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导致骨质软化的常见疾病分析和诊断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过多吸镉可导致镉进入骨质取代部分钙,使骨骼软化、变形,导致骨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男,46岁,膝关节疼痛,结合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骨质硬化

    B骨质疏松

    C骨质软化

    D骨髓瘤

    E转移瘤


    B

  • 第3题:

    简述骨质软化X线表现?


    正确答案:X线表现:主要为骨骼普遍性密度减低。骨质软化与骨质疏松在X线上都表现为普遍性密度减低,不同的是前者骨小梁和皮质边缘模糊,系因骨组织内含有大量未经钙化的骨样组织所制。由于骨质软化,承重骨骼可发生各种变形和假性骨折,假性骨折好发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等,表现为1—2毫米的光滑透明度,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造成钙盐沉积不足的疾病有佝偻病、骨软化症、肠道吸收功能减退、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

  • 第4题:

    简述颈性眩晕发生原理和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颈性眩晕一般是指颈部转动椎动脉颅外段血流受到影响时所致的眩晕。由于颈椎骨刺及退行性关节炎、椎间盘病变,使椎动脉易发生纡曲或轻度受压迫,当转动颈部时造成一侧椎动脉更易受压或扭曲加重而出现椎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常见的症状为发作性眩晕和伴发其它症状,其发病与颈转动有密切关系。有时尚可伴有枕项部头痛、猝倒、视觉症状(闪光、视野缺失)及上肢麻痛。颈椎X线片可显示颈椎肥大性改变,CT、MRI及造影等可提供诊断参考。

  • 第5题:

    缺钙容易导致骨软化病、骨质疏松等疾病,补钙要多多益善。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简述结节性痒疹的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正确答案:诊断要点:①好发于四肢伸侧、手足背,尤以小腿伸侧显著,有昆虫叮咬史。②皮损为散在豌豆大小半球状坚实结节,表面粗糙,角化增厚,呈红褐色,瘙痒剧烈。
    鉴别诊断:①寻常疣:表面角质增厚,色灰白或淡黄,呈乳头样,无自觉症状,好发于儿童及青年。②丘疹性荨麻疹:好发于儿童,纺锤状风团样丘疹,顶端有小水疱形成,病程短。
    治疗:①防止虫咬,寻找可能的病因,予以对症处理。②口服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③糖皮质激素霜剂及维A酸制剂封包,石炭酸或50%三氯醋酸溶液外涂结节处。液氮或二氧化碳冷冻治疗,电凝疗法,浅部X线照射,放射性核素32磷、90锶敷贴,激光治疗及不同浓度糖皮质激素皮损内注射等均有较好疗效。

  • 第7题:

    简述呼吸性碱中毒诊断要点和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 (1)诊断要点:①病史;②临床表现:呼吸浅而快,四肢麻木或抽搐;③血CO2CP增高;④血气分析:pH值增高,PCO2和[HCO3-]下降。
    (2)处理原则:①积极治疗原发病因;②增加呼吸道死腔,减少CO2的呼出,以提高PCO2;⑧可吸入含5%CO2的氧气;④纠正低钙血症,消除手足抽搐。

  • 第8题:

    简述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1)休克、血尿、疼痛、腰腹部肿块、发热
    (2)诊断要点:休克、血尿、疼痛、腰腹部肿块、发热。尿常规、B超、CT、 尿路造影等明确诊断。

  • 第9题:

    简述骨质软化的典型X线表现和常见病、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典型X线表现:骨骺先期钙化带不规则变薄、模糊、消失,骺板增厚膨出,千骺端宽大呈毛刷状改变,中央凹陷呈杯口状。骨骺骨化中心出现延迟,出现骨骼变形和假骨折线。其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是:(1)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所致,出现骨质软化的典型X线表现,胸部表现有鸡胸、串肋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2)肾性佝偻病:慢性肾病所致钙、磷代谢紊乱发病。除骨质软化表现外,还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膜下骨皮质吸收,软骨下骨质吸收,骨皮质变薄。骨质硬化为肾性骨病主要特征。(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除骨质软化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骨膜下骨质吸收、软骨下骨吸收、骨质硬化、关节软骨钙化、尿路结石、软组织钙化。

  • 第10题:

