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从轮椅中转移患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控制体重。
    (2)限制钠盐的摄入,<6g/d,限制高钠食物。
    (3)补充钙和钾盐。
    (4)减少脂肪的摄入。
    (5)戒烟、限酒。
    (6)适当运动。

  • 第2题:

    偏瘫患者在帮助下从坐位到立位的转移,错误的是()。

    • A、患者必须学会向前倾斜躯干,保持脊柱伸直
    • B、患者必须学会两侧臀部和下肢平均承重
    • C、转移过程中治疗师向下压患者的患膝,鼓励患者站立是两腿充分负重
    • D、治疗师应教会患者在完全伸膝前将重心充分转移
    • E、患者在帮助下从轮椅上站起时,轮椅可不制动,脚踏板也不必移开

    正确答案:E

  • 第3题:

    轮椅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前,检查轮椅性能
    • B、下坡时,倒转轮椅,使轮椅缓慢下行,患者头及背部应向后靠
    • C、如有下肢水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将足踏板抬起
    • D、患者坐不稳或轮椅下斜坡时,用束腰带保护患者
    • E、冬天应注意保暖

    正确答案:A,B,C,D,E

  • 第4题:

    诊治妊娠合并阑尾炎患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⒈详细询问病史,有无慢性阑尾炎的病史。
    ⒉注意妊娠期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即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较实际的病情及病理改变为轻。
    ⒊对可疑病例,不要轻易否定,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监测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尽早作出诊断。
    ⒋当腹痛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时,在排出产科情况及其他内、外科情况后,尽早行剖腹探查,以免延误诊断。

  • 第5题:

    测定食品中灰分时灼烧好的坩埚转移至干燥器中,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灼烧后的坩埚应冷却到200以下再移入干燥器(否则因热的对流作用,易造成残灰飞散,且冷却速度慢,冷却后干燥器内形成较大真空,盖子不易打开)。

  • 第6题:

    使用轮椅搬运病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1)仔细检查轮子、椅座、椅背、脚踏板及刹车等性能。
    (2)扶病人上下轮椅时护士应站在背后,固定轮椅,防止跌伤。
    (3)病人的头及背应向后靠并抓紧扶手,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者,应系安全带,以免发生意外。
    (4)注意面色、脉搏,询问病人有无眩晕、头痛等不适。
    (5)病人如有下肢浮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在脚踏板上垫上软枕,抬高双脚。
    (6)下坡时应减慢速度,并嘱病人抓紧扶手,过门槛时,翘起前轮,避免过大震动,保证安全。
    (7)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 第7题:

    搬运患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搬运患者时应注意
    ①安全、节力、减少不适的方法。
    ②推车时车速适宜。护士站于患者头侧。
    ③对骨折患者,应在平车上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再搬运。
    ④在搬运患者过程中保证输液和引流的通畅。

  • 第8题:

    从轮椅中转移患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必须明确患者的障碍程度和残存能力,特别是体力和认知能力;同时还应了解治疗师自身体力和技能,没有把握时不要单独行事。
    (2)治疗师的衣着要方便活动,鞋要防滑,注意头发和戒指不能掠过或损伤患者。
    (3)在转移前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以使转移过程无障碍;确认轮椅已制动,脚托已抬起或旋开;两个转移面尽可能高度相同、稳定,并尽可能靠近或用转移板相连接;排空大小便,以防在转移中大小便失控。
    (4)应选择最安全而容易的转移方法,事先向患者说明转移的顺序并取得信任,以便协同用力。在转移过程中治疗师的指令要明确;教会患者利用转移重心来增加起身的动量。训练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太早患者会因失败而失去信心,太晚会因依赖而失去兴趣。在转移过程中可使用保护腰带,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损伤或肌张力,必要时另一只手从背后绕过支撑腰部,避免牵拉上肢。
    (5)帮助转移时治疗师不能单靠体力,要掌握用力技巧。即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一侧下肢稍向前站立,确保有较宽的支持面;在搬动、支撑、抬起患者时尽可能接近其重心;髋膝微屈而腰背及头颈伸直,通过膝关节的屈伸完成转移,避免腰部用力;尽量移动下肢,避免躯干扭转。

  • 第9题:

    问答题
    搬运患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搬运患者时应注意
    ①安全、节力、减少不适的方法。
    ②推车时车速适宜。护士站于患者头侧。
    ③对骨折患者,应在平车上垫木板,并固定好骨折部位再搬运。
    ④在搬运患者过程中保证输液和引流的通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从心理的角度论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与示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感知觉的准备。
    2、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感觉规律,突出观察的对象。
    3、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与讲解。
    4、教师的讲解、示范要相互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测定食品中灰分时灼烧好的坩埚转移至干燥器中,操作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灼烧后的坩埚应冷却到200以下再移入干燥器(否则因热的对流作用,易造成残灰飞散,且冷却速度慢,冷却后干燥器内形成较大真空,盖子不易打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轮椅转移中,轮椅向床转移错误的是()。
    A

