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表现,正确的是()
第1题: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超声表现,不包括
A、肝内巨大的实质性肿块,呈分叶状或类圆球状
B、肿块边界清楚,多见丰富血流信号
C、肿块内部回声可呈结节融合状,即块中块表现
D、肿块坏死时,中心可见不规则高回声区
E、肿块向外浸润时,与周围肝组织界线不清
第2题:
第3题:
关于泡状棘球蚴病的影像表现,哪项是错误的()
第4题:
下列关于脑囊虫病的CT表现,不正确的是:()
第5题:
脾脏血管瘤的声像图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6题:
脾脏中央型破裂的声像图特征是()。
第7题:
肝内巨大的实质性团块,呈类圆球状或分叶状
肿块境界清楚,多见丰富血流
肿块内部回声可呈结节融合状,即“块中块”表现
肿块坏死时,中心可见不规则高回声区
肿块向外浸润时,与周围肝组织边界不清
第8题:
扩张回声型(肾盂扩张型)
混合回声型(干酪空洞型)
无回声型(结核脓疡型)
高回声型(纤维硬化型)
强回声型(钙化型)
第9题:
胸膜呈广泛弥漫性增厚,呈多发结节状或不规则低回声或不均匀中等回声
病变表面不规整,基底较宽
多数合并胸腔积液
部分增厚的胸膜可合并钙化灶
病变进展,可出现肋骨破坏
第10题:
脾脏包膜连续性中断,实质内有不均匀的回声增强或减低区
脾脏包膜光滑、完整,见月牙状无回声区部分包绕脾实质
脾外形不同程度增大,实质内见不规则的回声减低区
脾实质内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缘清晰,后方回声增强
脾表面可见向内延伸的裂缝状回声带,脾呈分叶状,内部回声正常
第11题:
病变可呈结节型或弥漫型
境界清晰
边缘不规则
多为强回声
常伴有钙化
第12题:
弥漫型胸膜间皮瘤的超声表现包括
A、胸膜呈广泛弥漫性增厚,呈多发结节状或不规则低回声或不均匀中等回声
B、病变表面不规整,基底较宽
C、多数合并胸腔积液
D、部分增厚的胸膜可合并钙化灶
E、病变进展,可出现肋骨破坏
第13题:
第14题:
以下哪一项不是胆管细胞性肝癌的常见表现:()
第15题:
脑囊虫病CT特点不对的是()
第16题:
下列关于脾脏血管瘤的声像图描述,正确的是()
第17题:
平扫为低密度实性肿块
病灶较大,内有点状钙化
动脉期扫描多呈低密度结节
肿瘤远侧局部胆管扩张较肝细胞型肝癌多见
有明显包膜,边缘清晰
第18题:
病变可呈结节型或弥漫型
境界清晰
边缘不规则
多为强回声
常伴有钙化
第19题:
慢性期者,可有多发点状钙化
囊肿型者,病灶周围水肿
急性脑炎型,增强,病灶不强化
结节型者,结节样或环境强化
急性脑炎型,平扫,大脑半球皮质多低密度影
第20题:
急性脑炎型CT表现类似病毒性脑炎
单发囊泡型可见结节状高密度囊虫头节影
多发结节型结节样低密度影周围水肿明显
平扫时慢性钙化型可见单发或多发小点状钙化头节
脑室型CT能直接显示脑室内囊虫
第21题:
声像图为不规则、实质型高回声
回声不均匀,有点状、小结节状或小圈状钙化高回声
USG分四型:局灶型、弥漫结节型、巨块型、坏死液化型
CT平扫边缘常清晰
CT可见病灶为实性肿块,其内有不定形钙化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