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如何确诊艾滋病?”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用于确诊艾滋病的方法是


    正确答案:E
    免疫荧光法、酶免疫测定法和凝集试验均为艾滋病的初筛试验,动物接种不用于常规检测。免疫印迹试验是确证试验,将HIV病毒蛋白质按分子量大小转移到硝酸纤维膜上,若血清中含有抗HIV病毒蛋白质抗体即可结合到相应的蛋白质部位出现阳性色带。该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

  • 第2题:

    对于疑似艾滋病人及HIV感染者的确诊,必须经过_____两次阳性,再做_____或_____确诊试验而确定。


    答案:
    解析:
    ELISA初筛试验|蛋白印迹试验|固相放射免疫沉淀试验

  • 第3题:

    艾滋病病人是指()

    • A、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 B、并出现了临床症状
    • C、没有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 D、没有出现临床症状
    • E、被确诊为艾滋病的人

    正确答案:A,B,E

  • 第4题:

    对确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该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医疗卫生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将其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告知本人;本人为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应当告知其监护人。

  • 第5题:

    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


    正确答案: 在了解艾滋病基本常识的基础上,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约束个人性行为,不性乱、不卖淫嫖娼。
    ②不吸毒:不注射未经国家检验的血制品;任何注射最好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不到医疗器械不可靠的医疗单位打针、拔牙、针灸、手术。
    ③不用未消毒的器具穿耳洞、文身、美容;不与人共用剃须刀、牙刷。

  • 第6题: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指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但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的人。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如何预防艾滋病?


    正确答案: (1)保持单一性伴侣。
    (2)正确使用避孕套。
    (3)远离毒品,不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4)患性病后要及时在正规医院接受治疗。
    (5)应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
    (6)已被感染的孕妇应主动接受专业医学指导和阻断治疗。

  • 第8题:

    如何确定是否患了艾滋病?


    正确答案: 首先,感染艾滋病要有一定的流行病学史。如同性恋者、多性伴、滥交及嫖娼或不正当、不洁性交史,输血或血制品史,使用不洁注射器(或医疗用品)注射采血史等。另外,经检测发现血液中HIV抗体为阳性。HIV感染者可携带病毒数年而不发病,经过4—10年之后,才会出现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发烧、消瘦、腹泻、淋巴结肿大等),最后出现艾滋病晚期的并发症与机会感染(卡氏肉瘤、肝癌、卡氏肺囊虫肺炎、隐孢子球菌性肠炎、口腔及咽部霉菌感染、弓形体脑炎、病毒性疱疹、结核病、乙型肝炎等)。在出现临床症状以后,才诊断为艾滋病。

  • 第9题:

    如何对待患有艾滋病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出入境人员?


    正确答案:出国三个月以上的中国公民入境时均需接受艾滋病检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与其密切接触者都必须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监测和管理。
    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中指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回国人员在入境口岸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后,由国境卫生检疫部门按规定向当地疾控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并通知户籍所在地的疾控部门做好回国人员的医学管理工作。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进入我国国境。来自境外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由国家卫生防疫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监护、消毒措施,直至离境。对于出境者,只要所去的国家没有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入境的规定,就不会受到限制,但是应该注意,防止传播他人。

  • 第10题:

    如何进行艾滋病的治疗?


    正确答案:目前,艾滋病的治疗上虽然无根治的方法,但临床实践证明,艾滋病是可以治疗的,只要及时采取恰当有效的治疗可以抑制病毒在体内的复制,延缓病程进展。
    艾滋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疗、机会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心理治疗和营养支持等。此外还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对症处理和中医中药的治疗。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艾滋病的确诊标准。

    正确答案: (1)HIV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①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度1个月以上;②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天3~5次)1个月以上;③卡氏肺囊虫肺炎(PCP);④Kaposi肉瘤(KS);⑤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2)若HIV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一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①CD/CDT细胞计数比值<1,CDT细胞计数下降;②全身淋巴结肿大;③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如何确诊艾滋病。

    正确答案: 确诊艾滋病的方法如下:凡属高危人群、伴严重机会感染或机会性肿瘤以及CD4/CD8比例倒置等,应考虑本病可能,并进一步做HIV抗体检查。主要检查P24抗体和P120抗体。一般ELISA连续2次阳性,再做蛋白质印迹法(WB)和固相放射免疫深沉试验(SRIP)等来确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艾滋病的常规筛查项目是指:( )

    A.艾滋病病毒载量

    B.艾滋病抗体

    C.CD4

    D.艾滋病确诊试验

    E.早期诊断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面对艾滋病人如何防护?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后如何应急处理?


