典当业有很大发展。清代典当业更加发达,其原因是政府企图利用当铺来稳定钱价。钱庄产生于中国古代货币制度的一大特点,即,多种货币同时流通,这就使货币兑换业发达起来,从而产生了钱庄,到明末钱庄不仅从事金、银、钱之间的兑换,还办理放款、存款和汇兑。“票号”始于资金的汇兑,由于异地交易的增多,出现了专营汇兑的行业,即“票号”。

  • 第17题:

    小说和戏剧是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哪个历史时期的主要成就:()。

    • A、宋代
    • B、元代
    • C、明清
    • D、现代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明清时期最突出的学术成就是什么?为此做出了贡献的著名医家是谁?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在中医学理论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有命门学说和温病理论。其中赵献可、张介宾等人所倡立的命门学说,丰富了藏象学说内容。吴有性、叶桂、吴瑭等人为温病学理论的建立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此外,王清任则发展了瘀血致病的理论。

  • 第19题:

    问答题
    两晋至五代期间的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晋唐时期的药物学不论从药物数量,临床应用,还是理论认识,都比秦汉有显著的发展。两晋、南北朝以来,随着生产和医疗实践的日益深入,药物品种日益增多,用药经验不断丰富。民族大融合,大量少数民族的内迁,带来了他们的用药经验。隋唐统一,经济发展,临证医学发展迅速,中外交流的日益拓展,大量外来药物传入,晋唐盛行炼丹术,为化学制药的产生创造了条件,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药物学开始出现繁荣和提高的势头,药物著作大量增加。其中主要有南朝陶弘景所撰《本草经集注》,可谓继《神农本草经》之后,我国药物学的又一次总结。唐政府修订并颁发《新修本草》,是我国和世界第一部由国家编纂的药典。陈藏器《本草拾遗》和孙思邈《千金翼方》所载的药物,有许多为前人所不录,使药品数量大大增加。此外,孟诜的《食疗本草》,陈士良的《食性本草》,使食疗药物发展成一门专门学问。李珣《海药本草》记载了国外传入的药品。尤其是葛洪《抱朴子?内篇》和南朝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二书,分别为我国制药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前者专论炼丹,涉及许多制药化学之实验及炼制药品;后者专论药物炮炙,为后世中药加工处理确立了操作规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我国历史发展最显著的社会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时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语文教学论的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名时期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成就?

    正确答案: (1)“教授法”时期
    特点:这一时期的课程便是“国文教授法”,此时的教授法课程属于“教育学”这一总科目,与教育史,教育法令等课程内容并讲的,所用教材多从日本及欧美译来。因此,此时的“教授法”只能看作是语文教学论雏形。主要成就:1896年,大理寺少卿盛宣怀在上海创办的南洋公学师范教材暂用翻译日本的《统合教授法》,同年钟天纬在上海创办的三等公学,便采用“新法”施教;1898年他亲自编写了《蒙学镜》和《教授心术》语文教学论雏形的诞生,以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为标志。
    (2)“教学法”时期
    特点:从教授法到教学法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研究思路和研究领域的深刻变化,标志着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主要成就: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合一”,率先把南京高师全部课程中文教授法改为教学法。1922年梁启超发表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被称为我国最早研究中学语文教学法开山之作,黎锦熙先生《新著国语教学法》成为我国第一部以教科书形式写成的语文教学理论专著,王森然先生的《中学语文教学概要》,袁哲先生的《国语读法教学原论》该书是我国第一部将心理学研究成果引进语文教育的学术著作,阮真的《中学国文教学法》,这是三十年代语文教育理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该书首创了“先总论后分论”的教材编写方法,堪称这一时期语文教育论著之最,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意义。
    (3)“教材教法”时期
    主要成就:魏应麟编的《中学师范国文作文教学法》,蒋伯潜先生编的《中学国文教学法》。
    (4)语言、文学教学法分科时期。
    (5)多种名称并在时期
    《中学语文教学法》,1980年4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会出版,在全国师范院校使用,1980年10月,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法研究会正式成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唐代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正确答案: 药物学在唐代有较大的发展,各地应用的药物达千种之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唐显庆四年,政府颁行了由李勣、苏敬主持编写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该书是世界上最早的由政府制订的药典,比欧洲《纽伦堡药典》早800多年。该书收载药物844种,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世界药物学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唐代还有《本草拾遗》、《食疗本草》、《海药本草》等药物专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明清时期药物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正确答案: 明清时期有大量的本草著作涌现,其中成就最大、影响深远的莫过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绘图1100余幅,附方11000余首,并采用先进的自然分类方法将收载的药物分为16部62类。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是这一时期很有研究价值的药物学专著。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