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传感器的感知下限频率是指()A、在低体力活动时的起搏频率B、在无窦性心率或体力活动时的最低起搏频率C、能够引起起搏频率适应性改变的最小活动强度D、起搏器感知的下限频率

题目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传感器的感知下限频率是指()

  • A、在低体力活动时的起搏频率
  • B、在无窦性心率或体力活动时的最低起搏频率
  • C、能够引起起搏频率适应性改变的最小活动强度
  • D、起搏器感知的下限频率

相似考题
更多“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传感器的感知下限频率是指()A、在低体力活动时的起搏频率B、在无窦性心率或体力活动时的最低起搏频率C、能够引起起搏频率适应性改变的最小活动强度D、起搏器感知的下限频率”相关问题
  • 第1题:

    AAI起搏器患者发现长、短两种不同的起搏间期,如图4-8-12所示,引起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起搏功能异常

    B、感知不良

    C、交叉感知

    D、频率滞后功能

    E、频率应答功能开启


    参考答案:C

  • 第2题:

    对NBG编码DDDRD的解释为( )

    A、房室全能型起搏器,不具有频率适应性功能,也不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及电复律一除颤功能

    B、房室全能型起搏器,不具有频率适应性功能,但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及电复律一除颤功能

    C、房室全能型起搏器,具有频率适应性功能,不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及电复律一除颤功能

    D、房室全能型起搏器,具有频率适应性功能,兼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及电复律一除颤功能

    E、房室全能型起搏器,具有频率适应性和抗心动过速起搏功能,不具有电复律一除颤功能


    参考答案:D

  • 第3题: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是指()

    • A、起搏频率能随心肌电活动而自动改变
    • B、心室起搏频率跟踪窦性频率而自动改变
    • C、起搏频率能随人体的肌肉活动而改变
    • D、起搏频率能随人体的代谢活动而自动改变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对NBG编码DDDRD的解释为:()

    • A、房室全能型起搏器,不具有频率适应性功能,兼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及电击复律-除颤功能;
    • B、房室全能型起搏器,具有频率适应性功能,兼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及电击复律-除颤功能;
    • C、房室全能型起搏器,具有频率适应性功能,不具有抗心动过速起搏及电击复律-除颤功能;
    • D、房室全能型起搏器,不具有频率适应性功能,也不具有抗心动过速及电击复律-除颤功能。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患者女,68岁,因“胆石症”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前心电图为完全性传导阻滞,HR45~50次/min。麻醉诱导中发生心搏骤停。经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体外除颤等处理后,心脏仍不复搏。考虑到患有完全性传导阻滞,决定放置起搏器进行起搏。关于非同步起搏器的特点以及以下字母代表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 A、非同步起搏器不管心脏本身的心搏频率,只按照自身所设定的频率发放起搏冲动
    • B、非同步起搏器简单、安全,不易发生心律失常
    • C、VOO:按固定频率心室起搏
    • D、AOO:按固定频率心房起搏
    • E、DOO:按固定频率房室起搏
    • F、VOO:不感知R波
    • G、AOO:不感知P波
    • H、DOO:既感知P波也感知R波

    正确答案:A,C,D,E,F,G

  • 第6题:

    单选题
    双腔起搏器心室感知过度时可出现的情况为:()
    A

    心室起搏频率增快;

    B

    心电图可见长间歇;

    C

    心电图可见起搏不良;

    D

    心电图可见感知不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AAI起搏器患者发现长、短两种不同的起搏间期,如图4-8-12所示,引起该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起搏功能异常

    B

    感知不良

    C

    交叉感知

    D

    频率滞后功能

    E

    频率应答功能开启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图中可见长、短两种不同的心房起搏间期,短起搏间期为基础起搏间期(设定为800ms)。出现长起搏间期是因为心房感知器交叉感知到心室除极波后起搏节律重整所致。

  • 第8题:

    多选题
    患者女,68岁,因“胆石症”在全麻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前心电图为完全性传导阻滞,HR45~50次/min。麻醉诱导中发生心搏骤停。经过胸外心脏按压和体外除颤等处理后,心脏仍不复搏。考虑到患有完全性传导阻滞,决定放置起搏器进行起搏。关于非同步起搏器的特点以及以下字母代表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有()
    A

    非同步起搏器不管心脏本身的心搏频率,只按照自身所设定的频率发放起搏冲动

    B

    非同步起搏器简单、安全,不易发生心律失常

    C

    VOO:按固定频率心室起搏

    D

    AOO:按固定频率心房起搏

    E

    DOO:按固定频率房室起搏

    F

    VOO:不感知R波

    G

    AOO:不感知P波

    H

    DOO:既感知P波也感知R波


    正确答案: A,G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以下为起搏器电池耗竭时出现的表现,包括()。
    A