    正确答案: 由于眼部或破损皮肤粘膜传染性体液,或被患者使用过的锐器刺伤是常见的暴露方式,操作前带护目镜、双层手套是有效的物理隔离,3%过氧化氢、75%酒精、5%来苏尔5分钟可灭活病毒。环境消毒应用含氯消毒剂。HIV职业暴露者预防用药时限最好在2-4小时内,药品由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

  • 第15题: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如何预防艾滋病?


    正确答案: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预防艾滋病要做到以下:
    (1)洁身自爱,保持忠贞单一的性关系;发生危险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及时及早治疗性病。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 第16题:

    简述如何确诊艾滋病。


    正确答案: 确诊艾滋病的方法如下:凡属高危人群、伴严重机会感染或机会性肿瘤以及CD4/CD8比例倒置等,应考虑本病可能,并进一步做HIV抗体检查。主要检查P24抗体和P120抗体。一般ELISA连续2次阳性,再做蛋白质印迹法(WB)和固相放射免疫深沉试验(SRIP)等来确证。

  • 第17题:

    外出务工如何警惕艾滋病?


    正确答案: 外出务工者是防治艾滋病的重点人群。
    在外打工难免会感到寂寞、孤独,有时还会产生性冲动,发生性行为。作为打工者应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排遣寂寞、孤独,释放和转移性冲动,如看书、听音乐、参加体育活动等。一旦发生性行为时一定要采取安全措施,正确使用安全套,这样会大大降低艾滋病、性病的传播风险。
    外出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强,对毒品要有高度的警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远离毒品,坚决拒绝毒品。如果下身有不舒服的感觉或有异常的现象出现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外出务工人员因环境和安全等影响,易发生外伤。受伤后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治疗。

  • 第18题:

    《艾滋病防治条例》关于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合法权益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 第19题:

    艾滋病的确诊试验()。

    • A、RPR
    • B、TPPA
    • C、WB
    • D、HIV-Ab
    • E、HSVELISA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简述艾滋病的确诊标准。


    正确答案:(1)HIV抗体阳性,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可确诊为艾滋病:①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度1个月以上;②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天3~5次)1个月以上;③卡氏肺囊虫肺炎(PCP);④Kaposi肉瘤(KS);⑤明显的真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2)若HIV抗体阳性者体重减轻、发热、腹泻症状接近上述第一项标准,且具有以下任何一项时,可为实验确诊艾滋病:①CD/CDT细胞计数比值<1,CDT细胞计数下降;②全身淋巴结肿大;③明显的中枢神经系统占位性病变的症状和体征,出现痴呆、辨别能力丧失或运动神经功能障碍。

  • 第21题:

    如何面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


    正确答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是疾病的受害者,与患其他疾病一样,我们不能歧视他们。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其中的第十条明确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防治以及关怀和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宣传教育,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艾滋病防治的社会环境。”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都不应受到歧视,他们应享有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和社会福利。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确诊艾滋病?

    正确答案: 凡属高危人群存在下列情况两项或两项以上者,应考虑艾滋病可能:⑴近期体重下降10%以上;⑵慢性咳嗽或腹泻1个月以上;⑶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⑷全身淋巴结肿大;⑸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单纯疱疹感染;⑹口腔念珠菌感染。高危人群伴严重机会性感染或机会性肿瘤以及CD4/CD8比例倒置等应考虑本病可能。应进一步做HIV抗体检测,主要检查P24抗体和gp120抗体。一般ELISA连续两次阳性,再作免疫印迹法(WB.和固相放射免疫沉淀试验(SRIP)等确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防止艾滋病的传播?

    正确答案: (1)采取血液、体液隔离措施。
    (2)自觉遵守隔离消毒制度。
    (3)护理患者时戴口罩及护目镜、穿隔离衣、戴手套,防止皮肤刺伤。
    (4)污染物品随时严格、严密消毒.患者生活用具应单独使用。
    (5)护理患者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如何对待患有艾滋病或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出入境人员?

    正确答案: 出国三个月以上的中国公民入境时均需接受艾滋病检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与其密切接触者都必须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监测和管理。
    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中指出“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出入境人员进行艾滋病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向卫生主管部门报告。”
    回国人员在入境口岸被确认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后,由国境卫生检疫部门按规定向当地疾控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疫情,并通知户籍所在地的疾控部门做好回国人员的医学管理工作。
    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以进入我国国境。来自境外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由国家卫生防疫部门按照有关规定采取监护、消毒措施,直至离境。对于出境者,只要所去的国家没有限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入境的规定,就不会受到限制,但是应该注意,防止传播他人。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