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新闻纸略论》”相关问题
  • 第1题:

    略论苏联广播电视业是怎样建立、发展和解体的。
    苏联是广播电视事业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就积极开展无线电广播的研究、实验工作。1922年8月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正式播音。以后,苏联党和政府多次通过决议,积极在全国各城市建立广播电台,组织广播宣传,发展收音机生产。1941年6月,反对德国侵略的卫国战争爆发,苏联广播事业立即转上战时轨道,成了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人民恢复和重建遭到严重破坏的广播设施,并且继续发展广播事业,从中央到地方组成庞大的全国广播网。它的中枢是全苏广播电台,每天播送12套节目。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就开始进行电视实验。1936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分别建立了电视中心,1939年两城市正式定期播放电视节目。从50年代起,苏联电视快速发展。1951年莫斯科电视中心改建为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电视节目。60年代至70年代,苏联实现了电视卫星转播和节目彩色化,并且形成覆盖全国的电视网。苏联中央电视台是国家电视台,每天播放12套节目。
    1986年苏共27大提出全面改革的方针,这些改革曾经给广播电视带来过活跃景象,但是改革进程很快就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1990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布《关于苏联电视和广播民主化和发展的命令》,要求各级党和政府放弃对广播电视的领导和管理;随后出台的新闻法又为私人办电台开了绿灯。1991年戈尔巴乔夫又发布命令,解散国家电视和广播委员会,成立全苏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使苏联的广播电视事业完全同党和政府脱钩,进入“非党化”的状态。与此同时,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不断加剧,它们纷纷各行其是,把广播电视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于是,全苏统一的广播电视事业体系迅速走向瓦解。

  • 第2题:

    新闻纸


    正确答案:以机械浆、废纸为主要原料,用于报纸印刷的纸。

  • 第3题:

    《澳门新闻纸》


    正确答案: 1838林则徐广东禁烟,选澳门“探访夷情”,派人搜集外报,聘通外文的国人,秘密翻译《广州周报》和《广州纪事报》两家英文周报以及新加坡、孟买、加尔各答、伦敦、悉尼等地出版的报纸中有关鸦片贸易和其他方面的消息、言论,提供给清廷和军方,作为制定对外政策的参考。翻译材料汇集成册,被称为《澳门新闻纸》。现存6册,有人称之为我国最早的译报。

  • 第4题:

    略论柴油机安装调速器的必要性。


    正确答案: 调速器的功用是根据柴油机负荷的变化,改变供油量,以保持柴油机转速的稳定。机车柴油机工作时,经常遇到负荷突变的情况。此时必须根据负荷的变化,改变供油量,否则就会使柴油机转速不断升高或降低,以致出现“飞车”、“熄火”,或损坏柴油机零部件。
    改变供油量,可由司机改变喷油泵调节齿杆的位置来实现,但会增加司机劳动强度,且不方便。故此,通过安装调速器来实现自动调节柴油机的转速,以适应机车运行的需要。

  • 第5题:

    王力在《略论语言的形式美》中,指出汉语具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和“()”。


    正确答案:回环的美

  • 第6题:

    试述新闻纸及其特性。


    正确答案: 新闻纸也叫白报纸,是报刊及书籍的主要用纸。
    特点是:纸张松轻,有较好的弹性,吸墨性能好;纸张经压光后两面平滑,不起毛,从而使两面印迹清晰饱满;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透明,适合于高速轮转机印刷。这种纸以机械木浆(或其他化学浆)为原料生产,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和其他杂质,不宜长期存放。如保存时间过长,纸张会发黄变脆。抗水性差、不宜书写,必须使用印报油墨或书籍油墨印刷,油墨黏度不宜过高,平版印刷必须严格控制版面水分。

  • 第7题:

    成卷或成张的新闻纸


    正确答案:48010000

  • 第8题:

    问答题
    略论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主要报刊思想。

    正确答案: 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过程中,亲自创办或指导过几十种革命的报刊。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其中主要的思想有:
    ⑴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十分重视报刊在革命运动中的宣传组织作用,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尤其是在建党初期,列宁正是通过报纸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机会主义观点,讨论党的策略纲领,并且把各地的组织联结起来,从而为建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⑵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他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原则,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⑶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他在早年起草的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中就把争取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列宁又十分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认为:“我们要创办自由的报刊,这个自由不仅是指摆脱了警察的压迫,而且是指摆脱了资本。”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资产阶级报刊的攻击诽谤,他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认为绝不能让资产阶级借口出版自由来进行反对苏联的宣传。
    ⑷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他指出,要“把报刊由主要报道政治新闻的工具,变成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工具”。
    ⑸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他多次在文章中指出,“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5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500个、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他还强调要让成百上千的工人都向报纸写稿或写信,反映生活、工作和情绪,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又把群众办报同群众监督联系起来,强调要把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列为社会主义报刊的重要任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共青团的任务》、《美术略论》属于揭示主题型标题。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略论中西印的矛盾观及解决矛盾的方法。

    正确答案:
    (1)西方的矛盾观及解决办法
    西方强调矛盾的对立和区别,矛盾的双方地位平等,因此必然发生冲突。统一矛盾双方的主要途径是“妥协”。“妥协”的衡量标准是“法律”。
    (2)印度的矛盾观及解决办法
    印度强调矛盾双方隔绝,隔绝的各方可在宗教幻想中统一起来。故印度人重视宗教。矛盾双方可通过宗教这一媒介达到和谐。
    (3)中国的矛盾观及解决途径
    中国认为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而统一矛盾双方的主要途径是协调,即建立秩序和协调关系,但这种秩序的建立和协调有一定的衡量标准,但不同于西方的“法律”,是“礼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略论苏联广播电视业是怎样建立、发展和解体的。

    正确答案: 苏联是广播电视事业起步最早的国家之一。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府就积极开展无线电广播的研究、实验工作。1922年8月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正式播音。以后,苏联党和政府多次通过决议,积极在全国各城市建立广播电台,组织广播宣传,发展收音机生产。1941年6月,反对德国侵略的卫国战争爆发,苏联广播事业立即转上战时轨道,成了团结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人民恢复和重建遭到严重破坏的广播设施,并且继续发展广播事业,从中央到地方组成庞大的全国广播网。它的中枢是全苏广播电台,每天播送12套节目。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就开始进行电视实验。1936年,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分别建立了电视中心,1939年两城市正式定期播放电视节目。从50年代起,苏联电视快速发展。1951年莫斯科电视中心改建为中央电视台,向全国播放电视节目。60年代至70年代,苏联实现了电视卫星转播和节目彩色化,并且形成覆盖全国的电视网。苏联中央电视台是国家电视台,每天播放12套节目。
    1986年苏共27大提出全面改革的方针,这些改革曾经给广播电视带来过活跃景象,但是改革进程很快就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1990年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发布《关于苏联电视和广播民主化和发展的命令》,要求各级党和政府放弃对广播电视的领导和管理;随后出台的新闻法又为私人办电台开了绿灯。1991年戈尔巴乔夫又发布命令,解散国家电视和广播委员会,成立全苏国家电视和广播公司,使苏联的广播电视事业完全同党和政府脱钩,进入“非党化”的状态。与此同时,俄罗斯和其他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分离倾向不断加剧,它们纷纷各行其是,把广播电视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于是,全苏统一的广播电视事业体系迅速走向瓦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名词解释题
    《新闻纸略论》

    正确答案: 1833年由郭士力撰写,这是中文报刊第一篇概略介绍西方报业情况与新闻自由的言论。文中第一次出现“新闻纸”概念。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略论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前后的主要报刊思想。
    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过程中,亲自创办或指导过几十种革命的报刊。他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报刊思想,对无产阶级报刊的性质、任务、功能等问题有过精辟的论述。其中主要的思想有:
    ⑴关于报刊的宣传组织作用。列宁十分重视报刊在革命运动中的宣传组织作用,认为“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尤其是在建党初期,列宁正是通过报纸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批判机会主义观点,讨论党的策略纲领,并且把各地的组织联结起来,从而为建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
    ⑵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列宁一贯认为,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他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一文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报刊的党性原则,指出:“写作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由全体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一部巨大的社会民主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
    ⑶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他在早年起草的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中就把争取新闻出版自由作为党的重要奋斗目标之一。列宁又十分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认为:“我们要创办自由的报刊,这个自由不仅是指摆脱了警察的压迫,而且是指摆脱了资本。”十月革命后,面对国内外资产阶级报刊的攻击诽谤,他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认为绝不能让资产阶级借口出版自由来进行反对苏联的宣传。
    ⑷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物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他指出,要“把报刊由主要报道政治新闻的工具,变成对人民群众进行经济教育的重要工具”。
    ⑸关于群众办报和舆论监督。列宁一贯重视发动群众办报。他多次在文章中指出,“要把机关报办得生动活泼、生气勃勃,不仅需要5个从事领导和经常写作的著作家,而且需要500个、5000个非著作家的工作人员。”他还强调要让成百上千的工人都向报纸写稿或写信,反映生活、工作和情绪,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苏维埃政权建立后,列宁又把群众办报同群众监督联系起来,强调要把开展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列为社会主义报刊的重要任务。