    患者健侧接近床

    B

    锁上轮椅的制动器

    C

    轮椅朝向床头位置

    D

    轮椅放在患者的健侧

    E

    轮椅与床尾呈30°~45°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进行轮椅处方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1)安全性:使用标准轮椅最常发生向前翻倒;而使用电动轮椅易发生向侧方翻倒。在进行轮椅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影响轮椅的安全因素。如车轴的位置、脚轮的位置和直径、座位的位置和高度以及载物的放置位置等影响轮椅矢状面稳定性。把轮椅的车轴前移时容易推动,但后部的稳定性降低,在上肢和加速时容易向后翻倒;车轴后移时后方的稳定性增加,有利于年龄大、躯干稳定性差者。脚轮的位置越靠近前、直径越大、座席越低越偏后、把携带物品放在座位下或偏后的位置时发生向前翻倒的可能性减少。大车轮和地面接触点的间距宽度是影响轮椅侧方稳定性的因素,当大车轮平面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为7°时侧方稳定性最好,且无需过度加宽轮椅。
    (2)价格:有时轮椅的有利性与价格不一致,处方时必须与使用者商量,根据实际需求,使用地点和经济能力等全面考虑,尽量选择价格可以承受的轮椅。另外还要考虑更换零件的费用。
    (3)外观:由于轮椅在日常大部分时间伴随使用者,特别是女性,坐席及靠背的颜色、轮胎的外观等都会影响乘坐者的感觉,因此对外观要有一定得要求,以免加重残疾者的精神压力。但切忌只重视外观而忽视功能,主客颠倒。另外,轮椅的噪声要小。
    (4)舒适性:由于使用者大部分时间都在轮椅上生活,乘坐的舒适性非常重要。座席、靠背、扶手、脚托等的规格应合适,必要时配备各种垫。有髋关节挛缩者还要考虑靠背与座席的角度。
    (5)重量、大小及是否折叠:轮椅以结实、轻便为好。由照顾者推动的轮椅应把结实、安全放在第一位;而由乘坐者独自操作的轮椅应把轻便放在第一位。电动轮椅虽然重量大,但无需乘坐者用力操作,如有需要仍可以选用。如需要轮椅转移到汽车还应选用折叠式轮椅。
    (6)使用者的操作能力一般认为驱动轮椅的力量达到体重的1/30~1/25即有可能操作轮椅,但使用者必须无只能障碍,且肩肘手以及手腕的协调性符合驱动轮椅的要求。当驱动轮椅有困难时要根据使用者的能力和功能受限程度选择各种驱动配件,如选用带推把的手轮。
    (7)使用目的以及使用场所:要考虑使用者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如住宅的宽窄、地面是否平整,是否有台阶或坡道的角度等,必要时到实地考察。

  • 第14题:

    关于脊髓损伤患者轮椅与马桶之间转移的条件,错误的是()。

    • A、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 B、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 C、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 D、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 E、仅T1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正确答案:E

  • 第15题:

    中风康复期患者自行从床→轮椅转移时,正确的做法是:()

    • A、轮椅置于患者健侧,55°—60°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 B、轮椅置于患者健侧,50°—55°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 C、轮椅置于患者健侧,30°—45°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 D、轮椅置于患者健侧,15°—25°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 E、轮椅置于患者健侧,15°—20°面向床尾,刹住轮椅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从心理的角度论述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讲解与示范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要让学生在心理上做好感知觉的准备。
    2、充分利用心理学的感觉规律,突出观察的对象。
    3、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与讲解。
    4、教师的讲解、示范要相互结合。

  • 第17题:

    脊髓损伤患者轮椅与马桶之间转移的条件有()。

    • A、卫生间的门应足够宽,没有门槛,以方便轮椅出入
    • B、卫生间应较大,能允许轮椅有一些活动空间
    • C、马桶应十分稳定,旁边的墙上应安装有安全扶手,以利患者转移及大小便时稳定躯干
    • D、仅C7及以下脊髓损伤患者可独立完成由轮椅向马桶的转移
    • E、以上均对

    正确答案:A,B,C,D,E

  • 第18题:

