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改变代谢途径的定义、方法、举例。”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适地适树的途径的定义。


    正确答案: 选树适地、选地适树、改地适树、改树适地。

  • 第2题:

    简述手足口病的定义及其传播途径。


    正确答案:手足口病又名发疹性水疱口腔炎,是由一组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传播途径:该病传播方式多样,以粪-口传播途径为主。主要是由于人接触了被患者或隐性感染者的粪便、咽部分泌物、疱疹液污染的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经口感染发病。也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咳嗽或打喷嚏)传染,亦可经由接触病人皮肤水泡的液体而受感染

  • 第3题:

    简述盆腔炎症的传播途径并举例。


    正确答案: 盆腔炎症的传播途径:①经淋巴系统蔓延,多见于链球菌等;②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如淋病奈瑟菌;③经血循环传播,如结核菌;④直接蔓延,如阑尾炎引起输卵管炎。

  • 第4题:

    简述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定义及关系。


    正确答案: 初级代谢: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与生物生存息息相关,它涉及能量的产生和消耗。
    其产物为初级代谢产物,如糖、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及其高聚物多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
    次级代谢: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特定时期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
    其产物为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毒素、激素、生物碱及色素等。
    两者关系:初级代谢为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提供前体物质和能量,次级代谢是初级代谢在特定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避免初级代谢过程中某种或某些中间体或产物过量积累对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

  • 第5题:

    改变分支代谢途径的流向:包括()。


    正确答案:降低反馈作用物的浓度和消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与阻遏作用

  • 第6题:

    简述物质代谢的定义。


    正确答案:生物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称为物质代谢。它包括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转运和物质在细胞内的中间代谢及其尾产物的排泄。

  • 第7题:

    简述代谢途径的特点。


    正确答案: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常温常压、有水的近中性环境。
    由酶催化,酶的活性受到调控,精密的调控机制保证机体最经济地利用物质和能量。
    代谢反应逐步进行,步骤繁多,彼此协调,有严格顺序性。
    各代谢途径相互交接,形成物质与能量的网络化交流系统。
    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能量逐步释放或吸收。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二级相变的定义及其特征并举例。

    正确答案: 定义:相变时两相化学势相等,一阶偏导也相等,二阶偏导不等
    二级相变特征:1.无化学势、熵、和体积的变化;
    2.比热、压缩率、膨胀系数、热容、等出现突变;
    3.无温度、压强滞后现象,两相不可共存。
    二级相变举例:超导相变、磁性相变、二级铁电相变、二级有序-无序相变、玻璃态相变;二级相变主要是一些比较特殊的相变:如铁磁相变、超导相变、超流等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代谢途径的特点。

    正确答案: 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在温和条件下进行:常温常压、有水的近中性环境。
    由酶催化,酶的活性受到调控,精密的调控机制保证机体最经济地利用物质和能量。
    代谢反应逐步进行,步骤繁多,彼此协调,有严格顺序性。
    各代谢途径相互交接,形成物质与能量的网络化交流系统。
    A.TP是机体能量利用的共同形式,能量逐步释放或吸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物质代谢的定义。

    正确答案: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所进行的物质交换过程,称为物质代谢。它包括物质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转运和物质在细胞内的中间代谢及其尾产物的排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初级代谢与次级代谢的定义及关系。

    正确答案: 初级代谢:普遍存在于生物体内、与生物生存息息相关,它涉及能量的产生和消耗。
    其产物为初级代谢产物,如糖、氨基酸、脂肪酸、核苷酸及其高聚物多糖、蛋白质、脂类和核酸等。
    次级代谢: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特定时期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
    其产物为次级代谢产物,大多是分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如:抗生素、毒素、激素、生物碱及色素等。
    两者关系:初级代谢为次级代谢产物合成提供前体物质和能量,次级代谢是初级代谢在特定条件下的继续和发展,避免初级代谢过程中某种或某些中间体或产物过量积累对机体产生的毒害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定义并举例。

    正确答案: 1.癌基因(oncogene,onc)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在癌基因异常表达时,其产物可使细胞无限制分裂。包括病毒癌基因(v-onc)及细胞癌基因(c-onc)。癌基因家族包括src癌基因家族,如abl、fes;ras癌基因家族,如H-ras、Kas;myc癌基因家族,如c-myc、fos、myb、l-myc;sis癌基因家族,如sis;erb癌基因家族,如erb-A,erb-B,mas;myb癌基因家族,如myb、myb-ets。
    2.抑癌基因又称抗癌基因,是指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当这类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是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常见的抑癌基因有p53.p16、p15、PETN、Rb、nm23.APC、DCC、E-Cadherin、NF1.NF2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淋病的定义及传播途径。


