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生理学方面:肝脏是经口服或腹腔给药后,含药血液第一个分布的器官,最易直接受原形药物的影响,通常使肝脏处于具有潜在毒性作用药物最高浓度中。此外,肝脏是体内药物生物转化的初级器官,具有对药物代谢的首过效应,部分药物经过代谢形成毒性物质;
形态学方面:中央小叶有最高浓度的生物转化酶系细胞色素P450,成为大量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生物转化的场所,该区域具有最强的解毒作用,由此也可成为药物在肝内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生成毒性产物的最初靶位。
更多“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原因是什么?(可从肝生理学和形态学等各方面阐述)”相关问题
  • 第1题:

    引起脂肪栓塞的原因有 ( )

    A、肝损伤

    B、血脂过高

    C、脾损伤

    D、脂肪组织严重受挫

    E、乳腺病


    参考答案:D

  • 第2题:

    儿童和孕妇不宜长期使用喹诺酮药物原因是()

    A胃肠道反应

    B神经系统反应

    C过敏反应

    D骨关节损伤

    E肝损伤


    D

  • 第3题:

    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解救?


    正确答案: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解救应及时给予拮抗剂N-乙酰半胱氨酸(开始时按体重给予140mg/kg口服,然后70mg/kg每4小时1次,共17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将药物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或口服蛋氨酸,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拮抗剂宜早应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则疗效较差。同时还应给予其他疗,如静脉输液和/或利尿以促排泄,以及血液透析。

  • 第4题:

    简述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类型


    正确答案: 肝细胞蜕变或死亡;
    脂肪肝;
    胆汁淤积;
    血管损伤;
    肝硬化;
    肿瘤。

  • 第5题:

    阐述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1、发病原因
    1)饲料因素:高能量高蛋白饲料都会转变成脂肪;饲料中毒霉菌素如黄曲霉毒素和菜籽饼含量过多;饲料中缺乏胆碱、烟酸、锰、蛋氨酸、维生素E等。
    2)其他因素:遗传因素、饲养密度大、环境温度高、应激等。
    2、主要临床症状:过度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0%,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60%~75%下降为30%~40%,甚至仅为10%,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病鸡冠及肉髯色淡,或发绀,继而变黄、萎缩,精神萎顿,多伏卧,很少运动。有些病鸡食欲下降,鸡冠变白,体温正常,粪便呈黄绿色,水样。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不当时,引起强烈挣扎,甚至突然死亡。
    3、剖检病理变化: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呈黄色油腻状,表面有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灶,质脆易碎如泥样,用刀切时,在切的表面上有脂肪滴附着。有的鸡由于肝破裂而发生内出血,肝脏周围有大小不等的血凝块。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些鸡的肾略变黄,脾、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

  • 第6题:

    以下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

    • A、胆道化脓感染
    • B、坏疽性阑尾炎
    • C、开放性肝损伤
    • D、右侧膈下脓肿
    • E、肝包虫感染

    正确答案:A

  • 第7题:

    多选题
    步长肝康宁可用于以下哪种损伤()
    A

    病毒性肝损伤

    B

    化学性肝损伤

    C

    药物性肝损伤

    D

    酒精性肝损伤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左旋多巴治疗肝性脑病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左旋多巴易通过血脑屏障,是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前体,再转变为多巴胺,增加脑内多巴胺浓度,增强多巴胺与受体的竞争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阐述脂肪肝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

    正确答案: 1、发病原因
    1)饲料因素:高能量高蛋白饲料都会转变成脂肪;饲料中毒霉菌素如黄曲霉毒素和菜籽饼含量过多;饲料中缺乏胆碱、烟酸、锰、蛋氨酸、维生素E等。
    2)其他因素:遗传因素、饲养密度大、环境温度高、应激等。
    2、主要临床症状:过度肥胖超过正常体重的20%,产蛋率波动较大,可从60%~75%下降为30%~40%,甚至仅为10%,在下腹部可以摸到厚实的脂肪组织。病鸡冠及肉髯色淡,或发绀,继而变黄、萎缩,精神萎顿,多伏卧,很少运动。有些病鸡食欲下降,鸡冠变白,体温正常,粪便呈黄绿色,水样。当拥挤、驱赶、捕捉或抓提方法不当时,引起强烈挣扎,甚至突然死亡。
    3、剖检病理变化:病死鸡的皮下、腹腔及肠系膜均有多量的脂肪沉积。肝脏肿大,边缘钝圆,呈黄色油腻状,表面有出血点和白色坏死灶,质脆易碎如泥样,用刀切时,在切的表面上有脂肪滴附着。有的鸡由于肝破裂而发生内出血,肝脏周围有大小不等的血凝块。有的鸡心肌变性呈黄白色。有些鸡的肾略变黄,脾、心、肠道有程度不同的小出血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长期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肝损伤的机制是什么?如何解救?