    起搏频率快慢不均

    B

    感知功能不良或丧失

    C

    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VVI

    D

    起搏方式由DDD转变为AAI

    E

    磁铁频率下降


    正确答案: D,B
    解析: 起搏器电池耗竭时,起搏器只保留最重要的功能,转变为心室起搏(VVI起搏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对患者的影响,避免心室停搏。

  • 第10题:

    单选题
    双腔起搏器心房感知过度时可出现的情况为:()
    A

    心室起搏频率增快;

    B

    心房起搏频率增快;

    C

    心电图可见长间歇;

    D

    心房起搏频率降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起搏器电池耗竭

    B

    频率滞后功能

    C

    感知过度

    D

    感知不良

    E

    电极脱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
    A

    更换起搏器

    B

    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C

    提高感知阈值

    D

    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E

    重新放置电极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女性,60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植入AAI起搏器,下限起搏频率设定为800ms(频率为75次/分)。近来有心悸症状就诊,心电图检查见图4-8-19。

    心电图上可见长、短两种心房起搏间期,最可能的原因是A、起搏器电池耗竭

    B、频率滞后功能

    C、感知过度

    D、感知不良

    E、电极脱位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简单而可行的解决方法是A、更换起搏器

    B、关闭频率滞后功能

    C、提高感知阈值

    D、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E、重新放置电极

    避免发生上述现象的另一种解决方法是A、缩短心房不应期

    B、调整滞后功能参数

    C、降低心房起搏输出电压

    D、将起搏器心房感知电极极性设置为双极

    E、增加心房起搏脉冲宽度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C


    问题 2 答案:C


    问题 3 答案:D

  • 第14题:

    双腔起搏器心室感知过度时可出现的情况为:()

    • A、心室起搏频率增快;
    • B、心电图可见长间歇;
    • C、心电图可见起搏不良;
    • D、心电图可见感知不良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双腔起搏器心房感知过度时可出现的情况为:()

    • A、心室起搏频率增快;
    • B、心房起搏频率增快;
    • C、心电图可见长间歇;
    • D、心房起搏频率降低。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72次/分下降至目前的40次/分,应考虑()

    • A、起搏器功能障碍
    • B、起搏器电池耗竭
    • C、起搏器感知障碍
    • D、起搏器功能正常
    • E、起搏器频率降低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对VVIRV起搏器编码描述正确的是()

    • A、心室抑制型起搏,有频率应答,无多部位心室起搏
    • B、心室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有多部位心室起搏
    • C、心室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 D、心室抑制型起搏,有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 E、心房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单选题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传感器的感知下限频率是指()
    A

    在低体力活动时的起搏频率

    B

    在无窦性心率或体力活动时的最低起搏频率

    C

    能够引起起搏频率适应性改变的最小活动强度

    D

    起搏器感知的下限频率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对VVIRV起搏器编码描述正确的是()
    A

    心室抑制型起搏,有频率应答,无多部位心室起搏

    B

    心室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有多部位心室起搏

    C

    心室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D

    心室抑制型起搏,有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E

    心房抑制型起搏,无频率应答和多部位心室起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患者女性,65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72次/分下降至目前的40次/分,应考虑()
    A

    起搏器功能障碍

    B

    起搏器电池耗竭

    C

    起搏器感知障碍

    D

    起搏器功能正常

    E

    起搏器频率降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患者起搏频率由初始72次/分下降至目前的40次/分,应考虑下列哪项诊断?(  )
    A

    起搏器功能正常

    B

    起搏器功能障碍

    C

    起搏器感知障碍

    D

    起搏器电池耗竭

    E

    起搏器频率降低


    正确答案: C
    解析: 起搏器使用年限一般为6~8年,患者使用10年,起搏频率降低近50%,提示起搏器电池耗竭。

  • 第22题:

    单选题
    关于起搏器起搏频率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是植入起搏器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B

    基础起搏频率通常设定在60~80次/分

    C

    上限频率通常设定在100~120次/分

    D

    起搏频率下降15%时,必须尽快更换起搏器

    E

    当自身心率快于起搏频率时,只出现自身心律


    正确答案: B
    解析:
    起搏频率是起搏器每分钟发放脉冲的次数。

  • 第23题:

    单选题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是指()
    A

    起搏频率能随心肌电活动而自动改变

    B

    心室起搏频率跟踪窦性频率而自动改变

    C

    起搏频率能随人体的肌肉活动而改变

    D

    起搏频率能随人体的代谢活动而自动改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