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低视力康复目的在于()视力下降所导致的功能障碍。”相关问题
  • 第1题:

    低视力是指好眼的最佳视力在()以下,药物或一般验光配镜无法改善的视力功能障碍。

    • A、0.1
    • B、0.3
    • C、0.5

    正确答案:B

  • 第2题:

    简述老年低视力患者康复训练--定向及行走的概念。 


    正确答案: 1)定向是指个体运用感官收集到的信息,来确定自己在环境中的具体位置,以及确认自己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的一种心理过程。
    2)行走即个体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

  • 第3题:

    为了有目的地行为而去使用的视力称为()。

    • A、低视力
    • B、功能性视力
    • C、视觉能力
    • D、保存视力

    正确答案:B

  • 第4题:

    试述老年低视力患者的集中康复手段。 


    正确答案:1)屈光不正的矫正;
    2)照明;
    3)增强对比敏感度;
    4)控制眩光;
    5)光学及电子助视器;
    6)确定暗点和旁中心注视的训练;
    7)非光学的适应性装置;
    8)日常生活的适应性训练;
    9)定向及行走康复训练;
    10)心理康复;
    11)工作训练和社区康复

  • 第5题:

    什么是低视力康复训练?


    正确答案:低视力是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但并不是盲。最好的矫正视力低于0.3,最低视力等于或低于0.05为低视力。60岁以上患者占70%左右。低视力患者通过配用助视器,并与训练向结合,达到很好的效果。

  • 第6题:

    眼球顿挫伤导致的外伤性低眼压可表现为()

    • A、事物变形,视力下降
    • B、加负镜片可能提高视力
    • C、眼球变长
    • D、黄斑水肿
    • E、前房变浅

    正确答案:A,D,E

  • 第7题:

    单选题
    低视力康复的目的在于减小视力下降所导致的()。
    A

    功能下降

    B

    功能障碍

    C

    残余势力

    D

    眼病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低视力康复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包括:视觉训练、听觉、触觉或触;运动知觉、嗅觉与味觉、自我照顾或独立生活能力、运动发育等方面的训练。
    老年低视力者的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定向和活动的训练、助视器的使用与保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眼球顿挫伤导致的外伤性低眼压可表现为()
    A

    事物变形,视力下降

    B

    加负镜片可能提高视力

    C

    眼球变长

    D

    黄斑水肿

    E

    前房变浅


    正确答案: C,D
    解析: 外伤性低眼压因睫状体脱离引起,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变形,前房变浅,视盘水肿,黄斑水肿,眼球变短,加正镜片可能提高一定视力。

  • 第10题:

    填空题
    低视力康复的目的就在于减小视力下降所致的()。

    正确答案: 功能障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老年低视力患者的集中康复手段。

    正确答案: 1)屈光不正的矫正;
    2)照明;
    3)增强对比敏感度;
    4)控制眩光;
    5)光学及电子助视器;
    6)确定暗点和旁中心注视的训练;
    7)非光学的适应性装置;
    8)日常生活的适应性训练;
    9)定向及行走康复训练;
    10)心理康复;
    11)工作训练和社区康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低视力康复训练?

    正确答案: 低视力是指用手术、药物治疗或常规屈光矫正无法改善的视功能障碍,但并不是盲。最好的矫正视力低于0.3,最低视力等于或低于0.05为低视力。60岁以上患者占70%左右。低视力患者通过配用助视器,并与训练向结合,达到很好的效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有哪些原因可导致低视力?