    正确答案: 肝脏代谢,主要与葡糖醛酸、硫酸及半胱氨酸结合。中间代谢产物对肝脏有毒性作用。解救应及时给予拮抗剂N-乙酰半胱氨酸(开始时按体重给予140mg/kg口服,然后70mg/kg每4小时1次,共17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将药物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静滴)或口服蛋氨酸,对肝脏有保护作用拮抗剂宜早应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则疗效较差。同时还应给予其他疗,如静脉输液和/或利尿以促排泄,以及血液透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以下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原因中,最常见的是()
    A

    胆道化脓感染

    B

    坏疽性阑尾炎

    C

    开放性肝损伤

    D

    右侧膈下脓肿

    E

    肝包虫感染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细菌性肝脓肿病原菌多为大肠杆菌、厌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主要从肠道经胆道上行感染,如胆石症、胆道蛔虫病并发化脓性胆管炎而侵入肝脏,其他有全身化脓性感染经肝动脉侵入肝脏、肠道细菌经门静脉侵入肝脏,或由肝开放性损伤引起。细菌性肝脓肿以多房性脓肿居多,金葡菌感染的脓肿壁较厚。故答案应选A。

  • 第12题:

    下面关于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的处理正确的是( )
    A.ALT<3 倍 ULN,无明显症状及黄疸者,密切监测下保肝治疗
    B.ALT≧ 3 倍 ULN 或总胆红素≧ 2 倍 ULN,停用引起肝损伤的抗结核
    药物,保肝治疗
    C.ALT≧ 5 倍 ULN 或 ALT≧ 3 倍 ULN 伴有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停
    用所有抗结核药物
    D.总胆红素≧ 3 倍 ULN,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

    答案:ABC

  • 第13题:

    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是

    A、皮肤化脓感染
    B、胆道蛔虫
    C、坏疽性阑尾炎
    D、痔核感染
    E、开放性肝损伤

    答案:B
    解析:
    胆道蛔虫、胆管结石等是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主要原因。

  • 第14题:

    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

    A病毒性肝衰竭

    B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包括药物、毒物、手术、创伤、过敏等)

    C晚期肝病肝移植围术期治疗

    D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肝内胆汁淤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内科治疗无效者

    E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


    E

  • 第15题:

    手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的主要原因包括()

    • A、手术时间长(>2小时)
    • B、广泛组织损伤
    • C、术后疼痛
    • D、药物过敏
    • E、麻醉剂引起的肝中毒

    正确答案:A,B,D,E

  • 第16题: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有哪些主要的类型?相关的毒理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肝细胞死亡。
    许多肝脏毒性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大致细胞变性坏死。药物所致的肝细胞损伤的毒性机制一般有:脂质过氧化、不可逆地与大分子结合、钙内环境失调以及抗体介导的免疫攻击。 
    ②脂肪肝。
    导致脂质在细胞中聚集的潜在化学作用有:脂蛋白合成抑制、甘油三酯与脂蛋白结合降低、VLDL转运受阻、经由线粒体的脂质氧化损害、脂肪酸合成增加。 
    ③胆汁淤积。
    有些胆汁淤积是由各种严重的肝细胞损伤所致。当肝脏受损时,可继发引起胆汁淤积。许多药物可以引起肝坏死并伴有少量胆汁淤积;有些药物可产生原发性胆汁淤积同时伴有肝坏死;而一些药物引起胆汁淤积却无肝细胞损伤。 
    ④血管损伤。
    肝脏血管内皮细胞也是肝毒性药物的潜在靶位,肝内血流受阻继而引发组织缺氧,导致肝脏坏死或者充血性肝纤维化。紫殿肝是另一种血管损伤,其毒性机制目前不明。 
    ⑤肝纤维化。
    慢性肝损伤晚期常可以引起胶原纤维蓄积而导致纤维化,最常见的例子是长期饮酒。 
    ⑥过敏性肝炎。
    有两种类型。一是胆汁淤积型,以氯丙嗪为代表。二是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形式存在,与病毒性肝炎类似。 
    ⑦肝肿瘤。
    亚硝酸盐、性激素、合成抗氧化剂、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和具有遗传毒性的药物均有产生肝脏肿瘤的可能。