    在进行轮椅处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安全性:使用标准轮椅最常发生向前翻倒;而使用电动轮椅易发生向侧方翻倒。在进行轮椅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影响轮椅的安全因素。如车轴的位置、脚轮的位置和直径、座位的位置和高度以及载物的放置位置等影响轮椅矢状面稳定性。把轮椅的车轴前移时容易推动,但后部的稳定性降低,在上肢和加速时容易向后翻倒;车轴后移时后方的稳定性增加,有利于年龄大、躯干稳定性差者。脚轮的位置越靠近前、直径越大、座席越低越偏后、把携带物品放在座位下或偏后的位置时发生向前翻倒的可能性减少。大车轮和地面接触点的间距宽度是影响轮椅侧方稳定性的因素,当大车轮平面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为7°时侧方稳定性最好,且无需过度加宽轮椅。
    (2)价格:有时轮椅的有利性与价格不一致,处方时必须与使用者商量,根据实际需求,使用地点和经济能力等全面考虑,尽量选择价格可以承受的轮椅。另外还要考虑更换零件的费用。
    (3)外观:由于轮椅在日常大部分时间伴随使用者,特别是女性,坐席及靠背的颜色、轮胎的外观等都会影响乘坐者的感觉,因此对外观要有一定得要求,以免加重残疾者的精神压力。但切忌只重视外观而忽视功能,主客颠倒。另外,轮椅的噪声要小。
    (4)舒适性:由于使用者大部分时间都在轮椅上生活,乘坐的舒适性非常重要。座席、靠背、扶手、脚托等的规格应合适,必要时配备各种垫。有髋关节挛缩者还要考虑靠背与座席的角度。
    (5)重量、大小及是否折叠:轮椅以结实、轻便为好。由照顾者推动的轮椅应把结实、安全放在第一位;而由乘坐者独自操作的轮椅应把轻便放在第一位。电动轮椅虽然重量大,但无需乘坐者用力操作,如有需要仍可以选用。如需要轮椅转移到汽车还应选用折叠式轮椅。
    (6)使用者的操作能力一般认为驱动轮椅的力量达到体重的1/30~1/25即有可能操作轮椅,但使用者必须无只能障碍,且肩肘手以及手腕的协调性符合驱动轮椅的要求。当驱动轮椅有困难时要根据使用者的能力和功能受限程度选择各种驱动配件,如选用带推把的手轮。
    (7)使用目的以及使用场所:要考虑使用者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如住宅的宽窄、地面是否平整,是否有台阶或坡道的角度等,必要时到实地考察。

  • 第19题:

    为造口患者实施护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为造口患者实施护理时应注意
    ①护理过程中注意向患者详细讲解操作步骤;
    ②更换造口袋时防止袋内容物排出污染伤口;
    ③撕离造口袋时注意保护皮肤,防止皮肤损伤;
    ④注意造口与伤口距离,保护伤口,防止污染伤口;
    ⑤贴造口袋前一定要保证造口周围皮肤干燥;
    ⑥造口袋裁剪时与实际造口方向相反,不规则造口要注意剪裁方向;
    ⑦造口袋底盘与造口黏膜之间保持适当空隙(1~2mm),缝隙过大粪便刺激皮肤易引起皮炎,过小底盘边缘与黏膜摩擦将会导致不适甚至出血;
    ⑧如使用造口辅助用品应当在使用前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如使用防漏膏应当按压底盘15~20min;
    ⑨教会患者观察造口周围皮肤的血运情况,并定期手扩造口,防止造口狭窄。

  • 第20题:

    图片编辑在对新闻摄影作品把关时,从道德角度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图片编辑在把关时,从道德角度应注意以下问题:
    (1)要对新闻摄影报道的真实性严加核实,尤其对文字说明中涉及的新闻要素,要认真核对,以免造成报道失实。
    (2)要避免刊登过于耸人听闻、不堪入目的新闻摄影报道,以免伤害受众的感情,引起受众的反感。有时在报纸上也会看到一些照片令人恐惧、恶心,会使人产生不健康的联想,有些则是庸俗、低级趣味的图片,这些照片实际属于“黄色新闻”的范畴,应避免或杜绝刊登。
    (3)要慎重考虑发表新闻摄影报道可能给被摄对象及其他相关人员带来的影响,不应给被摄对象及其他相关人员,如家人等带来伤害或不利影响,更不能伤害他们的感情。

  • 第21题:

