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胰液是一种能中和酸性食糜的碱性消化液。”相关问题
  • 第1题:

    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 )

    A.小肠黏膜释放胃泌素
    B.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
    C.小肠黏膜释放胆囊收缩素
    D.迷走神经兴奋

    答案:B
    解析:
    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胰液分泌主要是通过促胰液素和胆囊收缩素实现的。盐酸是刺激小肠上段黏膜促胰液素释放的最强刺激,促胰液素可使胰腺分泌大量胰液(主要是水和碳酸氢盐,而酶的含量不高)。盐酸也是促进胆囊收缩素释放的因素.但胆囊收缩素主要是引起胰酶分泌,故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引起大量胰液分泌的主要机制是小肠黏膜释放促胰液素。

  • 第2题:

    下列有关胰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胰液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B.胰液是弱酸性液体
    C.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的
    D.胰液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值

    答案:B
    解析:
    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部分泌,pH值为7.8~8.4,日分泌量为1~2L。胰液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使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蚀,并为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最适宜的pH环境(pH7~8)。

  • 第3题:

    胰液是一种能中和酸性食糜的碱性消化液。

    A

    B



  • 第4题:

    下列有关胰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腺分泌的
    • B、胰腺是弱碱性液体
    • C、胰液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液
    • D、胰液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值

    正确答案:B

  • 第5题:

    下列关于胰液说法正确的是:()

    • A、胰液呈酸性
    • B、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
    • C、破坏胃粘膜
    • D、进食后不分泌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能分解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的消化液是()。

    • A、胃液
    • B、胰液
    • C、胆汁
    • D、肠液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关于工业废水的中和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 A、某工业废水含盐酸5%,处理时应首先考虑利用中和处理法将PH调至中性
    • B、选择中和处理法时,应首先考虑能就地取材的酸性或碱性废料,并尽可能加以利用
    • C、碱性废水的中和法可分为碱性废水与酸性废水中和、药剂中和及过滤中和三类
    • D、石灰乳适于处理杂质少浓度低的酸性废水

    正确答案:B

  • 第8题:

    以下消化液的pH呈酸性的是()。

    • A、唾液
    • B、胃液
    • C、胰液
    • D、肠液

    正确答案:B

  • 第9题:

    判断题
    胰液是一种能中和酸性食糜的碱性消化液。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胰液的HCO含量高

    B

    每天分泌量超过100ml

    C

    胰液是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

    D

    胰液中的糜蛋白酶原被肠致活酶激活

    E

    胰液中含有能分解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酶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关于工业废水的中和处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项()
    A

    某工业废水含盐酸5%,处理时应首先考虑利用中和处理法将PH调至中性

    B

    选择中和处理法时,应首先考虑能就地取材的酸性或碱性废料,并尽可能加以利用

    C

    碱性废水的中和法可分为碱性废水与酸性废水中和、药剂中和及过滤中和三类

    D

    石灰乳适于处理杂质少浓度低的酸性废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下列有关胰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A

    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腺分泌的

    B

    胰腺是弱碱性液体

    C

    胰液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液

    D

    胰液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值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关于正常人胰液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胰液为碱性液体,pH约为7.8~8.4
    B.
    C.
    D.与其他消化液相比,胰液的消化力最强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A.胰液为碱性液体,pH约为7.8~8. 4
    B.胰液的碱性来自其中的HCO3
    C.胰液中的Na+、K+和Cl-的浓度,随分泌速率不同而改变
    D.与其他消化液相比,胰液的消化力最强

    答案:C
    解析:
    [考点]胰液的成分与作用
    [分析]人胰液的pH为7. 8~8. 4,每天分泌量为1~2L胰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为Na+和K+,浓度比较恒定。胰液中的阴离子主要为HCO3-和Cl-,它们在胰液中的浓度随胰液分泌速率的变化而变化。 HCO3-是胰液碱性的来源。由于胰液中有三种主要营养物质的消化酶,因此,胰液是所有消化液中消化食物最全面、消化力最强的一种消化液。

  • 第15题:

    氢氧化钠溶液能中和原油中的()物质。

    • A、盐类
    • B、酸性
    • C、碱性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下列有关胰液的描述错误的是()。

    • A、胰液能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
    • B、胰液是弱酸性液体
    • C、胰液是由胰腺的外分泌腺分泌的
    • D、胰液提供小肠内多种消化酶的最适pH值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在于()