    正确答案:首先,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导致低视力的原因有很大不同。根据国外的资料,在29岁以下人群中,先天性眼病占了病因的绝大多数,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先天性眼部结构缺损及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黄斑部营养障碍、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晶体后纤维增生等;在30~59岁人群中,按顺序排列分别是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营养障碍、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则是老年性黄斑损害占了绝大多数,达50%以上,其次是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如果不分年龄,根据我国的调查结果,占低视力病因第一位的是高度近视,第二位的是视神经萎缩,第三位的是先天性小角膜及小眼球,第四位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第五位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其次是黄斑变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球震颤、老年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等。

  • 第14题:

    低视力康复的目的就在于减小视力下降所致的()。


    正确答案:功能障碍

  • 第15题:

    低视力康复的目的在于减小视力下降所导致的()。

    • A、功能下降
    • B、功能障碍
    • C、残余势力
    • D、眼病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低视力康复训练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低视力儿童的康复训练包括:视觉训练、听觉、触觉或触;运动知觉、嗅觉与味觉、自我照顾或独立生活能力、运动发育等方面的训练。
    老年低视力者的康复训练包括: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定向和活动的训练、助视器的使用与保养。

  • 第17题:

    高脂血病不会造成吞咽功能障碍,胆石症,视力下降,失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单选题
    为了有目的地行为而去使用的视力称为()。
    A

    低视力

    B

    功能性视力

    C

    视觉能力

    D

    保存视力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老年低视力常见疾病--眼外伤的康复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1)先对患者进行视力矫正;
    2)通过手术提高视力;
    3)玻璃体手术后屈光状态改变需要进行屈光矫正;
    4)放大和照明对于还有残余势力的患者来说还可以提高功能性视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填空题
    低视力康复目的在于()视力下降所导致的功能障碍。

    正确答案: 减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低视力是指好眼的最佳视力在()以下,药物或一般验光配镜无法改善的视力功能障碍。
    A

    0.1

    B

    0.3

    C

    0.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有哪些原因可导致低视力?

    正确答案: 首先,不同的年龄段人群中,导致低视力的原因有很大不同。根据国外的资料,在29岁以下人群中,先天性眼病占了病因的绝大多数,按顺序排列分别是先天性眼部结构缺损及眼球震颤、先天性白内障、黄斑部营养障碍、先天性视神经萎缩、白化病、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晶体后纤维增生等;在30~59岁人群中,按顺序排列分别是视神经萎缩、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部营养障碍、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在大于60岁的人群中,则是老年性黄斑损害占了绝大多数,达50%以上,其次是青光眼、老年性白内障、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神经萎缩、近视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如果不分年龄,根据我国的调查结果,占低视力病因第一位的是高度近视,第二位的是视神经萎缩,第三位的是先天性小角膜及小眼球,第四位的是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第五位的是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其次是黄斑变性、青光眼、先天性眼球震颤、老年性白内障及先天性白内障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论述盲和低视力的康复。

    正确答案: 一些眼病患者虽经积极治疗,仍处于盲和低视力状态。对于这些患者并不意味着已经毫无希望,应当采取康复措施,目的是尽可能地使这些患者能过着接近正常人的生活。眼科医生的责任不仅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那些致盲眼病,而且应当关注处于盲和低视力状态患者的康复。应当尽快地使盲人适应生活。盲人适应生活的能力,可因盲发生年龄、患者的性格、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及其他因素而有很大的差别。老年盲人可能会较平静地接受盲的事实,而对青壮年来说,盲的状态常会对他们的职业和社会生活造成巨大冲击。出生时就失明的人,或视力是逐渐而不是突然丧失的人,会相对平静地接受盲的事实。不同类型的盲人会有不同的需要。因此盲人的康复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个体化实施。老年盲人可能最需要适应家庭生活方面的训练,而年轻的盲人则需要适应社会生活、教育、工作等比较全面的训练,包括盲文方面的训练。对于仍有部分视力的盲人和低视力患者来说,应当采用光学助视器和非光学助视器来改进他们的视觉活动能力,使他们利用残余视力工作和学习,以便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会给盲人带来方便。声纳眼镜、障碍感应发生器、激光手杖、触觉助视器等虽然不能给盲人获得正常人那样的影像,但明显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人工视觉的研究有可能使盲人重建视觉。盲人的教育和就业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国主要通过民政部门和残疾人联合会开展工作,很多地方设立了盲童学校,进行文化和专业技术培训。国家对吸引盲人的单位给予优惠政策,有助于全社会都来关心盲人,使他们能像健康人一样幸福地生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