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舟之可行於水也而求推之於陸,则没世不行寻常。”中“寻常”的含义是()。
第1题: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冉有、季路見於孔子。見:看见
B季氏將有事於顓臾。事:军事
C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疾:厭惡,討厭
D今由與求也相夫子。相:輔佐
第2题:
“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於知人心,吾不欲见也。”中“中国”的含义是()。
第3题:
《吕氏春秋》:“水出於山而走於海,水非恶山而欲海也,高下使之然也”,“高下使之然也”这句话是在讲述()。
第4题:
“不累於俗,不飾於物,不苛於人,不忮於衆,愿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古之道术有在於是者。”中“白心”的含义是()。
第5题:
下列句中词语的词性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第6题:
下列句子中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第7题:
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 概括所列举的论据。
第8题:
第9题:
郤克傷於矢,流血及屨。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
西伯,伯也,拘於羑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第10题:
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以:連詞
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之:連詞
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夫:語氣詞
迷於言,惑於語:被各種言論迷惑。於,介詞
第11题:
維天之於時也亦然
其於人也亦然
人之於言也亦然
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
第12题:
西河之爲秦取不久矣
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於真子
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
吳起治西河之外,王錯譖之於魏武侯
第13题:
下列句子中不屬於被動句的是()
A西河之爲秦取不久矣
B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於真子
C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
D吳起治西河之外,王錯譖之於魏武侯
第14题:
使道而可献,则人莫不献之於其君;使道而可进,();使道而可以告人,();使道而可以与人,()。
第15题:
“彼知丘之著於己也,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为佞人也。”中的“著”是指()。
第16题:
“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於物也,与之为娱矣;其於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飮人以和,与人並立而使人化。”出自()。
第17题:
下列句中“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第18题:
下列句子中“於”表示被動並且是介绍行为的处所的是()。
第19题: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矣!无此事也。昔也往责於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曰:“嘻!是必夫奇鬼也!我固尝闻之矣。”明日端复饮於市,欲遇而刺杀之。明旦之市而醉,其真子恐其父之不能反也,遂逝迎之。丈人望其真子,拔剑而刺之。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杀于真子。夫惑於似士者而失於真士,此黎丘丈人之智也。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冉有、季路見於孔子。見:看见
季氏將有事於顓臾。事:军事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疾:厭惡,討厭
今由與求也相夫子。相:輔佐
第23题:
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以天下之美爲盡在己
“聞道百以爲莫己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