    • A、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
    • B、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 C、使食糜与肠壁黏膜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
    • D、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 E、使食糜较快地向下推进

    正确答案:A,C,D

  • 第18题:

    胰液是一种能中和酸性食糜的碱性消化液。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试述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以及生理作用,为什么说胰液是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 


    正确答案: 胃液:无机物:H2O、HCl、Na+、K+和氯化物等;有机物: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和内因子等;
    ① 抑制或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②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③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④ 胃酸进入小肠后,其酸性环境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
    ⑤ 胃酸进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胰液:1、碱性液体:无机物:Na+、K+、Ca2+、Cl-、HCO3-和H2O(由小叶外导管管壁细
    胞和泡心细胞分泌);作用:
    1)HCO3-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
    2)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适宜的PH环境。
    2、消化酶:水解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均由腺泡细胞分泌。
    1)胰淀粉酶(α-淀粉酶)
    2)胰脂肪酶
    3)胰蛋白酶
    4)其他消化酶: 胆固醇脂酶(最适PH8.0):可水解二级醇和胆固醇;
    3、胰蛋白酶抑制物:为胰腺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能与等量分子的胰蛋白酶结合,形成无活性化合物,可防止少量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对胰腺的自我消化,对胰腺起保护作用。
    胆汁:无机物:Na+、K+、Ca2+、Cl-、HCO3-和H2O;
    有机物:胆盐、胆固醇、胆红素、胆色素、脂肪酸和卵磷脂。
    1、促进脂肪的消化
    2、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和脂溶性Vit的吸收
    3、中和进入12指肠的胃酸
    4、利胆作用:即促进肝细胞胆汁的合成和分泌

  • 第20题:

    单选题
    下列关于胰液说法正确的是:()
    A

    胰液呈酸性

    B

    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

    C

    破坏胃粘膜

    D

    进食后不分泌


    正确答案: C
    解析: 胰液呈碱性,是消化力最强的消化液,胰液进食后可分泌,胃酸可破坏胃粘膜。

  • 第21题:

    问答题
    试述胃液、胰液、胆汁的主要成分以及生理作用,为什么说胰液是最重要的一种消化液?

    正确答案: 胃液:无机物:H2O、HCl、Na+、K+和氯化物等;有机物:胃蛋白酶原、粘蛋白和内因子等;
    ① 抑制或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② 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
    ③ 使食物中的蛋白质变性易于分解;
    ④ 胃酸进入小肠后,其酸性环境有利于铁和钙的吸收;
    ⑤ 胃酸进入小肠后,引起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的释放,从而促进胰液、小肠液和胆汁的分泌。
    胰液:1、碱性液体:无机物:Na+、K+、Ca2+、Cl-、HCO3-和H2O(由小叶外导管管壁细
    胞和泡心细胞分泌);作用:
    1)HCO3-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粘膜免受强酸的侵蚀;
    2)为小肠内各种消化酶的活动提供适宜的PH环境。
    2、消化酶:水解糖、蛋白质和脂肪的酶均由腺泡细胞分泌。
    1)胰淀粉酶(α-淀粉酶)
    2)胰脂肪酶
    3)胰蛋白酶
    4)其他消化酶: 胆固醇脂酶(最适PH8.0):可水解二级醇和胆固醇;
    3、胰蛋白酶抑制物:为胰腺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能与等量分子的胰蛋白酶结合,形成无活性化合物,可防止少量胰蛋白酶原在胰腺内被激活而发生对胰腺的自我消化,对胰腺起保护作用。
    胆汁:无机物:Na+、K+、Ca2+、Cl-、HCO3-和H2O;
    有机物:胆盐、胆固醇、胆红素、胆色素、脂肪酸和卵磷脂。
    1、促进脂肪的消化
    2、促进脂肪消化产物和脂溶性Vit的吸收
    3、中和进入12指肠的胃酸
    4、利胆作用:即促进肝细胞胆汁的合成和分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以下消化液的pH呈酸性的是()。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肠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小肠分节运动的作用在于()
    A

    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化学性消化

    B

    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

    C

    使食糜与肠壁黏膜紧密接触,有利于吸收

    D

    挤压肠壁,有助于血液和淋巴的回流

    E

    使食糜较快地向下推进


    正确答案: E,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氢氧化钠溶液能中和原油中的()物质。
    A

    盐类

    B

    酸性

    C

    碱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