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出自()。
第1题:
“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出自()。
第2题: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首也。”出自()。
第3题:
“故曰: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忘亲易,使亲忘我难;使亲忘我易,兼忘天下难;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难。”出自()。
第4题:
()主旨阐扬人的行为当合於自然,顺人情之常。
第5题:
“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出自()。
第6题:
()写出圣智礼法的创设本用以防盗制贼,却反被盗贼所用,所以主张莫若绝弃圣智礼法,以免为大盗所乘。
第7题:
《庄子》一书,共分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一般认为庄子自著的部分是()。
第8题:
()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此乃效法水德也。水几于道;道无所不在,水无所不利,避高趋下,未尝有所逆,善处地也;空处湛静,深不可测。善为渊也;损而不竭,施不求报,善为仁也……”。
第9题:
《庄子》中()为庄子自作。
第10题:
内篇
外篇
杂篇
外篇和杂篇
第11题:
《外篇》
《内篇》
《杂篇》
《余篇》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故淳朴不残,孰为牺樽!白玉不毁,孰为珪璋!道德不废,安取仁义!性情不离,安用礼乐!五色不乱,孰为文采!五声不乱,孰应六律!”出自()。
第14题:
“古之存身者,不以辩饰知,不以知穷天下,不以知穷德,危然处其所而反其性已,又何为哉!道固不小行,道固不小识。小识伤德,小行伤道。故曰,正己而已矣。乐全之谓得志。”出自()。
第15题:
“学者,学其所不能学也;行者,行其所不能行也;辩者,辩其所不能辩也。”出自()。
第16题: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壐,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出自()。
第17题:
“是以自外入者,有主而不执;由中出者,有正而不距。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五官殊职,君不私,故国治;文武殊能,大人不赐,故德备;万物殊理,道不私,故无名。”出自()。
第18题:
“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其於物也,与之为娱矣;其於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故或不言而飮人以和,与人並立而使人化。”出自()。
第19题:
《庄子》分为外篇、内篇和和杂篇。外篇是庄子的思想精华所在。
第20题:
《庄子》33篇,分为()、外篇、杂篇、一般认为()是庄子所作。
第21题:
《庄子》分为()、《外篇》和《杂篇》。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