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适应症有下列情况,但除外()
第1题:
开展治疗药物监测主要的目的是()。
A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
B处理不良反应
C对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从而获得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D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第2题:
需要对茶碱类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主要是因为
A、生物利用度低
B、给常规剂量,但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治疗窗窄
C、不同个体半衰期不定
D、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
E、动力学呈线性特征
第3题:
考虑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药物需具备下列情况,但除外
A.药物毒性大
B.治疗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尚未确定
C.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
D.不同治疗的目的需不同的血药浓度
E.开始治疗阶段
第4题:
下列哪一类药物不需作治疗药物监测
A.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B.合并用药有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时
C.给药后个体间血药浓度差距很大的药物
D.肾功能不良患者应用主要经肾排泄的药物
E.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很大的药物
第5题:
应用地高辛时需作常规的治疗药物监测,其主要原因是
A、用药后血药浓度水平较高,对测定方法要求低
B、监测结果易于解释
C、吸收快,作用强度大
D、经常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
E、治疗安全范围窄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情况包括()
第10题:
治疗范围窄的药物
呈饱和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需长期用药者
药物中毒诊断
药物治疗不出现预期疗效
第11题:
药物毒性大
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尚未确定的药物
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治疗目的不同时,血药浓度不同
药物开始治疗阶段
第12题:
治疗指数小,毒性反应大的药物
具有线性动力特征的药物
体内容易蓄积而发生毒性反应的药物
合并用药易出现异常反应的药物
个体差异很大的药物
第13题:
A.对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的药物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从而获得最佳治疗剂量,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B.处理不良反应
C.进行新药药动学参数计算
D.进行药效学的探讨
E.评价新药的安全性
第14题:
茶碱类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是由于
A.生物利用度低
B.体内药物清除速率不定
C.易产生不良反应
D.给常规剂量,但血药浓度差异较大,治疗窗窄
E.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
第15题:
A、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B、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C、肝、肾、心及胃肠功能损害
D、合并用药
E、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
第16题:
需进行临床监测的药物是
A、治疗安全浓度范围较窄的药物
B、在体内存在代谢分型的药物
C、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的药物
D、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的药物
E、非处方药
第17题:
茶碱类药物需监测血药浓度的原因是
A.易产生副作用
B.给常规剂量,但血药浓度差异大,治疗窗窄
C.生物利用度低
D.体内清除速率不定
E.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大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在治疗浓度范围内呈非线性消除
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小
有效药浓度范围小,安全范围窄
毒性反应和癫痫发作不易区别
需长期用药
第22题:
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具有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
肝、肾、心及胃肠功能损害
合并用药
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
第23题:
治疗目的不同时,血药浓度不同
药物毒性大
安全范围狭窄,治疗指数低的药物
血药浓度范围和中毒水平尚未确定的药物
药物开始治疗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