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释制剂通过骨架材料和包衣膜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第1题:
下列关于缓释与控释制剂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缓释颗粒压制片在胃中崩解后类似于胶囊剂
B.将不同释药速度的颗粒混合压片,可达到较好控制释药的目的
C.微囊压制片特别适合于处方中药物含量高的情况
D.甲基纤维素水分散体是常用的膜控释包衣材料
E.溶蚀型骨架片是通过孔道扩散与溶蚀控制药物的释放
第2题:
下列不属于扩散原理制备的缓释制剂有( )
A.水不溶性包衣膜
B.含水性孔道的包衣
C.骨架型缓释制剂
D.制成溶解度小的酯
E.制成微囊
第3题:
案例摘要: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固体分散技术,微囊与微球,脂质体等药物制剂的新剂型与新技术有很大的发展。不溶性骨架片的材料为A、聚丙烯
B、蜂蜡
C、乙基纤维素
D、聚氯乙烯
E、羟丙甲纤维素(HPMC)
口服缓释制剂可采用的制备方法有A、制成溶解度小的盐或酯
B、与高分子化合物生成难溶性盐
C、将药物包藏于溶蚀性骨架中
D、将药物包藏于亲水性胶体物质中
E、增大水溶性药物的粒径
下列有关缓控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蚀性骨架缓控释系统释放速度取决于骨架材料的用量及其溶蚀性
B、脉冲式控释系统可以是渗透泵脉冲释药系统、包衣脉冲给药系统和定时脉冲塞胶囊等
C、亲水凝胶骨架缓控释系统中材料的亲水能力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D、丙烯酸树脂属于不溶性骨架材料
E、微孔膜控释系统中药物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改变水溶性致孔剂的用量来调节
关于缓释、控释制剂,叙述错误的为A、生物半衰期很长的药物(大于12小时)一般而言不必制成缓释制剂
B、维生素B可制成缓释制剂,以提高其在小肠的吸收
C、缓释或控释制剂中所含的药物往往超过一次剂量,如设计不周、工艺不良或释药太快等原因,有使患者中毒的可能。故药效激烈的药物,通常不适于制成缓释或控释制剂
D、对于水溶性药物,可制备成W/O型乳剂,以延缓释药
E、控释制剂释药速度接近一级速度过程
下列制剂中属于靶向制剂的为A、渗透泵型片剂与凝胶骨架片
B、脂质体
C、纳米囊、微球
D、乳剂
E、膜控释型贴剂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骨架型缓、控制制剂包括()
第9题:
缓释制剂通过骨架材料和()来控制药物的释放。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水不溶性包衣膜
含水性孔道的包衣
骨架型缓释制剂
制成溶解度小的酯
制成微囊
第13题:
关于膜控型缓释与控释制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类制剂主要由含药核芯和控制释放的包衣膜组成
B.EC等水不溶性包衣材料可制成水分散体进行包衣
C.包衣液中可添加水不溶性粉末或药物作为致孔剂
D.膜控释小片释放具有很好的体内外相关性
E.肠溶膜控释片主要用于消化道吸收具有部位特异性的药物
第14题:
当膜控缓释制剂的包衣膜中含有水性孔道时,药物释放可用Ficks第一定律描述。(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第19题:
案例摘要:近年来,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固体分散技术,微囊与微球,脂质体等药物制剂的新剂型与新技术有很大的发展。下列有关缓控释制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第20题:
下列属于控制溶出为原理制备缓释制剂的是()
第21题:
溶蚀性骨架缓控释系统释放速度取决于骨架材料的用量及其溶蚀性
脉冲式控释系统可以是渗透泵脉冲释药系统、包衣脉冲给药系统和定时脉冲塞胶囊等
亲水凝胶骨架缓控释系统中材料的亲水能力是控制药物释放的主要因素
丙烯酸树脂属于不溶性骨架材料
微孔膜控释系统中药物的释放速度可以通过改变水溶性致孔剂的用量来调节
第22题:
第23题:
通过药物溶解产生渗透压作为驱动力促使释放
通过包衣膜溶解使药物释放
通过药物与肠道内离子发生离子交换使药物释放
通过骨架材料吸水膨胀产生推动力使药物释放
通过衣膜内致孔剂溶解使药物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