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什么是《大公报》的“四不”方针?”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理解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它有什么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1926年,张季鸾宣布"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决心办一张言论独立、不依靠任何财阀、任何政党的独立报纸,以"文人论政"的方式,为这张民营报纸开出一条新路。
    (1)不党:无成见,无背景。不参与党派纷争。
    (2)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不接受政治方面入股投资,不为金钱所左右。
    (3)不私:除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它图。对于报纸并无私用,为公众喉舌。
    (4)不盲:不随声附和,不隐瞒事实。

  • 第2题: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


    正确答案: (1)不党:无成见,无背景。不参与党派纷争。
    (2)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为金钱所左右。
    (3)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为公众喉舌。
    (4)不盲:不随声附和,不隐瞒事实。

  • 第3题:

    发生事故后,不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什么是“四不放过”?


    正确答案: (1)找不出事故原因不放过
    (2)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
    (3)本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4)没有追究责任人的责任不放过。

  • 第4题:

    查法律法规的两大公报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 第5题:

    《大公报》声言以“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办报方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6题:

    简述大公报“四不方针”。


    正确答案: (一)《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最初由英华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英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
    (二)《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即“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主要包括“不支持任何党派,不接受一切资助,不盲从于任何势力,为全国人民说话”是资产阶级舆论界走向成熟的标志,代表着先进的办报理念,是对当时报业经济不独立,贿赂成风的新闻界的批判。

  • 第7题:

    四不伤害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不让他人被伤害

  • 第8题:

    四不伤害”和“四不放过”指的是什么?


    正确答案:四不伤害是: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
    四不放过是:①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
    ②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
    ③未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
    ④有关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理不放过。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大公报“四不方针”。

    正确答案: (一)《大公报》是中国近代和现代著名日报。1902年创办于天津,最初由英华主持。该报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由英华主持,是一张宣传改良思想,主张君主立宪的报纸。以敢言、严肃、非牟利为标榜,揭露时弊,成为北方地区著名报纸。第二阶段由王郅隆接办,变成一张接近皖系军阀并有亲日倾向的报纸。第三阶段由新记公司接办,发展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报。
    (二)《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即“不党、不私、不卖、不盲”,主要包括“不支持任何党派,不接受一切资助,不盲从于任何势力,为全国人民说话”是资产阶级舆论界走向成熟的标志,代表着先进的办报理念,是对当时报业经济不独立,贿赂成风的新闻界的批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内容和评价。

    正确答案: 内容:
    不党:
    (1)各国都有党派,中国也有。承认党派但是不与任何党派有关联。但这并非中立之意,基于中国的现实而言,原则上等视各党,纯粹以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没有任何偏见与成见。
    (2)以国家利益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一视同仁。
    不卖:
    (1)不以言论做交易。保证言论的独立,不为金钱左右。
    (2)不接受任何政治性质的资助。
    不私:没有任何私人所途,并无私用,向全国开放,为民众的喉舌。
    不盲:(1)一知半解,为之盲信;随声附和,为之盲从。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为盲争;感情冲动,不是详求,是为盲动。
    (2)对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对事理调析透彻,遇事头脑冷静,明辨是非,实事求是。
    评价:四不方针是中国资产阶级报界实际发展的理论总结,也是本身发展的理论总结。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堕落,否定了以金钱为背向的奴才报纸,同时也区别于商业报纸的“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八字方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什么是《大公报》的“四不”方针?

    正确答案: 1926年9月1日,天津《大公报》复刊,当天发表《本社同人之旨趣》一文,提出“不党、不私、不盲、不卖”的办报方针。此后,《大公报》长期奉行这一方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建筑业是有较大危险的行业,什么是建筑行业中的“五大伤害”?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什么是处理事故中的“四不放过”?

