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氮素循环过程中,进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分别是()A、异养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B、都是自养微生物C、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D、都是异养微生物

题目

自然界氮素循环过程中,进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 A、异养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
  • B、都是自养微生物
  • C、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
  • D、都是异养微生物

相似考题
更多“自然界氮素循环过程中,进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分别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水体中氮的反硝和硝化作用不可以同时进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反硝化作用是硝化作用的逆过程。


    正确答案:错误

  • 第3题:

    生物脱氮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来进行的,但硝化作用的速度快慢是与哪些因素有关?


    正确答案: 硝化作用的速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1)pH值:当pH值为8.4时(指在20E条件下),硝化作用速度最快;
    (2)温度:温度高时硝化作用速度快。一般在30℃时的硝化作用速度是17℃时的1倍;
    (3)DO值:需要较高的DO值,当DO由2mg/L下降到0.5mg/L时,硝化作用速度由0.09下降到0.045kgNH4/(kgMLSS·日)。
    (4)氨浓度:当小于2.5mg/L时,硝化速度就急剧下降。

  • 第4题:

    微生物还原空气中氮气为氨的过程称为()

    • A、氨化作用
    • B、硝化作用
    • C、反硝化作用
    • D、生物固氮作用

    正确答案:D

  • 第5题:

    反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微生物还原硝酸盐、亚硝酸盐为分子氮的过程。

  • 第6题:

    叙述反硝化作用的表现和进行反硝化作用的条件。


    正确答案: 反硝化作用的表现
    ①硝酸还原成亚硝酸;
    ②硝酸还原成NH3;
    ③硝酸还原成N2(真正的脱氮)通过亚硝酸和其它中间阶段,最后生成分子N2。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细菌多是兼性厌氧有机营养型,所以反硝化作用必需三个条件:
    ①有硝酸盐存在、
    ②厌气、
    ③有足够的有机物作为能量条件。

  • 第7题:

    单选题
    水中亚硝酸盐转化为硝酸盐是通过硝化细菌的(  )。
    A

    硝化作用

    B

    反硝化作用

    C

    亚硝化作用

    D

    反亚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亚硝酸盐转能够通过硝化作用化为硝酸盐,而硝酸盐能够通过反硝化作用转化为氮气。

  • 第8题:

    判断题
    与固氮作用一样,硝化作用在自然界氮素循环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对农业生产并无多大利益。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含氮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或氨盐的过程被称为:()
    A

    硝化作用

    B

    反硝化作用

    C

    氨化作用

    D

    反氨化作用

    E

    氮化作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氨化作用是指含氮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或氨盐的过程。硝化作用是指亚硝酸菌将氨气氧化为亚硝酸,再由硝酸菌将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的过程。反硝化作用是指在厌氧条件如水淹情况下,微生物将硝酸盐还原为还原态含氮化合物或分子态氮的过程。其余选项属于干扰选项。

  • 第10题:

    单选题
    在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可以将N2转化为氨,这个过程称为()。
    A

    氨化作用

    B

    硝化作用

    C

    反硝化作用

    D

    生物固氮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NH3→HNO2→HNO3,微生物作用下的此反应为()
    A

    氨化作用

    B

    硝化作用

    C

    反硝化作用

    D

    固氮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微生物还原N2为氨的过程称()。
    A

    硝化作用

    B

    亚硝化作用

    C

    反硝化作用

    D

    氨化作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含氮有机物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成氨或氨盐的过程被称为:()

    • A、硝化作用
    • B、反硝化作用
    • C、氨化作用
    • D、反氨化作用
    • E、氮化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有机氮在微生物作用下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称为()

    • A、水解作用
    • B、氨化作用
    • C、硝化作用
    • D、反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A

  • 第15题: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中氨或铵离子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硝态氮的过程称为()

    • A、水解作用
    • B、氨化作用
    • C、硝化作用
    • D、反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举例说明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以氮素循环为例:微生物在氮素循环过程中主要环节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 (1)大气分子态氮被固定成氨(固氮作用),例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根的共生体的固氮作用,以便形成有机氮。
    (2)氨被植物吸收利用,合成有机氮进入食物链(同化作用),例如外生菌根扩大了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利于氨和其他养分的吸收。
    (3)有机氮被分解释放出氨(氨化作用),例如好热性放线菌在堆肥的高温阶段将蛋白质氨化;尿素细菌水解尿素产生氨;嗜几丁质杆菌分解几丁质并产氨
    (4)氨被转化为硝酸(硝化作用)又可被同化为有机氮,例如硝化细菌中的亚硝酸细菌推动氨转化为亚硝酸,硝酸细菌的亚硝酸氧化酶系统催化亚硝基氧化为硝基。
    (5)硝酸被还原为分子态氮返回大气(反硝化作用),例如假单孢菌在低浓度的KNO3条件下的反硝化作用占优势,而KNO3浓度高时,芽孢杆菌则占优势。

  • 第17题:

    在自然界中,有些微生物可以将N2转化为氨,这个过程称为()。

    • A、氨化作用
    • B、硝化作用
    • C、反硝化作用
    • D、生物固氮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氨氮在有氧存在下被微生物氧化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称为()

    • A、氨化作用
    • B、硝化作用
    • C、反硝化作用
    • D、同化作用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单选题
    自然界氮素循环过程中,进行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A

    异养微生物和自养微生物

    B

    都是自养微生物

    C

    自养微生物和异养微生物

    D

    都是异养微生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在自然界中,一些微生物可以将氨转化为硝酸盐,这个过程称为()。
    A

    硝酸盐转化

    B

    硝化作用

    C

    反硝化作用

    D

    氨化作用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水中氨氮转化为亚硝酸盐是通过硝化细菌的(  )。
    A

    硝化作用

    B

    反硝化作用

    C

    亚硝化作用

    D

    反亚硝化作用


    正确答案: B
    解析:
    C项,水中氨氮在亚硝化细菌的作用下通过亚硝化作用转化为亚硝酸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反硝化作用的一般条件以及防治反硝化作用的措施。

    正确答案: 反硝化作用的一般条件包括:
    (1)有电子供体,比如葡萄糖等。
    (2)厌氧条件。
    (3)必须有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等。
    (4)有反硝化作用微生物。
    防治反硝化作用的措施包括:
    (1)合理换水,使土壤通气良好。
    (2)水田避免使用硝态氮。
    (3)施肥后即耕田。
    (4)施用氮肥增效剂,如反硝化抑制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何谓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固氮作用?它们各由哪些微生物起作用?

    正确答案: 氨化作用: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微生物:梭状芽孢杆菌。
    硝化作用:氨基酸脱下的氨,在有氧条件下,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为硝酸。微生物:亚硝酸单胞菌属、亚硝酸球菌属、亚硝酸螺菌属、亚硝酸叶菌属、亚硝酸弧菌属、硝化杆菌属、硝化杆球属。
    反硝化作用:兼性厌氧的硝酸盐还原细菌将硝酸盐还原成氮气。微生物:施式假单胞菌,脱氮假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紫色杆菌,脱氮色杆菌。
    固氮作用:在固氮微生物的固氮没催化作用下,把分子氮转化为氨,进而合成有机氮化合物。微生物:根瘤菌、园褐固氮菌、黄色固氮菌、拜叶林克氏菌属、万氏固氮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