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是()。
第1题: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是因为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反易引起过敏反应或导致耐药菌产生。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关于局部用药不正确的是()。
A.全身给药后在感染部位难以达到治疗浓度时可加用局部给药作为辅助治疗。此情况见于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药;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注入抗菌药物以及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等
B.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或外用, 但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C.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D.开放性骨折、剖宫产等术中可以用抗菌药物液冲洗
E.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第2题:
关于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应予静脉给药直至病愈
B.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C.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药
D.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易产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E.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下列哪些情况不宜使用抗菌药物()
第6题:
(一)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下列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正确的是()
第7题:
以下所列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中,最正确的是()。
第8题:
关于给药途径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9题:
眼科感染
皮肤表层感染
口腔、阴道等粘膜表面的感染
包裹性厚壁脓肿脓腔内给药
重要脏器感染
第10题:
口服给药方便
静脉给药能确保药效
局部感染采取局部给药
治疗感染一般采用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第11题:
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大部分被吸收
在治疗全身性感染或器官组织感染时首选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局部应用抗菌药物不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物不可局部滴耳
某些皮肤表层及口腔、阴道等黏膜表面的感染不可采用抗菌药物局部应用
第12题:
初始静脉给药
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用治疗剂量范围高限
用治疗剂量范围低限
病情好转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第13题:
下列局部应用抗感染药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某些药物可同时鞘内给予
B、包裹性厚壁脓肿腔内注射抗菌药物
C、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
D、口腔黏膜表面局部应用抗菌药物
E、氨基糖苷类药物局部滴耳
第14题:
为了避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皮肤黏膜等局部感染应尽量
A.避免局部应用抗菌药
B.应用半衰期长的抗茵药
C.应用半衰期短的抗菌药
D.应用脂溶性强的抗菌药
E.应用容易透皮吸收的抗茵药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以下所列抗菌药物的给药途径中,最正确的是()
第18题:
以下所列“抗菌药物的局部给药”中,不正确的是()
第19题:
关于抗菌药物局部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包括眼科感染的局部用药
氨基糖苷类等耳毒性药不可局部滴耳
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药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口服给药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不可局部应用
第21题:
口服给药方便
静脉给药能确保药效
局部感染采取局部给药
治疗感染一般采用注射给药
重症感染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及早转为口服给药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
第22题:
应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眼科感染可局部用药
局部给药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很容易被吸收
抗菌药物局部应用仅限于少数情况
第23题:
尽量避免局部应用
眼科感染可局部用药
局部给药容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很容易被吸收
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只限于少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