    问答题
    使用轮椅搬运病人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仔细检查轮子、椅座、椅背、脚踏板及刹车等性能。
    (2)扶病人上下轮椅时护士应站在背后,固定轮椅,防止跌伤。
    (3)病人的头及背应向后靠并抓紧扶手,身体不能保持平衡者,应系安全带,以免发生意外。
    (4)注意面色、脉搏,询问病人有无眩晕、头痛等不适。
    (5)病人如有下肢浮肿、溃疡或关节疼痛,可在脚踏板上垫上软枕,抬高双脚。
    (6)下坡时应减慢速度,并嘱病人抓紧扶手,过门槛时,翘起前轮,避免过大震动,保证安全。
    (7)寒冷季节注意保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在进行轮椅处方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安全性:使用标准轮椅最常发生向前翻倒;而使用电动轮椅易发生向侧方翻倒。在进行轮椅处方时应充分考虑影响轮椅的安全因素。如车轴的位置、脚轮的位置和直径、座位的位置和高度以及载物的放置位置等影响轮椅矢状面稳定性。把轮椅的车轴前移时容易推动,但后部的稳定性降低,在上坡和加速时容易向后翻倒;车轴后移时后方的稳定性增加,有利于年龄大、躯干稳定性差者。脚轮的位置越靠近前、直径越大、座席越低越偏后、把携带物品放在座位下或偏后的位置时发生向前翻倒的可能性减少。大车轮和地面接触点的间距宽度是影响轮椅侧方稳定性的因素,当大车轮平面与地面垂直线的夹角为7°时侧方稳定性最好,且无需过度加宽轮椅。
    (2)价格:有时轮椅的有利性与价格不一致,处方时必须与使用者商量,根据实际需求、使用地点和经济能力等全面考虑,尽量选择价格可以承受的轮椅。另外还要考虑更换零件的费用。
    (3)外观:由于轮椅在日常大部分时间伴随使用者,特别是女性,座席及靠背的颜色、轮胎的外观等都会影响乘坐者的感觉,因此对外观要有一定的要求,以免加重残疾者的精神压力。但切忌只重视外观而忽视功能,主客颠倒。另外,轮椅的噪音要小。
    (4)舒适性:由于使用者大部分时间都在轮椅上生活,乘坐的舒适性非常重要。座席、靠背、扶手、脚托等的规格应合适,必要时配备各种垫。有髋关节挛缩者还要考虑靠背与座席的角度。
    (5)重量、大小及是否折叠:轮椅以结实、轻便为好。由照顾者推动的轮椅应把结实、安全放在第一位;而由乘坐者独自操作的轮椅应把轻便放在第一位。电动轮椅虽然重量大,但无需乘坐者用力操作,如有需要仍可以选用。如需把轮椅转移到汽车还应选用折叠式轮椅。
    (6)使用者的操作能力:一般认为驱动轮椅的力量达到体重的1/25~1/30即有可能操作轮椅,但使用者必须无智能障碍,且肩肘手以及手腕的协调性符合驱动轮椅的要求。当驱动轮椅有困难时要根据使用者的能力和功能受限程度选择各种驱动配件,如选用带推把的手轮。
    (7)使用目的以及使用场所:要考虑使用者的居住及工作环境,如住宅的宽窄、地面是否平整,是否有台阶或坡道及坡道的角度等,必要时到实地考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转移训练过程中,以下角度错误的是()。
    A

    偏瘫患者在独立由坐位进出浴盆时,患者驱动轮椅与浴盆成45度角

    B

    四肢瘫患者在床与轮椅之间转移时与床成20——30度角

    C

    截瘫患者在轮椅与座椅之间的转移训练时,两椅互成60度角

    D

    截瘫患者独立由轮椅到浴盆的侧方转移(从右侧转移)时,轮椅从右侧接近浴盆,与浴盆成60度角

    E

    截瘫患者从床到轮椅的转移时需卸下近侧挡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从轮椅中转移患者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必须明确患者的障碍程度和残存能力,特别是体力和认知能力;同时还应了解治疗师自身体力和技能,没有把握时不要单独行事。
    (2)治疗师的衣着要方便活动,鞋要防滑,注意头发和戒指不能掠过或损伤患者。
    (3)在转移前准备好必要的设施与空间,以使转移过程无障碍;确认轮椅已制动,脚托已抬起或旋开;两个转移面尽可能高度相同、稳定,并尽可能靠近或用转移板相连接;排空大小便,以防在转移中大小便失控。
    (4)应选择最安全而容易的转移方法,事先向患者说明转移的顺序并取得信任,以便协同用力。在转移过程中治疗师的指令要明确;教会患者利用转移重心来增加起身的动量。训练独立转移的时机要适当,太早患者会因失败而失去信心,太晚会因依赖而失去兴趣。在转移过程中可使用保护腰带,不能增加患者的痛苦、损伤或肌张力,必要时另一只手从背后绕过支撑腰部,避免牵拉上肢。
    (5)帮助转移时治疗师不能单靠体力,要掌握用力技巧。即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一侧下肢稍向前站立,确保有较宽的支持面;在搬动、支撑、抬起患者时尽可能接近其重心;髋膝微屈而腰背及头颈伸直,通过膝关节的屈伸完成转移,避免腰部用力;尽量移动下肢,避免躯干扭转。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