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时什么?如何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体位性低血压( )。


    正确答案:D
    本组题考查肾上腺素能受体药物的不良反应。去甲肾土腺素静滴浓度过大,时间过长,或药液外漏,均可使局部血管强烈收缩,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肾上腺素剂量过大或给药过快,可引起心律失常和血压剧增导致脑溢血;异丙肾上腺素可能导致心律失常;酚妥拉明注射剂量较大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麻黄碱长期大量使用可引起失眠。故答案为E、A、D。

  • 第2题: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 A、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 B、血压波动较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 C、脉压差较小,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 D、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 E、易发生心力衰竭

    正确答案:A,B

  • 第3题: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A、采取头高脚低体位或俯卧位
    • B、必要时减量或换药
    • C、监测血压
    • D、对症处理

    正确答案:A

  • 第4题:

    氯丙嗪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氯丙嗪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它阻断了肾上腺素的α受体,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注射给药后立即卧床休息2小时左右,然后缓慢起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后,不能用肾上腺素来治疗,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 第5题: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常见的引起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由于体位突然改变,压力感受器调节障碍而引起的血压降低,常见于老年人。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某些循环系统疾病、某些药物因素、低血容量、肾上腺素分娩不足、长期高血压使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等。

  • 第6题:

    高血压病人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答案: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从卧位或坐位站立要慢,并在站立前先作适当的肢体活动;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尽量选择在休息时间内服药;起床用三个半分钟起床:床上活动半分钟、床上坐半分钟、床沿腿下垂坐半分钟后再慢慢站立;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尤要注意缓慢起床。在患者首次服药、联合用药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预防脑血管意外: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防受寒,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用力和强烈应激等,避免使血压突然升高的各种因素,平时多饮水,防血液浓缩致血栓形成。

  • 第7题:

    问答题
    高血压病人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发生?

    正确答案: 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从卧位或坐位站立要慢,并在站立前先作适当的肢体活动;在服药后最初几个小时,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尽量选择在休息时间内服药;起床用三个半分钟起床:床上活动半分钟、床上坐半分钟、床沿腿下垂坐半分钟后再慢慢站立;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尤要注意缓慢起床。在患者首次服药、联合用药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预防脑血管意外:
    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控制情绪,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充足的睡眠,防受寒,避免剧烈运动、过度用力和强烈应激等,避免使血压突然升高的各种因素,平时多饮水,防血液浓缩致血栓形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时什么?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体位性低血压的表现是:当患者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或站立时,可突然突然跌倒,面色苍白,出冷汗、眩晕,心悸、神志不清,测血压可低于80/50mmHg,甚至测不出。
    处理原则:一旦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应立即将患者就地平卧,取头低脚高脚高位(将脚抬高30度),马上进行护理抢救工作,如测量血压、脉搏、呼吸,观察瞳孔大小,并应立即报告医生,准备好抢救药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什么是体位性低血压?常见的引起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由于体位突然改变,压力感受器调节障碍而引起的血压降低,常见于老年人。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某些循环系统疾病、某些药物因素、低血容量、肾上腺素分娩不足、长期高血压使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降低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氯丙嗪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氯丙嗪引起体位性低血压是由于它阻断了肾上腺素的α受体,导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为防止体位性低血压,注射给药后立即卧床休息2小时左右,然后缓慢起立。出现体位性低血压后,不能用肾上腺素来治疗,应用去甲肾上腺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体位性低血压为什么禁用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 肾上腺素同时有α受体、β受体激动作用,而β受体受激动后可使血使血流流向外周及脾脏,从而使血压更低。故体位性低血压应禁用肾上腺素,可选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间羟胺(阿拉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血液透析时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立即减慢血流速度,协助病人平躺,抬高床尾,并予以吸氧;
    (2)在血液通路输注50%葡萄糖40~60ml或10%氯化钠10ml,或输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或新鲜血;
    (3)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加用升压药,如血压仍不能上升,应停止透析;
    (4)对醋酸盐透析不能耐受者改为碳酸盐透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低血压的分类有()