  • 第17题:

    步长肝康宁可用于以下哪种损伤()

    • A、病毒性肝损伤
    • B、化学性肝损伤
    • C、药物性肝损伤
    • D、酒精性肝损伤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药物引起肝损伤的类型

    正确答案: 肝细胞蜕变或死亡;
    脂肪肝;
    胆汁淤积;
    血管损伤;
    肝硬化;
    肿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引起脂肪栓塞的原因有()
    A

    肝损伤

    B

    血脂过高

    C

    脾损伤

    D

    脂肪组织严重受挫

    E

    乳腺病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叙述肝脂肪变性的形态学特点,其发生机制主要是什么?

    正确答案: 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时,在细胞浆内可出现脂肪滴,电镜下可见脂滴形成与内脂网中,为有界膜包绕的圆形均质小体,叫脂小体,肉眼见病变肝脏体积轻度增大,色泽发黄,触之质如泥块变有油腻感。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机制主要是:脂蛋白合成障碍,中性脂肪合成较多,及脂肪酸的氧化障碍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人工肝治疗的适应证不包括()
    A

    病毒性肝衰竭

    B

    其他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包括药物、毒物、手术、创伤、过敏等)

    C

    晚期肝病肝移植围术期治疗

    D

    各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肝内胆汁淤积、术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内科治疗无效者

    E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药物引起肝损伤的原因是什么?(可从肝生理学和形态学等各方面阐述)

    正确答案: 生理学方面:肝脏是经口服或腹腔给药后,含药血液第一个分布的器官,最易直接受原形药物的影响,通常使肝脏处于具有潜在毒性作用药物最高浓度中。此外,肝脏是体内药物生物转化的初级器官,具有对药物代谢的首过效应,部分药物经过代谢形成毒性物质;
    形态学方面:中央小叶有最高浓度的生物转化酶系细胞色素P450,成为大量药物和其他化学物质生物转化的场所,该区域具有最强的解毒作用,由此也可成为药物在肝内经过细胞色素P450代谢生成毒性产物的最初靶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药物引起的肝损害的有哪些主要的类型?相关的毒理机制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肝细胞死亡。
    许多肝脏毒性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肝细胞,大致细胞变性坏死。药物所致的肝细胞损伤的毒性机制一般有:脂质过氧化、不可逆地与大分子结合、钙内环境失调以及抗体介导的免疫攻击。 
    ②脂肪肝。
    导致脂质在细胞中聚集的潜在化学作用有:脂蛋白合成抑制、甘油三酯与脂蛋白结合降低、VLDL转运受阻、经由线粒体的脂质氧化损害、脂肪酸合成增加。 
    ③胆汁淤积。
    有些胆汁淤积是由各种严重的肝细胞损伤所致。当肝脏受损时,可继发引起胆汁淤积。许多药物可以引起肝坏死并伴有少量胆汁淤积;有些药物可产生原发性胆汁淤积同时伴有肝坏死;而一些药物引起胆汁淤积却无肝细胞损伤。 
    ④血管损伤。
    肝脏血管内皮细胞也是肝毒性药物的潜在靶位,肝内血流受阻继而引发组织缺氧,导致肝脏坏死或者充血性肝纤维化。紫殿肝是另一种血管损伤,其毒性机制目前不明。 
    ⑤肝纤维化。
    慢性肝损伤晚期常可以引起胶原纤维蓄积而导致纤维化,最常见的例子是长期饮酒。 
    ⑥过敏性肝炎。
    有两种类型。一是胆汁淤积型,以氯丙嗪为代表。二是以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形式存在,与病毒性肝炎类似。 
    ⑦肝肿瘤。
    亚硝酸盐、性激素、合成抗氧化剂、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和具有遗传毒性的药物均有产生肝脏肿瘤的可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