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庄子•外篇•天地》所指的五种失去本性的行为是()。
第1题:
第2题:
“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这种审讯方法形成于()
第3题:
孙子兵法•兵势篇》在论及作战态势的变化时,拿“五声”、“五味”、的变化来作比喻:“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这里的“五声”是指哪五声?()
第4题:
《灵枢脉度》指出肝和则()。
第5题:
五气入鼻,(),上使五色修明,();五味入口,(),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第6题:
《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心和则()
第7题:
据《灵枢•脉度》,六腑不和则()
第8题:
在《灵枢·五色》中,鼻柱候:()
第9题:
五色、五音、五味
五音、五味、五色
五色、五味、五音
五味、五色、五音
第10题:
黄
中
心
徵
胃
第11题:
商朝
西周
汉朝
南北朝
第12题:
七窍不通
留为痈
耳不闻五音
舌不知五味
目不辨五色
第13题:
第14题:
“是故骈於明者,乱五色,淫文章,青黄黻黻之煌煌非乎?”中“五色”是指()。
第15题:
一阵乱钟后,击五声,表示机舱失火。
第16题:
《灵枢脉度》指出心和则()。
第17题:
《灵枢•脉度》:五藏常内阅于七窍也,肾和则()
第18题:
《道德经》指出“()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口爽。”()
第19题:
据《灵枢•脉度》,五脏不和则()
第20题:
据《灵枢·脉度》,下列五脏与七窍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第21题:
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
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
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脾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第22题:
七窍不通
留为痈
耳不闻五音
舌不知五味
目不辨五色
第23题:
宫
商
角
徵
羽
变宫
变徵