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更多“简述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强的药物。
    (2)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或留置时间太长,引起化学性或机械性局部炎症。
    (3)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预防措施:
    (l)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有计划进行静脉穿刺,由远端开始。
    (3)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先用生理盐水引导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
    (4)严禁药物外溢。
    (5)必要时施静脉冷敷。
    (6)选用优质的留置针。

  • 第2题:

    简述中心静脉置管及输液时发生空气栓塞时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答案:
    解析:
    临床表现:大量空气进人后病人出现胸前区疼痛、呼吸困难、发绀,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神志不清。心前区可听到搅拌杂音,病人可因肺动脉栓塞而突然死亡。预防:置管时病人取头低位 ;重力输液时加长输液管使其悬垂低于病人的心脏平面10cm。应用自动输液泵。

  • 第3题:

    使用()能够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 A、留置针
    • B、精密过滤输液器
    • C、正压接头
    • D、静脉炎贴
    • E、喜辽妥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简述静脉输液时发生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主要由于输液过程中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引起的发热。这些致热物质多来源于输液器具消毒灭菌不完全或在操作过程中被污染;或是输入的药液不纯;消毒保存不当被污染;或是开放式输液用橡胶管表面附着有硫化物等引起。
    措施:预防发热反应的发生,首先是输液用具必须严格去除致热原;输液时严格无曲操作;输液用具的保管应注意避免污染。

  • 第5题:

    研究显示,使用精密输液器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的发生。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包括()。

    • A、静脉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 B、输液前给予适量激素预防
    • C、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 D、刺激性药物输注前需稀释

    正确答案:A,C

  • 第7题:

    为老年人实施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的主要措施是()。

    • A、排尽空气
    • B、液量不宜过多
    • C、避免感染发生,尽量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 D、流速不宜过快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单选题
    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原则时()。
    A

    输液的速度不要太快

    B

    液量不要过多

    C

    避免感染和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D

    输液前使用抗组胺类的药物

    E

    输液前使用激素类药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静脉输液时发生发热反应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原因:主要由于输液过程中输入致热物质,如:致热原、死菌、游离菌体蛋白、药物成分不纯等引起的发热。这些致热物质多来源于输液器具消毒灭菌不完全或在操作过程中被污染;或是输入的药液不纯;消毒保存不当被污染;或是开放式输液用橡胶管表面附着有硫化物等引起。
    措施:预防发热反应的发生,首先是输液用具必须严格去除致热原;输液时严格无曲操作;输液用具的保管应注意避免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滴注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预防静脉炎的措施包括()。
    A

    静脉针留置时间不宜过长

    B

    输液前给予适量激素预防

    C

    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原则

    D

    刺激性药物输注前需稀释


    正确答案: C,B
    解析: 输液时不可乱用激素更不可稀释药液影响药效。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输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成。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剌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滴注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处理:
    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②超短波理疗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
    ③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过滤器的潜在好处?()

    A.降低输液污染和附近有污染物时的感染率。

    B.用于输入大剂量药物时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勇于曾经发生静脉炎的患者。

    C.过滤掉静脉输液中可能存在的微粒。

    D.过滤掉输液中污染的革兰阴性菌产生的内毒素。


    答案:ABCD

  • 第14题:

    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是什么?


    正确答案: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滴注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 第15题:

    以下哪项措施对于输液患者发生静脉炎的护理是正确的?()

    • A、停止此血管输液
    • B、患肢下垂
    • C、局部按摩
    • D、全身使用抗生素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原则时()。

    • A、输液的速度不要太快
    • B、液量不要过多
    • C、避免感染和减少对血管壁的刺激
    • D、输液前使用抗组胺类的药物
    • E、输液前使用激素类药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简述输液所致静脉炎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长期输注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较强的塑料导管时间过长,引起局部静脉壁发生化学炎性反成。也可由于在输液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致局部静脉感染。
    临床表现:沿静脉走向出现条索状红线,局部组织发红、肿胀、灼热、疼痛,有时伴有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
    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剌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滴注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处理:
    ①停止在此部位静脉输液,并将患肢抬高、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或95%乙醇溶液行湿热敷,每天2次,每次20分钟。
    ②超短波理疗每天1次,每次15〜20分钟。
    ③如合并感染,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 第18题:

    为了预防外周静脉营养时发生静脉炎,应每______更换1次输液部位。输注液的渗透压应________。


    正确答案:24h;小于800~900mmol/L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发生的措施。

    正确答案: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对血管壁有刺激性的药物应充分稀释后再应用,放慢点滴速度,并防止药液漏出血管外。同时,有计划地更换输液部位,以保护静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试述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1.静脉炎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1)长期输注浓度较高、刺激性强的药物。
    (2)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塑料管或留置时间太长,引起化学性或机械性局部炎症。
    (3)输液过程中无菌操作不严格,引起局部静脉感染。
    2.预防措施:
    (l)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有计划进行静脉穿刺,由远端开始。
    (3)对血管刺激性大的药物应先用生理盐水引导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血管。
    (4)严禁药物外溢。
    (5)必要时施静脉冷敷。
    (6)选用优质的留置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外周静脉持续输液6小时PH﹥9时,外周静脉会发生何种情况()
    A

    轻度静脉炎

    B

    中度静脉炎

    C

    重度静脉炎

    D

    100%发生静脉炎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为老年人实施静脉输液时,预防静脉炎的主要措施是()。
    A

    排尽空气

    B

    液量不宜过多

    C

    避免感染发生,尽量减少对血管的刺激

    D

    流速不宜过快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为了预防外周静脉营养时发生静脉炎,应每______更换1次输液部位。输注液的渗透压应________。

    正确答案: 24h,小于800~900mmol/L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静脉输液时若发生静脉炎,下列处理措施错误的是
    A

    停止患肢输液

    B

    将患肢抬高、制动

    C

    减少患者输液次数

    D

    使用超短波理疗每日1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