    简述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要点和急救治疗。


    正确答案: 急性左心衰竭的诊断要点:
    (1)有基本病因及诱因。
    (2)急性肺水肿的典型症状和体征。
    (3)X线检查间质性肺水肿期:肺野透亮度下降呈云雾状,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肺门边缘轮廓不清,有KerleyB线或A线。肺泡内肺水肿期:典型者表现为两肺门大片蝴蝶形云雾状阴影,向周围肺野呈放射状分布。大多数表现为肺野广泛分布大小不等点片状阴影,边缘模糊,可融合为大片,也可呈粟粒状阴影。少数为大叶性或局限性高密度阴影。
    (4)血流动力学监测:PCWP为25~35mmHg,CI2.2~2.5L/(min·m),提示肺水肿;PCWP>18mmHg,CI<2.0L/(min·m),提示心源性休克,预后不良。
    (5)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基础心脏病改变。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治疗:首要目标是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排血量,缓解肺淤血,改善和维持组织的充分供氧。
    (1)体位:取坐位或半卧位,双腿下垂,以增加肺容量和肺活量,减少回心血量。
    (2)吸氧和消除气道泡沫:氧流量4~6L/min,常加用除泡剂或加压给氧,使用人工呼吸机,呼气末正压呼吸(PEEP)给氧。吸入二甲基硅油消泡剂,或将氧气先通过50%~70%乙醇湿化瓶后吸入。
    (3)吗啡:也可用哌替啶肌内注射。
    (4)快速利尿:呋噻米(速尿)静脉注射。
    (5)血管扩张剂:常用药物有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等。
    (6)洋地黄制剂: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如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纤颤、心房扑动等诱发者。常用毛花苷C或毒毛花苷K。重度二尖瓣狭窄伴窦性心律或由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洋地黄制剂应禁用或慎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低血压时,可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氨力农、米力农缓慢静脉注射。
    (7)氨茶碱:为早期有效的辅助性治疗药物,亦可在心源性哮喘和支气管哮喘不易鉴别时应用。
    (8)肾上腺皮质激素:常用地塞米松、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骨质软化的典型X线表现和常见病、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典型X线表现:骨骺先期钙化带不规则变薄、模糊、消失,骺板增厚膨出,千骺端宽大呈毛刷状改变,中央凹陷呈杯口状。骨骺骨化中心出现延迟,出现骨骼变形和假骨折线。其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是:(1)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所致,出现骨质软化的典型X线表现,胸部表现有鸡胸、串肋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2)肾性佝偻病:慢性肾病所致钙、磷代谢紊乱发病。除骨质软化表现外,还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膜下骨皮质吸收,软骨下骨质吸收,骨皮质变薄。骨质硬化为肾性骨病主要特征。(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除骨质软化表现外,还有骨质疏松、骨膜下骨质吸收、软骨下骨吸收、骨质硬化、关节软骨钙化、尿路结石、软组织钙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导致老年人药物吞咽困难常见疾病是()。
    A

    骨质疏松

    B

    糖尿病

    C

    老年痴呆症

    D

    冠心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骨质疏松和骨质软化的病理基础及X线表现如何?


    答案:
    解析:
    (1)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结构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比例仍保持正常,X线上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纤细、稀疏,骨皮质变薄。(2)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的有机成分正常,钙盐含量不足,致使钙化不全的骨样组织堆积而导致骨质软化,X线上表现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模糊,可伴有骨骼弯曲变形。

  • 第14题:

    简述注水井的分析要点。


    正确答案: 1.及时分析单井、井组及井排等配注量完成情况和注水井生产动态。
    2.分析注水井各层段吸水能力变化的原因。
    3.结合油井动态,分析水线分布和推进情况油层水淹情况及注采是否平衡等问题。
    4.分析地面仪表设备水质变化及井下工具是否正常等情况。

  • 第15题:

    简述无痛性黄疸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基本思路及其要点。


    正确答案:1、首先应区别是否为真性黄疸:血尿胆红素升高即为真性黄疸。
    2、鉴别是否为胆道阻塞性黄疸:在阻塞性黄疸病人,通常血胆红素分类显示直接胆红素的含量超过总胆红素含量的50%,且r-GT、AKP升高,影像学(B超、CT、MRI、ERCP等)检查可发现扩张的胆管。
    3、明确胆管阻塞部位:影像学检查多可提供明确的结果。若为胰腺癌所致,则影像学检查可发现胆道阻塞部位在胆总管下端。
    4、尽可能明确病变性质(胆管阻塞原因):多依靠影像学资料。若为胰腺癌,则可发现胰头肿块及其他相应改变。

  • 第16题:

    导致老年人药物吞咽困难常见疾病是()。

    • A、骨质疏松
    • B、糖尿病
    • C、老年痴呆症
    • D、冠心病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超敏反应的种类和常见疾病。


    正确答案: Ⅰ型(速发型):如药物过敏性休克、常见青霉素过敏反应、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鼻炎。
    Ⅱ型(细胞毒型):如新生儿溶血症、输血反应、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
    Ⅲ型(免疫复合物型):如血清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Ⅳ型(迟发性)如接触性皮炎和移植排斥反应,针对细胞内寄生菌、真菌和病毒产生的细胞免疫的同时伴随细胞损伤,又称为传染性超敏反应。

