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用力推一下静止的小车,车开始运动,继续用力推,车加速前进,可见()
第1题:
案例:李老师在初中物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一课的教学中,提出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让学生进行讨论。老师:同学们,我们前面已经学习过了力,也学过物体的运动,那老师想问一下大家,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呢?还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大家思考一下,可以互相讨论。学生甲:我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通过用手移动书的实验来解释。学生乙: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他没有做实验,用了书上的科学事实来说明。老师:的确,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大家要把它记住了。学生甲:老师,我认为不对,这本书如果我们对它不施加力,它明明就停止运动了,这显然就是力在维持物体运动的呀!学生乙:书上说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学生甲:可实际情况是确实是维持运动的……问题:(1)针对上述案例,指出学生在理解物理规律方面存在的问题。(2)设计一个教学片段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相关物理概念。
第2题: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第3题:
关于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一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二是使物体产生()。
第5题:
下列对运功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第6题:
关于力的含义,下列()是错误的。
第7题:
力的作用点位置不同,所产生的效应也(),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第8题:
车只有受力时才运动
车不受力的作用时只能保持静止
力是改变车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保持车平衡的原因
第9题:
力是保持物体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停止对物体作用力,运动的物体就会停下来
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可能运动
第10题:
力是改变物体位置的原因
力是物体产生速度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是维持物体平衡状态的原因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运动和力的关系是()。
第14题: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第15题:
关于力的正确说法是 ()。
第16题:
17世纪,()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第17题:
力产生加速度时,引起受力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第18题: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或引起物体变形的原因。力的三要素不包括()。
第19题: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使物体得到速度的原因
力只能使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
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第20题:
相同
不同
原因
大小
第21题:
力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原因
力是物体形状发生变化的原因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①②
②④
①③
①②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