  • 第14题:

    略论林木病害综合防治的意义。


    正确答案: ①综合防治根据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当地的具体病害发生情况,从合理有效地调整森林生态系统出发,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互相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共同奏效,建立起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经济、安全、有效地把病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②这一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地控制病原、寄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上的。是人类长期实践的总结。
    ③国际上在病害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病害综合管理或治理。它应用生态系统,病原生物种群动态和遗传学以及植物生产经济学的知识,制定一个计划,以保持病原生物种群低于经济损害阀值

  • 第15题:

    旧金山谈人新闻纸


    正确答案:于1874年由美国人以欲华人多文见广为宗旨一份刊登各货行情,来往船期。上海新闻,花旗新闻的报刊。

  • 第16题:

    假设有下列情形:中国甲厂、乙厂和丙厂代表中国新闻纸产业向主管部门提出了对原产于A国、B国和C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的申请,经审查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并对国内产业造成了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在此情形下,反倾销税的纳税人应是()

    • A、新闻纸的出口人
    • B、新闻纸的进口经营者
    • C、新闻纸的中国消费者
    • D、新闻纸在A、B、C三国的生产者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略论语言形式美的主要观点。


    正确答案: 语言的形式之所以能是美的,因为它有整齐的美、抑扬的美和回环的美。语言的形式美不仅存在于诗词中,也存在于散文中;不仅存在于古典诗文中,也存在于现代诗文中。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情感服务,“绝不牺牲了内容去迁就形式”,提倡“我们应该把内容和形式很好的统一起来,让读者既能欣赏诗文的内容,又能欣赏诗文的形式。”

  • 第18题:

    印刷新闻纸怎样宣告了新闻事业的诞生?


    正确答案:17世纪初,名副其实的印刷新闻纸才问世人间。1609年在德国出版的《报道或新闻报》是世界上最早出版的印刷周报。新刷新闻纸由近代报馆主办,由专业化从业人员任职,报社设有当时最先进的印刷设备,报纸定期连续出版,面向社会公众和新闻市场发行,传播以经济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信息。印刷新闻纸的问世,是近代新闻职业诞生的事件标志。

  • 第19题:

    单选题
    在当前报纸印刷中,常用的纸张是()。
    A

    铜版纸

    B

    卷筒新闻纸

    C

    胶版纸

    D

    单张新闻纸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略论林木病害综合防治的意义。

    正确答案: ①综合防治根据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结合当地的具体病害发生情况,从合理有效地调整森林生态系统出发,综合应用各种防治措施,互相取长补短,互相配合,共同奏效,建立起新的稳定的生态系统,经济、安全、有效地把病害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
    ②这一理论是建立在有效地控制病原、寄主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上的。是人类长期实践的总结。
    ③国际上在病害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病害综合管理或治理。它应用生态系统,病原生物种群动态和遗传学以及植物生产经济学的知识,制定一个计划,以保持病原生物种群低于经济损害阀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博弈论又称为()。
    A

    对策论

    B

    决策论

    C

    策略论

    D

    均衡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旧金山谈人新闻纸

    正确答案: 于1874年由美国人以欲华人多文见广为宗旨一份刊登各货行情,来往船期。上海新闻,花旗新闻的报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新闻纸为什么不宜作档案用纸?

    正确答案: 新闻纸又称白报纸,主要由机械木浆抄造而成。由于浆中纤维短而粗,硬而脆,相互交织力差,所以抄成的新闻纸强度低,易脆裂。又由于纸浆中保留了大量木素和杂细胞,影响纸张耐久性,易发黄发脆。因此,新闻纸不宜作档案用纸。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