  • 第18题:

    简述诊断颅底骨折的要点及其X线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颅底骨折不少是颅顶骨折线向颅底延伸所致,单纯颅底骨折的诊断较困难,宜注意颅底骨折的间接征象。
    (1)鼻旁窦混浊或积液:额窦和筛窦混浊积液提示前颅底骨折,蝶窦混浊积液提示中颅窝底骨折,乳突气房混浊提示岩骨骨折。
    (2)颅内积气和脑脊液漏:提示颅底鼻旁窦和乳突部位骨折伴有局部脑膜撕裂损伤。
    (3)鼻咽腔顶部软组织肿胀增厚:提示中颅窝底骨折。但需注意,上述征象缺乏时,并不能排除颅底骨折的可能性

  • 第19题:

    简述低钙血症的诊断要点和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诊断要点:①多发生在急性胰腺炎、胰和小肠瘘、甲状旁腺病患者;②临床表现:主要为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增强,如易激动,口周和指(趾)尖麻木及针刺感,手足抽搐,肌肉痛,腹部绞痛,腱反射亢进等;③辅助检查:Chvostek征阳性和Trousseau征阳性;④血清钙低于2mmol/L。
    (2)处理方法:①治疗原发疾病;②静脉补钙:静脉推注10%葡萄糖酸钙20mL或5%氯化钙10mL,必要时重复给药;③长期治疗者可服乳酸钙和维生素D;④纠正碱中毒。

  • 第20题:

    叙述导致骨质软化的常见疾病分析和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主要是维生素D的改变:它主要分为量够不够以及肾脏活化维生素D两个方面。
    骨质软化:在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矿物质及含量减少,而有机成分正常,这种质的异常、化学成分改变的病理变化称骨质软化。
    骨质疏松:在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量的减少,而质正常,化学成分不变称为骨质疏松。
    (1)营养障碍:维生素D缺乏,常见于小于1岁的小孩,其诊断要点:
    临时钙化带不规则,模糊,变薄以至消失。
    干骨后端呈杯口状,毛刷状。
    由于有骨质软化,其骨密度减低,骨干变形。
    (2)肾性佝偻病发病机制及相应影像表现:由于肾脏疾患使vitd活化不足或变体障碍所致,年龄大,主要是骨质软化加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X线表现:
    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模糊,皮质变薄,长骨干骺端呈杯口状。可合并骨骺分离和骨折。
    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膜下皮质吸收,颅骨故受主要极障增厚骨密度减退,内、外板消失或结构模糊。
    骨质硬化表现,干骺端有不规则增白条,附近有骨质密度减低脱钙区。
    骨质软化、骨盆和支重骨的畸形,骨干端骨折及多发假骨折线。
    软组织及异位钙化。

  • 第21题:

    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区别有:()

    • A、骨质疏松为骨的有机质与矿物质成比例减少
    • B、骨质软化仅为矿物质减少,有机质量正常
    • C、骨质疏松骨小梁模糊,骨皮质变薄
    • D、骨质软化骨质常变形
    • E、骨质疏松常有假骨折线

    正确答案:A,B,D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导致骨质软化的常见疾病分析和诊断要点。

    正确答案: 骨质软化的常见疾病:佝偻病、肾性骨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骨质软化诊断要点:骨骺先期钙化带不规则变薄、模糊、消失、骺板增厚膨出,干骺端宽大呈毛刷状改变,中央凹陷呈杯口状。骨骺骨化中心出现延迟,出现骨骼弯曲变形和假骨折线。
    (1)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所致,出现骨质软化的典型X线表现,胸部表现有鸡胸、串肋胸。下肢呈O形或X形腿。
    (2)肾性佝偻病:由慢性肾病所致钙、磷代谢紊乱。除骨质软化表现个,还继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骨膜下骨质吸收,软骨下骨吸收,骨皮质变薄。骨质硬化为肾性骨病主要特征。
    (3)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系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除骨质软化外,还有骨质疏松、骨膜下骨质吸收,软骨下骨吸收,骨质硬化,关节软骨钙化,尿路结石,软组织钙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骨质疏松和骨质软化的病理基础及X线表现如何?

    正确答案: (1)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结构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比例仍保持正常,X线上表现为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纤细、稀疏,骨皮质变薄。
    (2)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的有机成分正常,钙盐含量不足,致使钙化不全的骨样组织堆积而导致骨质软化,X线上表现骨质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模糊,可伴有骨骼弯曲变形。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