    正确答案: 由淋病奈瑟菌(简称淋球菌)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的化脓性感染,也包括眼、咽、直肠感染和播散性淋球菌感染。淋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和后遗症。
    传播途径:①性接触传染(淋病患者是其传染源);②间接感染;③产道感染(新生儿淋菌性眼炎)。

  • 第14题:

    简述化归方法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所谓“化归”,从字面上看,应可理解为转化和归结的意思。数学方法论中所论及的“化归方法”是指数学家们把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能解决或者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最终求获原问题之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例如:要求解四次方程x4-5x2+4=0
    可以令u=x2,将原方程化为关于u的二次方程u2-5u+4=0
    这个方程我们会求其解:u1=1和u2=4,从而得到两个二次方程:x2=1和x2=4
    这也是我们会求解的方程,解它们便得到原方程的解:x1=1,x2=-1,x3=2,x4=-2这里所用的就是化归方法。

  • 第15题:

    简述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定义及两者的关系。


    正确答案: 分解代谢指生物体将各种大分子营养物质和细胞物质降解成简单的小分子产物,包括各种中心途径如TCA循环、EMP途径和HMP途径以及外周途径(指其他碳源、氮源物质通过分解后进入中心途径)。
    合成代谢将分解代谢所提供的能量和中间体或从环境中所吸收的小分子物质合成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如合成氨基酸、核酸等单体。
    分解代谢为合成代谢提供原料和能量,合成代谢为分解代谢提供物质基础,两者协调统一,偶联进行。

  • 第16题:

    简述牙菌斑糖代谢的途径,关键酶以及各途径的共同产物。


    正确答案:己糖二磷酸途径(EMP):磷酸果糖激酶
    己糖单磷酸途径(HMP):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ED途径: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醛缩酶
    磷酸乙酮醇酶途径(PK):磷酸乙酮醇酶
    共同产物:丙酮酸

  • 第17题:

    简述开发新的代谢产物的途径。


    正确答案: (1)从自然界分离新的微生物菌株,或采用新的检阅方法筛选新的代谢产物。
    (2)对已知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进行化学修饰。
    (3)利用微生物转化改造代谢产物的结构。
    (4)通过原生质体融合获得新的代谢产物。
    (5)DNA重组技术。

  • 第18题:

    简述氨基酸代谢的途径。


    正确答案:氨基酸代谢的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合成组织蛋白质进行补充和更新;二是经过脱羧后转变为胺类物质和转变为其他一些非蛋白含氮物,以及参与一碳单位代谢等;三是氨基酸脱氨基后生成相应的α-酮酸和氨。其中α-酮酸可以走合成代谢途径,转变为糖和脂肪,也可以走分解代谢途径,氧化为CO2和H2O,并产生能量;氨能进入尿素循环生成尿素排出体外或生成其他一些含氮物和Gln。

  • 第19题:

    简述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定义并举例。


    正确答案:1.癌基因(oncogene,onc)是细胞内控制细胞生长的基因,具有潜在的诱导细胞恶性转化的特性。在癌基因异常表达时,其产物可使细胞无限制分裂。包括病毒癌基因(v-onc)及细胞癌基因(c-onc)。癌基因家族包括src癌基因家族,如abl、fes;ras癌基因家族,如H-ras、Kas;myc癌基因家族,如c-myc、fos、myb、l-myc;sis癌基因家族,如sis;erb癌基因家族,如erb-A,erb-B,mas;myb癌基因家族,如myb、myb-ets。
    2.抑癌基因又称抗癌基因,是指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一大类可抑制细胞生长并具有潜在抑癌作用的基因,当这类基因在发生突变、缺失或失活是可引起细胞恶性转化而导致肿瘤的发生。常见的抑癌基因有p53.p16、p15、PETN、Rb、nm23.APC、DCC、E-Cadherin、NF1.NF2等。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盆腔炎症的传播途径并举例。

    正确答案: 盆腔炎症的传播途径:①经淋巴系统蔓延,多见于链球菌等;②沿生殖器黏膜上行蔓延,如淋病奈瑟菌;③经血循环传播,如结核菌;④直接蔓延,如阑尾炎引起输卵管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0、1、2维材料定义,并举例。

    正确答案: 0维材料—尺寸为纳米级(100nm)以下的颗粒状物质:富勒烯、胶体微粒、半导体量子点
    1维材料—线径为1-100nm的纤维(管):纳米线、纳米棒、纳米管、纳米丝
    2维材料—厚度为1-100nm的薄膜:薄片、材料表面相当薄的单层或多层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自身调节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改变分支代谢途径的流向:包括()。

    正确答案: 降低反馈作用物的浓度和消除终产物的反馈抑制与阻遏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