    • A、继发性低血压
    • B、体位性低血压
    • C、生理性低血压
    • D、原发性低血压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血液透析时出现症状性低血压,应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立即减慢血流速度,协助病人平躺,抬高床尾,并予以吸氧;
    (2)在血液通路输注50%葡萄糖40~60ml或10%氯化钠10ml,或输注生理盐水、林格氏液或新鲜血;
    (3)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加用升压药,如血压仍不能上升,应停止透析;
    (4)对醋酸盐透析不能耐受者改为碳酸盐透析。

  • 第15题:

    透析中症状性低血压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一旦发生低血压或症状明显,立即输入50%高糖或糖盐水,然后立即降低定容,轻者输入100-200ml的高糖或糖盐水后症状可缓解。如输入500ml或更多血压仍不升,应使用升压药。

  • 第16题:

    体位性低血压为什么禁用肾上腺素?


    正确答案:肾上腺素同时有α受体、β受体激动作用,而β受体受激动后可使血使血流流向外周及脾脏,从而使血压更低。故体位性低血压应禁用肾上腺素,可选用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间羟胺(阿拉明)。

  • 第17题: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是什么?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的防治?


    正确答案: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妊娠晚期,首先子宫的用血量明显增加(约占全身的16.67%),使返回心脏的血量减少;另外仰卧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盆腔和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回心血量骤减,心输出量迅速下降,血压随之降低;此外,增大的子宫还会压迫横膈,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跳减慢,心脏血管扩张,使血压进一步下降。
    主要临床表现:产妇在仰卧位时出现血压急骤下降,伴随头晕、恶心、胸闷、出冷汗、打哈欠、脉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
    预防的方法:首先是要加强血压监测,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尽量采用左侧倾斜300体位,或垫高产妇右髋部,使之向左倾斜300,以减轻子宫对腹膜后大血管的压迫,并常规开放上肢静脉进行预防性输液扩容。也可在产妇平卧时将产妇增大的子宫推向身体左侧。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 ①隐袭起病,大多数病程进展缓慢。②直立位时出现头晕、眩晕或晕厥;卧位血压正常,直立位收缩压下降达20~40mmI-Ig或以上。③伴其他自主神经功能症状:阳痿、无汗及膀胱直肠功能障碍。④部分患者出现进行性神经系统功能损害。⑤检查:皮肤划痕试验减弱或消失,Valsalva动作试验在正常人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变慢,但特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患者无反应。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多选题
    老年人高血压的临床表现特点是()?
    A

    以收缩压升高为主

    B

    血压波动较大,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C

    脉压差较小,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D

    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

    E

    易发生心力衰竭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对于脊髓损伤患者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

    正确答案: (1)逐渐起立;
    (2)电动站立床的使用;
    (3)改变体位不可过快;
    (4)穿弹力袜;
    (5)发生时应躺平或抬高患肢,坐在轮椅上可倾斜轮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时,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A

    采取头高脚低体位或俯卧位

    B

    必要时减量或换药

    C

    监测血压

    D

    对症处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机制是什么?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的防治?

    正确答案: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妊娠晚期,首先子宫的用血量明显增加(约占全身的16.67%),使返回心脏的血量减少;另外仰卧时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盆腔和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回心血量骤减,心输出量迅速下降,血压随之降低;此外,增大的子宫还会压迫横膈,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使心跳减慢,心脏血管扩张,使血压进一步下降。
    主要临床表现:产妇在仰卧位时出现血压急骤下降,伴随头晕、恶心、胸闷、出冷汗、打哈欠、脉率加快、面色苍白等症状。
    预防的方法:首先是要加强血压监测,产妇进入手术室后尽量采用左侧倾斜300体位,或垫高产妇右髋部,使之向左倾斜300,以减轻子宫对腹膜后大血管的压迫,并常规开放上肢静脉进行预防性输液扩容。也可在产妇平卧时将产妇增大的子宫推向身体左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神经源性体位性低血压,卧位时血压__________,站立时血压下降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正常,20~40mmHg或更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