    正确答案: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建筑行业中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与坍塌事故;
    (3)“三级”安全教育对新进场或转换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项目教育与班组教育,以使从业人员学到必要的劳保知识与规章制度要求。
    (4)处理事故中的“四不放过”万一施工现场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不报,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针对事故的防范措施没有真正落实不放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四不方针"


    正确答案: 1926年,张季鸾宣布"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决心办一张言论独立、不依靠任何财阀、任何政党的独立报纸,以"文人论政"的方式,为这张民营报纸开出一条新路。

  • 第14题:

    《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内容和评价。


    正确答案: 内容:
    不党:
    (1)各国都有党派,中国也有。承认党派但是不与任何党派有关联。但这并非中立之意,基于中国的现实而言,原则上等视各党,纯粹以公民的地位发表意见,没有任何偏见与成见。
    (2)以国家利益为评判是非的唯一标准,一视同仁。
    不卖:
    (1)不以言论做交易。保证言论的独立,不为金钱左右。
    (2)不接受任何政治性质的资助。
    不私:没有任何私人所途,并无私用,向全国开放,为民众的喉舌。
    不盲:(1)一知半解,为之盲信;随声附和,为之盲从。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为盲争;感情冲动,不是详求,是为盲动。
    (2)对问题有独立的思考,对事理调析透彻,遇事头脑冷静,明辨是非,实事求是。
    评价:四不方针是中国资产阶级报界实际发展的理论总结,也是本身发展的理论总结。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资产阶级政党报纸的堕落,否定了以金钱为背向的奴才报纸,同时也区别于商业报纸的“经济独立”“无偏无党”的八字方针。

  • 第15题:

    什么是儿童的“四不宜”?


    正确答案: (1)不宜突出了儿童,冷落了其他旅游者;
    (2)不宜给儿童买食物、买玩具;
    (3)即使家长同意也不宜单独把旅游者的孩子带出活动;
    (4)孩子生病应建议家长及时诊治,而不宜建议其给孩子服什么药,更不能把自己的药给孩子吃。

  • 第16题:

    什么是事故的是四不放过原则?


    正确答案: 即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广大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 第17题:

    《大公报》的“四不主义”方针是:()。

    • A、不党
    • B、不私
    • C、不盲
    • D、不卖

    正确答案:A,B,C,D

  • 第18题:

    什么是“四不用火”


    正确答案: 做到“四不用火”,即:没有批准的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用火;没有防火措施或用火措施不落实不用火;没有用火监火人不用火;用火部位,时间与用火作业许可证不符不用火。

  • 第19题:

    什么是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建筑业是有较大危险的行业,什么是建筑行业中的“五大伤害”?什么是“三级”安全教育?什么是处理事故中的“四不放过”?


    正确答案: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2)建筑行业中的“五大伤害”高处坠落、触电事故、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与坍塌事故;
    (3)“三级”安全教育对新进场或转换工作岗位和离岗后重新上岗人员,必须进行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即公司教育、项目教育与班组教育,以使从业人员学到必要的劳保知识与规章制度要求。
    (4)处理事故中的“四不放过”万一施工现场发生事故,要立即向上级报告,不得隐瞒不报,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分析和处理。“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针对事故的防范措施没有真正落实不放过。

  • 第20题:

    问答题
    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方针、“三同时”和“四不放过”原则分别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安全生产方针1952年:劳动保护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1958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2006年: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2)三同时:1983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和劳动监察工作的报告的通知》中重申:新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这就生产与安全“三同时”原则
    (3)四不放过:我国在处理伤亡事故时提出的处理原则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四不方针"

    正确答案: 1926年,张季鸾宣布"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决心办一张言论独立、不依靠任何财阀、任何政党的独立报纸,以"文人论政"的方式,为这张民营报纸开出一条新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新记《大公报》的办报方针。

    正确答案: (1)不党:无成见,无背景。不参与党派纷争。
    (2)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为金钱所左右。
    (3)不私:对于报纸并无私用,为公众喉舌。
    (4)不盲:不随声附和,不隐瞒事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理解新记《大公报》的“四不方针”?它有什么积极意义?

    正确答案: 1926年,张季鸾宣布"不党、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决心办一张言论独立、不依靠任何财阀、任何政党的独立报纸,以"文人论政"的方式,为这张民营报纸开出一条新路。
    (1)不党:无成见,无背景。不参与党派纷争。
    (2)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不接受政治方面入股投资,不为金钱所左右。
    (3)不私:除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它图。对于报纸并无私用,为公众喉舌。
    (4)不盲:不随声附和,不隐瞒事实。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